2020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研究新进展(完整版)
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是导致我国成人死亡和残疾的首位原因,其中71%为缺血性卒中。2019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学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指南[更新了对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的推荐,除了对发病3 h内、3~4.5 h的患者溶栓推荐外,新增了对醒后或发病时间不明卒中患者(在发现症状后4.5 h内,MRI-DWI阳性且FLAIR阴性的条件下)溶栓推荐。
本文回顾了25年来静脉溶栓的发展历程,并综述静脉溶栓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即组织窗评估的影像学方法、静脉溶栓的药物选择及未来发展前景,希望能为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静脉溶栓的发展历程
1995 年发 表在NEJM上的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急性卒中静脉溶栓试验(National Institute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NINDS) 证实了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此开启了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的新纪元。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开展,静脉溶栓治疗由时间窗理念逐渐扩展到组织窗(表1)。2019年发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扩展时间窗研究(Extending the Time for Thrombolysis in Emergency
Neurological Deficits,EXTEND)结果证实了基于多模影像筛选的超时间窗溶栓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每治疗11例发病在4.5~9 h或者醒后卒中且伴有影像不匹配的患者就有1例可获得良好功能预后。Campbell等对平面回波成像指导的溶栓评价试验(Echoplanar Imaging Thrombolytic Evaluation Trial,EPITHET)、欧洲协作性急性卒中溶栓试验-4(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Study 4,ECASS-4)、EXTEND试验等进行Meta分析,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每治疗14例醒后卒中或者发病在4.5~9 h且伴有影像不匹配的患者就有1例可获得良好功能预后。基于该研究结果,该领域学者普遍认为静脉溶栓时间窗应该从4.5 h扩展到9 h,前提是患者能够进行多模影像的检查并存在符合溶栓要求的组织窗。
组织窗的理论基础——缺血半暗带
脑细胞首先需要维持细胞膜的稳定,然后才能传递信息,这两种活动需要的能量和脑血流有不同的阈值,高阈值代表可逆性膜功能损伤(电衰竭),低阈值代表不可逆膜功能损伤和形态损伤(细胞能量衰竭),处于高低阈值之间的脑组织就是缺血半暗带。PET是目前判断缺血半暗带的金标准,根据脑组织缺血程度不同,可分为中心梗死区、弥散异常区、灌注异常区和最外层良性缺血区。Chung等证实了良好缺血半暗带与患者功能独立结局显著相关,即使是延迟的血管再通,这种相关性依然显著。然而,PET虽然是金标准,但价格昂贵,临床难以
推广。因此,临床上常常以CTP和磁共振灌注成像作为判定缺血半暗带的标准。最新指南推荐,如果超时间窗(6~24 h)或发病时间不明,强烈推荐采用灌注成像(CTP或PWI)评估核心梗死区和缺血半暗带。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定量评估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CTP、DWI、PWI、FLARE、T2WI等。
不同检查手段对半暗带有不同的参数评估阈值。在CTP灌注参数中,核心梗死区的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每100 g脑组织的血流毫升数)、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1 min内每100 g脑组织所流经的血流量)均下降,但半暗带组织CBV下降后可通过扩张小动脉来代偿,使相应的CBF下降而CBV保持不变甚至增加,因此CBF下降而CBV轻度升高为半暗带区。根据不同的后处理软件,大多数研究用于定义梗死核心的CBF阈值为30%~45%。其中大部分研究中常用的是CBF阈值<30%的正常脑血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他CBF阈值如<38%[13]和35%等各有优劣;而造影剂达峰时间Tmax>6 s的区域为公认的低灌注区;Tmax>6 s的区域减去CBF<30%的区域就是半暗带区。最近,Martins等报道,由于“幽灵梗死核心”(ghost infarct core)(初始梗死核心减去最终梗死体积的差异区>10 mL)的存在,在极早时间窗内和快速完全再灌注的患者中,CTPCBV可能高估了入院时的梗死核心。Boned等发现CTP在38%的患者中高估了10 mL以上的梗死核心,Geuskens等也观察到,与DWI相比,CTP有高估梗死核心的可能性。因此,基于CTP决定再灌注治疗策略可能会剔除部分仍可受益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