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研 究 方 案
课题类型:应 用 研 究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有效开发与
利用的研究
研究单位:
课题负责人:
一、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改以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计划。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并广泛利用校外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资源。”这一要求的提出,为我们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法理依据和政策支持。国内不少专家学者针对课程资源展开研究,但都是对基础教育领域里的课程资源的研究,其内容基本上是针对课程资源的概念、内涵、分类、开发的理论指导、原则、方法及途径等进行了一些概念界定及理论澄清,而涉及到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则很少。近年也有不少学校开展了教学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但总归是处于零散的状态。可以说,真正比较系统规范的教学资源,到目前为止还处于建设中的状态。这主要源于:当前教学资源利用存在惰性,网络资源参差不齐,资源开发力度薄弱,资源疏于整合优化……因此,我校基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建新型课堂文化的需要,开发了玉林市级重点课题(A类)《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开发的资源,丰富并充实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以达到教学资源的增值创生,形成厚实丰盈的数学文化氛围。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开发的资源,丰富并充实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最终达到教学资源的增值创生以促进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追求数学教学的“效益、效率、效果”,创造出别具特色的厚实丰盈的数学文化氛围。
2.提高教师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的意识,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使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智慧。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从心理学层面看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直观、生动形象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事物感兴趣。而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将一个个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
生动活泼的事例,为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2.从教育学层面看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组合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它首先表现在师生心理的最佳组合。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丰富教学方法,从而促成师生最有效的活动,扩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任务完成的进程。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学资源,能树立学生的创造意向,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造才干的发挥,使学生心理实现“想 学要学”的质的飞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3.从系统学层面看
系统不是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体现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资源等要素,只有诸要素的组合结构达到优化,整个系统的功能才能优化。教学资源的恰当使用,能有效调整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状态。
4.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层面看
“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计划。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并广泛利用校外各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课程资源。”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的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为我们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提供了法理依据和政策支持。
5.从教学实践层面看
首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本身包含着教师大量的决策过程,而这个决策过程更是以一定的教学资源为支撑。其次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网络共享的迅猛发展,使得教师面临的课程教学资源会飞速增长。我们必须寻求现代社会的最新信息与课堂教学方式的最佳整合点,开发出适切性的优质数学教学资源。再者富有个性的新颖教学资源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帮助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资源观的转变,也一定会使课程由窄变宽,由静变动;使课程不再只是学科知识的总和,而是学科知识、儿童本身以及社会生活的有机整合。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让数学教学中的隐形资源,软资源,错误资源,生成资源,生活资源等充实我们的数学课堂,带动大数学的进程。
四、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
本课题着眼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人际情境、教育氛围等方面,从素材、人力、非预设情境等资源生长点出发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文本、教具使用、生活素材、学生差异、教师因素、家长因素、意外事件、学生情感、课堂错误等方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积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案例,从典型的、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课程资源,使之成为我校宝贵的、创新性的校本课程资源。
2.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变革师生的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3.开展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实践、学生情感资源的开发与实践、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实践、课堂教学中意外资源的开发与实践、学生差异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生活素材的开发和实践、动手操作资源的开发和实践等进行深入探讨。
4.开发与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的小学生数学学习读物,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辅导与学习材料。
研究重点
开发一套“充足、实用、便捷、优质、个性化”的数学教学电子备课资源系统,为教师备课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教师上课提供可以直接引用的材料。具体包括:
教材分析(理论讲座、内容分析、说课简析。)
数学阅读(包括背景资料、数学故事、人文轶事、童话故事、儿歌童谣等。)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片断集锦、教具与学具。) 教学课件
综合练习(包括基本题、变式题、综合运用、教学思考、错题举例与分析、综合练习。)
课堂教学案例(文档、光盘)
实践活动(包括数学游戏、操作测量、社会调查、数学作文、实践与综合活动。)
教学反思(我的教学故事、评价与反思、教学经验、调查报告、教学研究报告等。)
考试评价(包括考试卷、试卷分析、学生评价、成长记录等)。 研究难点
由于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可能会出现内容泛化的现象,或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可能会忽视对文本教材的阅读理解,过早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空。或者片面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情景化而设置情景,或者小题大做。如何避免走入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这些误区,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学生情感资源、错误资源、课堂教学中意外资捕捉,学生差异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也是研究中的难点。
研究的创新点
1.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才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2.利用教学资源,创建新型课堂文化。
教学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要追求课堂教学的优化,立足包含有效课堂文化的教学,并促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生就如一张白纸,纯洁无瑕。教师就像一位绘画师,教孩子们如何成长,如何让自己的白纸绚丽多彩。因此,在教学中,要善用有效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找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及关于支持本课题的理论知识,结合教学现有的实际情况制定研究方案,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上的保障和方法的指导。
2.观察法: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生成情况,反思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3.调查研究法:针对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和教学后的反思,通过谈话、问卷、调查、深入实际等方式获得第一手口头的或书面的感性材料,进而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获得对教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
4.个案研究法:对个别学生进行某一个课堂实例的设计、实施及实效的研究。 5.行动研究法:侧重阶段和日常教学过程,把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实效。
六、课题研究的思路
1.结成跨校联盟开展课题研究,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