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增养殖学
1、育苗场场址选择:
1.海区的条件: 盐度25~32,最低不低于20;pH值7.8~8.4;水交换好、无污染;底质以沙质或礁石为佳;藻相以硅藻优势、甲藻少;
2.场基坚固,抗风能力强; 3.淡水水源充足 4.电力、交通便利。 2、育苗用水处理的程序
1、沉淀与过滤:天然水域常受径流、降雨的影响,环境因子的变化大,有机物和悬浮物多,所以一般育苗场均建有沉淀池贮水。沉淀池可选择土池或水泥池。
育苗用水经沉淀后需要过滤消除杂藻、有机物、敌害生物。虾蟹育苗用水一般要经过二级过滤后方可使用。 2、盐度的调整:不同种类的虾蟹育苗对盐度的有不同的要求:对虾25~32;蟹类13~17;河蟹8~25;罗氏沼虾8~15。盐度突变不得超过±2。因此必须对天然海水进行盐度调整。
3、pH值的调整:虾蟹类苗种要求水的pH值为7.8~8.4,天然海区的pH值一般过高,可采用黑暗沉淀的方法降低pH值; pH值过低时可用生石灰提高。
4、重金属的调控:一般用浓度4~6 x 10-6 的EDTA-Na2螯合剂螯合重金属。
5、海水的消毒:药物消毒:氯制剂(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碘制剂(碘伏/季氨盐碘)、海因类、苯扎溴氨等;物理消毒:紫外线发生器;生物处理:光合细菌等益生菌类。 3、育苗水环境的控制
1、水温 育苗过程应保证水温的恒定,在适温条件下,尽量提高水温以缩短育苗周期(斑节虾25 °C, Z1~P1需12~15天;31 °C ,仅需5~7天)。但应避免高温育苗。添水、换水、或升温时应注意温差的变化:T水突变<±0.5°C;T水日变化<±2°C。
2.盐度:对虾盐度应控制在25~35范围内,育苗用水盐度尽量在最适状态。沼虾、蟹类应控制在12左右,到仔虾或蟹大眼幼体后可以过渡到淡水。育苗期盐度突然变化应<±2。
3.pH值:常规指标。虾蟹类幼体对pH值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认为pH值应在7.0~9.0范围内,生产上要求pH值在7.8~8.6范围内,近似于自然海水,对于有些虾类在pH值低于7.5或高于8.6时对幼体发育不利。育苗水体随育苗进程pH值有下降趋势,可通过换水、充气或泼洒石灰水来调控。
4.溶氧: 要求DO2>5mg/L。一般采用散气石或多孔管道供气,散气石按2~3只/m2配置,早期以水面起微波为度,以后逐渐加大充气量,气量控制在水体的1~2%为宜。
5.光照:争议较大。 一般来说人工条件下育苗应保持与天然产区的环境条件一致,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对虾育苗应在弱光下(光照强度<500lx)进行(如台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均采用黑暗培育),而大陆学者则倾向于强光培育(光照强度>10000lx )。
6.自身污染:育苗水体的自身污染物(残饵、幼体死亡的尸体和排泄物、水体中有机、无机物和病原体等)对水质变化有重要影响,其分解产物许多是有毒物(如H2S、NH3-H2O等),对幼体生长发育是不利的。 一般地说,应控制育苗用水COD<1mg/l;育苗池中COD<5mg/l;氨氮<0.6mg/l。
7.换水与转池: 换水与转池被认为是控制水质最经济和有效的手段。一般在育苗早期采用逐步添水改善水质(40cm—1.2m),中后期采用换水方法控制水质,日换水量视水质情况而定(蚤状幼体不换水;糠虾幼体30~40%;仔虾50~60%;水质恶化时100%)。若水质严重恶化,通过换水仍无法改善时,必须转池
1
虾蟹增养殖学
8.排污:通过特制的工具将育苗池底的沉积物定期排出,减少自身污染。排污前可用絮凝剂(如沸石粉)先将水中悬浮物沉淀。
9.同池培育藻类:通过在育苗池接种藻类(骨条藻、扁藻、角毛藻等),定期施肥,保持水色为浓茶色,藻类5万cell/ml,可以控制水质的突变,还可直接作为饵料。
施肥种类与剂量:KNO3(100*10-6);KH2PO3(10*10-6);Na2SiO3 (10*10-6 );FeCl3(5*10-6),2天一次。 4、亲体来源:
海捕/人工鱼塭或池塘养殖/国外进口
体重:尽可能大规格,保证怀卵量和卵的质量。一般斑节对虾雌体>80g/尾、雄体>60g/尾;南美白对虾雌体>60g/尾、雄体>45g/尾;罗氏沼虾雌体>25g/尾、雄体>35g/尾;
海捕对虾最好选已交配过的个体,雌体纳精囊饱满,可见白色精荚。 蟹类选择腹部已抱卵的亲蟹,卵的颜色深褐色为佳。 罗氏沼虾在淡水中能自然成熟产卵。 5、亲体暂养与催熟
1、人工越冬亲虾的方法:
(1)锅炉加温越冬 利用现有的育苗室、越冬室用锅炉加温越冬。这种方法较普遍,但成本偏高。 (2)利用地热水越冬 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温度、盐度调配,此方法可降低燃料消耗。
(3)利用塑料大棚越冬 采用地上或地下、半地下等各种技术措施,提高越冬室气温,节省能源并解决亲虾越冬对水温的要求。 亲虾的暂养: 放养密度与雌雄比例:
放养密度:初入池时8~10尾/m2,促熟培育时2~5尾/m2。 雌雄比例:对虾1~2/1,沼虾3~5/1。 亲体暂养的条件:
水温:不同种类的虾蟹性腺发育需要的温度条件不同:中国对虾14~17°C,斑节对虾28~31°C,南美白对虾27~31°C,罗氏沼虾25~28°C,河蟹8~15°C,青蟹26~31 °C。
光照:保持弱光条件有利于虾蟹性腺发育和交配。斑节对虾光强应控制<20lx,中国对虾白天光强应控制<500lx。 盐度:对虾类、海产蟹类25~32,河蟹8~25,盐度变幅< ±3。沼虾则在淡水环境完成产卵和胚胎发育;pH值:7.8~8.4;氨氮<0.5 mg/l ;DO2>4mg/l;COD< 3mg/l。
充气 :气石布置的要求是沿培育池池周边每50cm~100cm设一个气石,池中央设2个~4个气石,充气呈微沸腾状。这样,既能保证水中充足的溶氧,又不影响亲虾的摄饵和交配。
换水清污 :培育池水深50cm~60cm。亲虾切除眼柄后2天内不换水,以后换水1次~2次/天,日换水量80%~120%,注入新水与原池水的温差不超过0.5℃。
每天早上用虹吸管和手抄网将残饵等污物清理出池,然后边排水边将池底清净,加入新鲜海水,对流15~20分钟,再加至原来水位。投喂前将上餐剩余饵料捞出。亲虾催熟培育一段时间后,可移池培育。
饵料:以鲜活为主(活沙蚕、青虫、贝类内脏、鲜鱼虾等)一般不投喂冰冻饵料。投饲率15~20%,投喂次数按每天2次。 促熟:
海捕虾达到性成熟能完成自然交配,购回后经过暂养,即可促熟。人工养殖条件下,亲体交配率很低,需进行精荚移植后才能促熟。 精荚的移植:
2
虾蟹增养殖学
1、移植的时间:一般在雌虾生殖蜕皮未完全硬化之前,也可以在卵巢进入大生长期后到产卵前3天这一阶段进行。选择性成熟较好的雄虾(精荚豆状体大)
2.、精荚的提取:解剖法/指压法/电击法(6~8V)/吸取法。 提取精荚后的雄虾放回原池后,3~4天可再次形成精荚。 3、.精荚的植入:两人操作。南美白对虾具开放式纳精囊,可用生物胶将精荚粘在雌虾的纳精囊位置。 促熟:
1、原理:虾蟹类性腺发育除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外,还受内分泌系统的调控,X-器官分泌GIH和MIH抑制Y-器官分泌促性激素和蜕皮激素,影响虾蟹类性腺发育的速度和蜕皮。采取摘除眼柄的方法,破坏X-器官的分泌活动,从而可加速虾蟹的蜕皮和性腺成熟。
2.摘除眼柄摘除方法:切除法/挤压法/镊烫法
3.眼柄的时间:对虾卵巢发育处于小生产期末,大生产期初(卵巢浅绿色)为最佳时机。眼柄摘除后4~7天一般可成熟产卵 6、镊烫法或结扎法切除南美白对虾单侧眼柄注意事项 捉虾时动作要轻、稳,不要让亲虾弹跳。
镊烫眼柄时要认准X-器官窦腺的位置,把它烫至扁焦。 刚蜕壳的虾不能做手术,否则会引起死亡。 7、交配时注意事项:
①在交配期间不要惊扰亲虾,以免影响其交配率。
②交配时要配备足够的成熟雄虾,雌雄比例应保持1:5左右。 ③水深最好保持在50~70cm。水太浅不利于亲虾的追逐,影响交配率。
④及时转移已交配的雌虾。交配期间检查2次,通常为晚上7点半和11点半左右,发现交配的雌虾要及时转移到产卵池。若交配亲虾留在池中太久,雄虾追逐多次后易脱落。
8、影响孵化率的因素:,亲体的体质,孵化过程水质调控,孵化设施的有毒物残留,孵化水体有毒生物 9、幼体培育
从幼体孵出后到仔虾或幼蟹期的培育过程,称为幼体培育。不同种类和发育阶段培育方法有很大差异。 幼体密度:依育苗设施和技术水平而定。
对虾育苗池(S=10~20m3)无节幼体20~30万尾/m3,高的可达40万尾/m3。 沼虾育苗池( S=4~10m3)蚤状幼体10~12万尾/m3,高的可达15~20万尾/m3。
饵料:幼体培育过程中,保证不同期幼体的饵料数量和质量是育苗成败的关键。幼体发育期摄食器官、酶系统的形成和变化对饵料的要求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期幼体食性变化:
无节幼体(卵黄营养)-蚤状幼体(植物性营养)-糠虾前期(混合营养)-糠虾后期(动物性营养)-仔虾(杂 10、投饵管理
饵料制备:幼体不同发育期对饵料颗粒大小有不同的要求。 蚤状幼体期:骨条藻、虾片以过200~300目筛绢为宜; 糠虾幼体期:虾片、微囊饵料过120~150目筛绢为宜; 仔虾期:虾片、贝、鱼虾肉过60~80目筛绢为宜。
投饵量与次数:6~8次/天。白天3~5次,夜晚2~3次。每次投喂量以投喂后1~2小时吃完为度,最少应保证每4小时向苗池补充一次饵料。活藻液、鲜鱼虾贝肉需消毒后再投喂,一般采用有机碘制剂( 2%有效碘20x10-6)、抗菌素(0.2%)处理。
11、日常观察和管理观察内容:
3
虾蟹增养殖学
1 、光线 2 、水温 3、水质 4 、饵料生物 5、 幼体情况
6、数量变化,用烧杯观察,看到死苗,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对策 7、生长发育情况、活动情况(包括活力和摄食情况) 12、幼体的主要疾病:
病毒性:对虾杆状病毒(BP)、白点症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传染性皮下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微小病毒(HPV)等。
细菌性:菌血症(弧菌、单胞杆菌);白斑病(弧菌);肌肉白浊病(未知);烂鳃病(弧菌)等。 真菌病:壶菌病(链壶菌、离壶菌、海壶菌) 预防措施:
切断亲体携带病原; 育苗水体严格过滤和消毒;
育苗过程控制好水质,采用药物以及生物预防。常用药物与使用浓度:氟乐灵0.01~0.02*10-6;抗菌素2~4*10-6;亚甲基蓝0.01~0.06*10-6;碘制剂0.2~2*10-6;福尔马林8~20*10-6。 13、育苗期间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三方面相互作用:
幼体、环境、病原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投喂优质的饲料 药物 (不用禁药)预防为主,注意消毒防病后避免交叉感染 14、斑节对虾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的培育
1、溞状幼体的培育
ZI开始摄食,当池水中出现ZI时,开始投饵,投喂角毛藻或骨条藻(200目筛绢滤过),使其在水中的浓度达10×104~15×104细胞/ml,投喂3次~6次/d。ZI16h后加投微粒饵料(如虾片)(250目~300目筛绢袋搓洗)0.2g~0.5g/m3 ,投喂4~6次/d。
微弱充气,水温28℃~31℃,光照强度200lx以下。
ZII、ZIII摄食量增大,投喂角毛藻或骨条藻(150目~120目筛绢滤过),使其在水中的浓度达10×104~15×104细胞/mL,投喂3~6次/d。
投喂虾片(250目~200目筛绢袋搓洗)0.5g~0.8g/m3和微囊饵料(B.P)0.2g~0.3g/m3 ,投喂6次/d。充气量适当加大,呈微波状,水温28℃~31℃,光照强度200lx以下。
2、糠虾幼体的培育
投喂角毛藻或骨条藻,使其在水中的浓度达10×104~15×104细胞/mL,投喂3~6次/d。投喂虾片(150目~120目筛绢袋搓洗)0.8g~1.5g/m3和B.P0.3g~0.5g/m3,投喂6次/d。
MIII时加投卤虫无节幼体20个/d·尾,分3~6次投喂。充气量适当加大,呈弱沸腾状,水温28℃~31.5℃,光照强度200lx~1500lx。
3、仔虾的培育
P1~P4投喂角毛藻或骨条藻,使其在水中的浓度达10×104~2×104细胞/mL,投喂3次~2次/d。投喂虾片(100目~80目筛绢袋搓洗)l.5g~1.0g/m3和BP0.3g~0.1g/m3,投喂6次/d。投喂卤虫无节幼体50~100个/d·尾,分6次投喂。充气量适当加大,呈沸腾状,水温28℃~32℃,光照强度200lx~2000lx。
P5以后,不投喂藻类和BP,投喂虾片(80目~60目筛绢袋搓洗)1g~2g/m3,投喂6次/d。投喂卤虫无节幼体20~
4
虾蟹增养殖学
50个/d·尾,分6次投喂。充气量适当加大,呈沸腾状,水温28℃~32℃,光照强度200lx~20000lx。 15、对虾养成模式
(1)粗放养殖模式 (2)半精养模式 (3)精养模式 (4)超精养----工厂化养殖模式 (5)生态养殖模式 5.1 混养模式 5.2 多池循环水对虾生态养殖模式的建立 对虾精养模式又可分为开放式精养模式、过滤水精养模式、分级养殖模式、地膜养殖模式、淡水添加式养殖模式和陆地养殖模式。
16、养殖场地的选择 1、地势平坦、开阔
具有适宜于对虾生长的环境条件,新建对虾养殖场应选择远离原有对虾养殖区和城区、水质优良的海岸上。 高位池应建在高潮线1~2米以上的海岸线附近。 地势方面要求较平坦,易于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施工。 2、水文条件
要查明潮汐类型,历年潮差变化情况,流向和流速以及风浪等情况,以便确定提水井的数量及规格,同时掌握当地降雨量的周年变化及日变化及集雨面积,地下淡水资源是否丰富及能否利用,以便确定防洪及调节盐度及促进生长的办法。 了解海水pH、盐度、DO、浑浊度、营养盐等因子的变化情况。 3、水源水质良好
盐度10~35,pH值7.8~8.6,透明度大于1.5m,化学耗氧量3.0mg/L以下,特别选择没有或少工农业污水影响的地区,最好不选择红树林区和森林保护区。 用水水质要求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4、底质
底质以沙质或沙泥质为好。如果养殖海区地质为非沙质或沙泥质底,较难通过过滤管和过滤井的较经济的方式处理海水。 高位池底质以沙泥、泥沙或沙底为宜,对于池底铺地膜的养殖池,对底质没有特别要求。 5、进排水条件
提水方便,淡水资源丰富,进、排水的区域分隔远。 6、电力供应
现在的养殖场,多数都铺设大电网,安装增氧机,生活需要用电。电力供应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条件,在选址时,应选择有电力供应的地区。一般应有高压电到现场,而且同时应配备两套发电机组。 7、交通
养虾的物资供应、虾苗的运输、食用虾的销售等都需要好的交通条件,以利于活虾运输,销售方便。
5
虾蟹增养殖学
8、养殖面积
不超过该海区的生态承受能力。 9、其它
如社会治安好,苗种来源方便等。 17、清塘具体措施 1)暴晒
适用于污染较轻的池塘,收虾之后将池水排干,经烈日暴晒10~20天,表层淤泥全部由黑色氧化为黄色或白色。 (2)清淤—把池底淤积层污染物彻底搬出池外。
尤其对于池底黑化严重、曾发生过严重病害或浮头死亡的虾池要将池底彻底清理,将淤泥全部挖出。 清淤的方法—人工搬运、推土机推土及泥浆泵抽吸等方式。 —切禁将淤泥推到坝坡上,以防灌水后再被风浪或雨水冲回池中。 —不得将池中淤泥搅起,直接冲入海中。
3)浸泡冲洗 潮位较低,常年存水不宜清淤的池塘。如能将浸泡与耙松结合起来,效果更佳。晒池与浸池各有利弊,最好是两者结合,即收虾后先晒池数日,杀死表层的各种病原体,而后灌入较浅的水,以浸遍池底为限,浸泡数日,排出池水,晒1~2天再灌入海水浸泡冲洗,两次浸泡之间还可耕耘一次,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池底无黑泥为止。
4)翻耕 —人工、牛或拖拉机翻耕20厘米左右的深度,高位池要注意不要破坏防渗漏塑料薄膜,以免渗漏过大,造成养殖成本过大,甚至造成养殖失败。 5)晒池
6)地膜、水泥底虾塘的清理 18、清塘药物敌害生物的清除
(1)生石灰每亩100―150公斤或漂白粉30―50ppm(有效氯30%左右),漂白精含有效氯60―65%。二氯异氰脲酸钠含有效氯60%,三氯异氰脲酸钠含有效氯达80%。在清池时按有效氯浓度与漂白粉折算。 (2)茶仔饼含10―15%茶皂素,清塘15―20ppm,养殖过程中使用5―15ppm。 (3)敌百虫1―2.5ppm。
(4)五氯酸钠0.5―1ppm可杀死鱼类,放苗前1―4ppm。 (5)杀灭菊酯,一般用量为0.1―0.3ppm。 (6)鱼藤制剂,用量为1ppm。
6
虾蟹增养殖学
19、虾苗的质量鉴别:
个体粗壮,规格整齐,体色透明鲜艳,无畸形; 身体及附肢干净不挂污,鬍角虾不可选用; 第一触角并拢,或遇惊时偶尔张开; 游泳力强,弹跳好,附壁快; 腹节长,尾扇张开;
胃肠饱满,肌肠比 MGR > 4 : 1
不带可检测出的病毒或抗病毒虾苗(如WSSV、IHHNV etc),即 SPF、 SPA亲本繁殖的虾苗。 20、放苗应注意的事项 放苗前必需经过试水 放苗最好是晴天下午
放苗时注意水质各项指标的差异
温度变化(将虾苗袋浸泡30 ~ 60min) 盐度变化应小于千分之三 泼洒减小应激药物:葡萄糖,维生素C 弱充气增氧 21、池塘放苗方法
1、池边用绳子或竹子围成△形 2、将苗袋放置在△范围内
3、经约20一30分钟的适温期后放苗
4、放苗时,首先将池水与苗袋里的水混合,放置几分钟后将虾苗到入池水中 5、有条件情况下,在到入水中前,适当投喂活饵料。如:卤虫和虾片等 22、分苗注意事项
1)标粗时间20-30天,规格3-5厘米; 2)分苗时认真填写分苗记录卡。
3)子母塘水温差别不超过2℃,盐度不超过2。分苗前一天用母塘虾苗试子塘水。判定能否分苗。 4)分苗前母塘须经2~3次以上添换水处理,对虾苗进行适应性锻炼。
5)中间培育池发病期间严禁分池,应首先控制病害,稳定5-7天后方可进行分池。建议分苗前、后,母塘及子塘都要内服氟笨尼考、维生素C、大蒜素等提高对虾免疫力,时间5-7天。
6)分苗时间一般高温期选择上半夜,低温期选择在白天,分苗时气温与水温相差不能超过5℃。 7)分苗工具网尽可能采用手推网,不用拉网,且不开电。每网起捕数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缺氧。 8)运输方式尽量采用干运法,筐内虾厚度不超过10厘米。 9)运输时间从起网到下塘后时间不超过10min。 10)干运法采用车拉人端方式,减少颠簸。
11)标粗苗的分级,视规格采用相应网目进行分级分苗,淘汰标粗塘塘底苗。 23、优质对虾人工配合饲料
①营养全面、均衡,符合不同生长阶段个体正常生长的需要;
7
虾蟹增养殖学
②粒度合适,颗粒密实,光洁度高,均匀一致,粉化率低; ③鲜度高,具有较强的诱食性; ④饲料效率高;
⑤安全卫生,对环境和虾的健康无任何有害影响;
⑥水中稳定性好,30分钟内松软且3小时内不溃散(值得强调的是,目前对虾养殖业者和饲料生产商都十分注重虾料水中稳定性这一硬指标,而提升到感官的第一位,只关心饲料颗粒水中物理完整性质没有考虑到饲料中营养物质在水中的溶失问题);
⑦易储存,不易被污染等。 24、水产饲料的感观鉴别:
“一看、二闻、三捻、四泡、五嚼” 25、水产饲料质量的本质: 一个中心:饲养效益
两个基本点:饲料系数,虾体品质 26、定期估测虾池中对虾的存活量
① 目测法② 网框测定法③ 拖网测定法④ 旋网测定法 27、调整投饵的原则性:
虾第一,二餐100%料台料吃完了,表示料不够,如此可在第三餐增加10-15%的料
虾第一餐100%料台料吃完了,可是第二餐尚余有20-30%的量,表示所投的料刚适合,不必加料。 虾第一餐料台就剩余料30%,下餐要减料50% 第一餐剩余料50%,下一餐不须投喂 28、如何调整投饵量 ① 根据摄食速度进行调整 ② 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③根据环境条件进行调节。
④观察饲料台中的饲料情况进行调整。 29、投饵原则
应坚持勤投、少投,傍晚、清晨多投;
大量蜕皮时减少甚至停止投饵,隔一天后再增加投饵; 风和日暖、天气晴朗时多投;
水质良好、生长缓慢、无病害时多投; 池塘内争食生物较多时多投; 腐败变质和劣质饲料不投; 水温超过32 ℃以上时少投; 水质不好时少投;
强风暴雨来临时不投或少投;出现病害时不投。
投饵中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如阴雨天、水质较差时,尤其是高温期,应控制投饵量,尽力减少残存饲料,以防池底污染加重,防止病害的暴发。 30、合理投饵的判断依据:
看肠胃:每次投喂后1~1.5hr,超过2/3的虾饱胃为宜;
8
虾蟹增养殖学
残饵观察:1米水深处的饲料台(网),2~3hr无残饵;
看天象:水温高于32℃或低于18 ℃少投;大潮多投、小潮少投;晴天多投、大风雷雨天少投; 看生长:生长比速0.8~1mm/d为一般生长状况,1.2~1.5mm/d为快速生长状况; 看水质:水色发黑、发臭应减少投喂; 投饵系数:以1~1.5为佳。 31、养殖用水的水质调控
1、水质的物理调控方法1)添水和换水:2)水循环和增氧
2、水质的化学调控方法(1)生石灰(氧化钙)(2)沸石粉(3)麦饭石(4)膨化土(5)钢渣(6)过氧化钙(7)过氧化氢溶液(8)明矾[KAl(SO4)2?12H2O](9)三氯化铁(FeCl3?6H2O)(10)碱式氯化铝 3、水质的生物调控方法(1)光合细菌(2)利生素(3)植物净化
目前我国已生产水车式、射流式、叶轮式、喷水式、充气式等多种类型的增氧机。 ③增氧机的使用最适开机时间可采取:
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每天开为原则。
运转时间可采取: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天气炎热、面积大或负荷水面大,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面积小或负荷面小开机时间短等措施。
32、如果发现大量对虾浮动于水面吞咽空气,游泳缓慢,方向不明显,时而眼睛和触角露出水面,对刺激反应迟钝,不能起跳,表明池中严重缺氧,此时会见到大量对虾浮头,浮头严重时,会造成虾群大批死亡,称为泛池。 33、日常观测、管理
1、对虾动态观察(1)对虾活动情况的观察 (2)体质检查 (3)浮头现象
2、水环境观测(1)看水色 正常水色为黄绿色、浅绿色或黄褐色,具有新鲜感,无异常气味,以硅藻为主要种类。(2)测水质 水温、盐度、溶解氧、透明度、pH值、氨氮、硫化氢等(3)查底质 3、及时清除敌害 4、暴雨后的处理措施
5、高温期的管理1)配备水泵和增氧机,在傍晚或凌晨加强注入新鲜的水及增氧,集约式养虾必须全日加强增氧,防止浮头造成死亡事故。
2 )饲料要新鲜优质,要酌情减少投喂量,增加投饵次数,有时甚至要暂停饵。要及时清除残饵,减少污染。
3)适当换水,适当增施有益菌,改善水质。注入虾池的新水,应先经沉淀过滤消毒后使用。及时吸。污排除池底的污物,保持水质新鲜。
4)防止虾病发生,在虾池中适当施入消毒药物及少量石灰水改善水质,调节pH值。必要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免疫或预防疾病的内服药,制成药饵投喂。
6、对虾的生物学测定(1)对虾生长情况的测定(2)胃饱满度的测定
7、安全检查堤坝是否安全,有无塌方、渗漏折裂等现象;闸门是否漏水,闸板网内的杂藻和附着在闸门上的附着物。 每天按时收听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和潮汐的变化,如有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要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注意安全生产。 34、收虾方法:(1)锥形(挂)网收虾 (2)虾笼收虾(3)电拖网收虾
35、保活运输:1)低温带水运输1)“无水”湿法运输 木屑填充法干运日本对虾 36、确定混养种类的条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饲料上与对虾无竞争,混养摄食浮游生物的品种最为理想,其次是混养能捕食对虾不能利用的一些较大底栖动物的品种。
(2)为充分利用池塘水层,混养中上层的鱼类或吊养贝类较理想,埋栖贝类与对虾在溶解氧上有竞争。
9
虾蟹增养殖学
(3)与对虾无敌对关系,不会相互或单方向捕食。
(4)能适应不同类型的池塘条件,应根据温度、盐度和底质条件选择适宜的混养种类。 (5)生长快,当年能达到样品规格,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混养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发挥混养品种间互利的一面,避免不利的一面。混养品种与对虾或多或少会产生种间竞争,竞争强度取决于放养密度及种间生态灶的分化程度,当竞争超过互利时,混养则变得有害,故确定虾池混养的种类搭配和密度十分重要。
37、对虾主要疾病及危害:
1)病毒病:黄头病毒(YHV)、对虾杆状病毒(BP)、白点症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传染性皮下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微小病毒(HPV)等。
2)细菌性:红腿病(弧菌、单胞杆菌);白斑病(弧菌);烂鳃病(弧菌);黑斑病(弧菌、单胞杆菌) 。 3)真菌病:肿鳃病、水霉病
4)其它:肌肉白浊病(未知);固着纤毛虫病(钟虫、聚缩虫、累枝虫);软壳病(营养不良)。 38、对虾发病的原因:
1)病原体的传播:垂直潜伏和感染;水平传播。
2)虾类的易感性:如南美白对虾易感桃拉病毒(TSV)、斑节对虾易感杆状病毒(MBV)、中国对虾易感微小病毒(HPV)、日本对虾易感中肠腺坏死病毒(BMN); 3)虾的体质强弱; 4)养殖水环境的突变。 39、疾病预防具体措施: (1)保证良好的养殖环境
设计和建造养殖场时应符合防病要求 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清整池塘 工具消毒
疾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3)加强饲养管理
放养健康无病毒的虾苗和合理的密度 投饲料要新鲜、量适 控制好养殖水环境 防止病原传播
40、药物的施用方法1、药物悬挂2、浸泡 3、全池泼洒 4、口服药饵 41、对虾杆状病毒(简称MBV),最具代表性的有效种宿主是斑节对虾。
MBV主要感染肝胰腺和前中肠的上皮细胞核。MBV最先出现在蚤状幼体Ⅱ期和糠虾幼体期,主要致死阶段在仔虾期,致死率可达90%以上,成虾可能带毒,甚至感染程度严重,但只要养殖环境好,则对MBV感染耐受力强。
MBV感染会引起摄食量减少、生长慢及体表和鳃的附着物增多,严重感染时,腺管大面积破坏或并发细菌感染,干扰和破坏宿主的消化与吸收功能,造成宿主大量死亡。另外,MBV感染还是造成斑节对虾“公孙虾”现象的原因之一。 黄头病毒简称YHV,斑节对虾YHV症状特异,幼虾(生长50~70天)几天内摄食率骤增,1天内完全停止摄食,第3天大量死亡,全池覆没。濒死虾通体苍白,头胸部黄色肿大,鳃由白到淡黄到棕色,肝胰腺变为淡黄色,所以有“黄头病”之
10
虾蟹增养殖学
称。
YHV危害极大,在泰国和台湾地区的养殖斑节对虾中引起严重虾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密西西比斑节对虾也遭受严重打击。YHV可感染斑节对虾。刀额新对虾和墨吉明对虾对YHV在池中有抗性。
桃拉综合症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简称TSV),第一次作为一种独立的病发生于1992年6月厄瓜多尔的塔拉河入海口。实际上,1990年中期造成塔拉地区万氏对虾苗不明原因的损失就是由TSV所致,但其作为病原至1995年才得以证实。 TSV源自美洲,自然感染凡纳滨对虾、白对虾,其中对凡纳滨对虾仔虾和幼虾损害严重,导致高死亡率。而蓝对虾对TSV有高度抗性,桃红对虾幼虾可能对之有抗性。
症状:在急性发病期,濒死虾全身淡棕红,尾扇和后足明显发红(因此又称“红尾病”),壳软,空肠,几乎全体表、所有附器、鳃、胃、后肠、食管的表皮上皮多病灶坏死,表皮出现多病灶的细胞甲壳病型损伤黑化,有明显的细胞浸润现象。急性TSV发作后的幸存者,经过成功的蜕皮,表皮损伤黑化消失。
白斑病毒综合症WSSV是一种大型DNA病毒,在甲壳动物的虾蟹类中有广泛的宿主,中国明对虾、长毛明对虾、墨吉明对虾、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和印度明对虾等养殖对虾产生严重的致死性感染。感染后的对虾,甲壳内表面出现0.5~2 mm大小的白色斑点,甲壳容易剥离,此外还有体色微红,摄食减少或不摄食,空胃,活动力减弱等症状。病变组织光镜病理学检查可见典型的细胞核肿大和嗜两性着染病变。 42、真虾与对虾的区别
A、沼虾背部至腹部表面光滑,对虾腹部则有一明显的脊 状边缘。 B、沼虾腹部的第二侧甲重叠于第一和第三侧甲,对虾第 二侧甲仅重叠于第三侧甲、被第一侧甲覆盖。 43、罗氏沼虾与日本沼虾的区别 成虾个体 体色 罗氏沼虾 大型 淡青蓝色,间有棕黄色斑纹 额角 较长,前端向上弯 第二步足 无斑纹,呈蔚蓝色,呈灰蓝色 头胸甲 两侧数条黑色斑纹 数条黑色条纹与身体与身体呈平行状态呈垂直状态 齿式 12-15 10-13 12-15 2-4 有白色斑纹,均呈深灰色 青虾 小型 青灰色幼虾呈透明半透明 较短,向上平直延伸 按时间单季养殖 双季养殖 隔年养殖 连续式养殖 按水体池塘养殖 网箱养殖 稻田养养殖 工厂化流水养殖 44、日本兵沼虾的生物学习性 1、生活习性
终身生活在淡水水域。适应水温3-40 ℃,喜水草茂密的微流水环境。 2、食性与生长
11
虾蟹增养殖学
1)食性: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
2)生长:一般5~6月孵出的虾苗,约经45天生长,体长可达3cm,性腺开始成熟,至当年10月,雄虾一般可达3~5cm。 3、繁殖 产卵期4~9月,盛期6~7月,适宜水温18~28 ℃ 。亲虾产卵及孵化期间,最适温度为26~28℃。幼体培育期间,前期以28~29℃最适宜,后期以30~32℃最适宜。成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水温降至14℃以下时进入越冬期。 45、日本沼虾的养殖方式 一) 池塘养殖
1 )养虾池的基本条件及设施 1.1 塘口选择 1.2 池塘大小 1.3 池塘清整 1.4设置虾巢 在池塘四周栽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轮时黑藻等,占底面积的 l/4一l/3。同时用竹枝捆扎成扫帚状,几束一串排列在池塘水层中,拉网操作时取出来晒干,可反复使用,效果较好。水草和竹技的使用,对于提高虾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2)合理放养 3)虾苗培育与养成3)越冬4 )科学投饵 二)网箱养虾 三)鱼虾混养 四)稻田养殖
46、几种主要龙虾特征区别:
中国龙虾 额板上有2对大棘和数对小棘。腹节2~4节有横沟,背面左右各有1具短毛的浅凹陷。背甲紫褐色或暗青色,上部有许多很小的白色斑点。体色与波纹龙虾很相似,但中国龙虾两眼柄之间无鲜艳之橘色与蓝色斑纹。 锦绣龙虾 额板上有2对大棘和1对小棘。腹部背面光滑,无任何凹陷,体色多彩鲜艳。
波纹龙虾 额板上有2对大棘和1-2对小棘。2-6腹节背甲近后缘有横沟,前缘呈明显波纹状,两眼柄之间有鲜艳的橘色与蓝色斑纹。
杂色龙虾 额板上有2对大棘。头胸部背面多纵横沟且宽,腹节背甲无横沟。头胸甲具棕紫色大花斑,腹甲后缘呈紫色。 47、河蟹养殖存在问题
1、蟹种培育中的性早熟现象(20%左右), 2、池塘养殖的商品蟹规格小, 3、长江水系河蟹种质混杂,
辽河水系河蟹南下和瓯江水系河蟹北上,几乎替代长江水系河蟹。 4、河蟹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与开发不够。 48、性早熟蟹种形成的原因
(1)积温过高 人工养殖比天然生长期长30~40天水体水温:室内水泥池夏秋温度>池塘、湖泊水位太浅:20~50 cm无遮荫物
(2)营养过剩 池塘中天然饵料丰富投 苗量不足投 喂过量或饲料中动物蛋白偏高 饥饱不匀 (3)水质问题 水质恶化、老化 盐碱地区 (4)品系问题 近亲繁殖 亲蟹小型化
大眼幼体(megalopa) 又称蟹苗,是由Ⅴ期蚤状幼体蜕皮变态而成,对淡水敏感,有趋淡水性。七日龄大眼幼体规格为(16~18)×104只/kg。
仔蟹(juvenile carb)大眼幼体经1次蜕皮变成外形接近成蟹的Ⅰ期仔蟹;经3次蜕壳而成的仔蟹称为Ⅲ期仔蟹,经过5次蜕壳即成Ⅴ期仔蟹,营底栖生活,规格为5000~6000只/kg。
扣蟹(young carb) 仔蟹经过120~150d饲养,培育成100~200只/kg左右的性腺未成熟的幼蟹。 河蟹蜕壳后,身体软弱无力,称为软壳蟹 河蟹繁殖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
12
虾蟹增养殖学
(1)发情阶段 又称抱对阶段。(2)交配阶段 (3)排卵阶段 (4)受精阶段 (5)抱卵阶段
无公害河蟹: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采用安全的养殖技术生产的(如不使用高毒、高残留渔药等)、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河蟹。 49、无公害河蟹产品的感官指标
体色:背部: 青色,青灰色、墨绿色、青黑色、青黄色或黄色等固有色 腹部: 白色、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灰色、黄色 特固有色泽。
甲壳:坚硬、光洁,头胸甲隆起。
螯足:一对螯足呈钳状,掌节密生黄色或褐色绒毛,四对步足,前后缘长有金色或棕色绒毛。 蟹体动作:活泼有力,反应敏捷。 鳃:鳃丝清晰,无异味,无异臭味。 寄生虫(蟹奴):不得检出。
1、未交配蟹:未交配的雌蟹俗称蟹姑或白蟹,一般个体较小,约150—200克。 2、瘦蟹:初交配的雌蟹,俗称空母,一般个体较大,约在200克以上。 3、花蟹:由瘦蟹经过15—20天的养殖,逐步发育而成。
4、膏蟹:又称为赤蟹 ,台湾、福建称为红蟳,卵巢达到完全成熟的雌蟹,甲壳两侧充满卵巢,在阳光下观察已无透明的区域,腹节上的圆点已成为红色,有的在甲壳上已出现鲜艳的红色。
5、水产增殖是在天然水域(海洋、湖泊、江河、水库等)通过人工措施,增强水产资源的手段。
6、新兴的水产增殖业主要是通过生产苗种、移植放流、保护幼体、合理采捕及改良环境等措施来增强资源,使其越捕越多的培植资源的渔业。 50、虾蟹类资源的管理
亲虾的保护,如春季在北纬35°以北禁捕中国对虾亲体; 仔、幼虾的保护;
确定合理的虾蟹类开捕期,如黄渤海控制9月5日流网作业; 9月15日帆船拖网作业; 10月5日机轮拖网作业; 捕捞强度的限制; 改善繁育场条件。
8、 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是指经自然和人为因素,从原生地传入到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区别入侵物种(invasive species) 51、外来物种的作用:
1)扩充了增养殖对象,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 2)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3)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4)可能危及人类健康。 52、进入途径:
1)自然途径 我国283种入侵物种,仅1种为自然入侵。 2)无意引进
3)有意引进 作为养殖品种/作为观赏水生动物/异地放生 53、防控对策:
1)谨慎引种,加强防范意识;
13
虾蟹增养殖学
2)加强外来物种的生物学研究; 3)建立危害评估机制 4)加强引种管理的立法建设
5)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防控经验。
人工放流:指将虾蟹类苗种培育到一定规格,能独立生活,具有抵御敌害能力时,放入开放式水域使其自然生长发育和繁殖,以获得资源再生产的一种方式。
54、增殖放流的水域选择:水质、水文条件好;天然饵料丰富;敌害生物较少;水体与外界相通,水交换好。
55、人工放流的对象选择: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经济价值高;适应能力强、回归性好;优质的地方种或种群;苗种繁殖及培育技术成熟,可获得大量苗种。
56、池塘硬件设施要符合防病基本要求
池塘硬件基本设施要符合病害防治基本要求,作到“三防一保”,即“防蟹”、“防鸟”、“防鼠”和“保水”。预防病害的交叉感染,减少病害大面积传播流行的机会。 二、清塘 1、普通土池 酸性底
(1)酸性塘底(pH<7.0)冬季收虾后排干水,暴晒至池底呈龟裂状,池底洒生石灰粉100~150斤/亩,翻塘。 2、高位池(池底铺膜覆沙池)
通常需要30天左右,一般包括除害—晒—搬—冲—翻—晒等6个主要步骤 3、地膜池 三、原水处理 1、精养池综合处理
采用综合处理措施处理养殖用原水 2、半精养虾池养殖用水处理
放苗前进水为一次性进水,深度为120-150厘米,采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达到水位后先使用茶籽饼杀灭杂鱼类 四、培水
按绿藻速肥4亩/包,肥水复合菌4亩/瓶的用量先加水浸泡2小时后全池泼洒;2天后再追肥1次 五、放苗
建议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以养殖大规格虾为好。 六、虾苗强化培育
凡纳滨对虾达到P5,6(0.4-0.5 cm)时可进行强化培育,直到P10-12(1.0-1.2 cm)的规格。 七、中间培育
针对养殖前期容易发病,以及大小分化等问题,进行强化和淘汰弱小苗。中间培育,可以减少携带病毒的虾苗对养殖的危害,一般中间培育时间为20~40天,使其体长达到3~5cm,提高后续养殖效益。 八、饵料投喂
养殖期间投饵做到四定:“定时、定点、定量、定质”。 九、养殖期间异常情况及处理: 例如:虾苗成活率低及生长缓慢的处理
放苗前pH低用生石灰泡水后全池泼洒,调节水体酸碱度至正常;pH值正常则在放苗前先泼洒水体解毒灵4亩/瓶,解毒高
14
虾蟹增养殖学
稳C 4亩/袋;再追肥保水,按绿藻速肥4亩/包,丰虾素或高浓光合细菌4亩/瓶全池泼洒,每隔7-10天1次,虾苗可快速生长。此外还有暴雨、台风来临时水体的处理,对虾脱壳不遂、脱壳困难的处理和亚硝酸盐、氨氮升高的处理等。 十、对虾收获 (一)收虾日期的确定
收虾的时间应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水温和气候变化等全面考虑,然后才确定合理的收获时间。 (二)收虾前的准备工作
1、要及时掌握气象动态,注意温度、风、雨对收虾是否有影响 2、要加强巡池,注意虾的活动状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3、强化营养,增强虾的活力 4、适当停止投放饲料 5、适当降低养殖池的水位
6、要组织安排人力,准备保鲜用冰,妥善安排好运输工具。
67、育苗用水处理的程序 1、沉淀与过滤:
天然水域常受径流、降雨的影响,环境因子的变化大,有机物和悬浮物多,所以一般育苗场均建有沉淀池贮水。沉淀池可选择土池或水泥池。
育苗用水经沉淀后需要过滤消除杂藻、有机物、敌害生物。虾蟹育苗用水一般要经过二级过滤后方可使用。 2、盐度的调整:
不同种类的虾蟹育苗对盐度的有不同的要求:对虾25~32;蟹类13~17;河蟹8~25;罗氏沼虾8~15。盐度突变不得超过±2。因此必须对天然海水进行盐度调整。 3、pH值的调整:
虾蟹类苗种要求水的pH值为7.8~8.4,天然海区的pH值一般过高,可采用黑暗沉淀的方法降低pH值; pH值过低时可用生石灰提高。 4、重金属的调控:
一般用浓度4~6 x 10-6 的EDTA-Na2螯合剂螯合重金属。 5、海水的消毒:
药物消毒:氯制剂(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碘制剂(碘伏/季氨盐碘)、海因类、苯扎溴氨等;物理消毒:紫外线发生器;生物处理:光合细菌等益生菌类。
对虾杆状病毒(简称MBV),最具代表性的有效种宿主是斑节对虾。
MBV主要感染肝胰腺和前中肠的上皮细胞核。MBV最先出现在蚤状幼体Ⅱ期和糠虾幼体期,主要致死阶段在仔虾期,致死率可达90%以上,成虾可能带毒,甚至感染程度严重,但只要养殖环境好,则对MBV感染耐受力强。
MBV感染会引起摄食量减少、生长慢及体表和鳃的附着物增多,严重感染时,腺管大面积破坏或并发细菌感染,干扰和破坏宿主的消化与吸收功能,造成宿主大量死亡。另外,MBV感染还是造成斑节对虾“公孙虾”现象的原因之一。
1、简述中国对虾雌雄在外观上的区别
中国对虾雌雄个体在外观上区别比较明显,雌虾的个体一般比雄虾个体大,在自然海区,雌虾略呈青灰色,雄虾略呈茶褐色。雌虾在第四~第五步足的腹甲上有一略呈圆形、中间裂形开口的纳精囊,雄虾第一游泳足特化的交接器。 2、简述已交尾雌虾的主要特征
15
虾蟹增养殖学
对虾刚交尾后,在雌虾的纳精囊的纵形裂口中留有一对白色精荚的附属物,扇形、,长1.5~2厘米,随体移动,3~4天后脱落。纳精囊由透明变为乳白色,饱满凸实,以此可以作为雌虾已交尾的标志。 3、对虾的幼体发育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生态特点?
对虾的幼体阶段有无节幼体阶段、蚤状幼体阶段和糖虾幼体阶段及仔虾,其中无节幼体分6期,蚤状幼体分3期,糖虾幼体分3期,仔虾以日龄分期。
无节幼体身体不分节,以卵黄为营养,不摄食,有明显的趋光性。
蚤状幼体开始摄食小型浮游植物,捕食能力差,有明显的趋光性,常在体后拖一条长长的粪便。 糖虾幼体的活动能力增强,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在水中的中上层活动,水中呈倒立态。 仔虾初期浮游生活,后期转入底栖,摄食小型浮游或底栖动物。仔虾后期可水平运动。 4、简述对虾幼体培育各阶段的水温控制范围,为什么要控制水温?
无节幼体期的水温应控制在20~22℃,蚤状幼体期的水温应控制在22~24℃,糖虾幼体期的水温以24~26℃为宜,仔虾水温控制在25~27℃。
水温是对虾幼体发育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从受精卵的孵化到幼体培育,控制水温始终是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无论是受精卵的孵化,还是各阶段的幼体的发育,都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在这个范围之间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此温度下,幼体的发育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因此,在对虾人工育苗过程中要控制水温,使之有利于幼体发育,又使虾苗按计划时间出池。
1、卵巢的发育分期及各期外观情况如何?
对虾的卵巢可人为地分为五期,即未发育期、发育期、发育后期、成熟期、产后恢复期。未发育期的卵巢纤细,透过甲壳看不见,无色透明。发育早期的卵巢扁带状,透过甲壳隐约可见。发育后期的卵巢大而宽,透过甲壳可见,颜色为绿色。成熟的卵巢宽大肥实,极度伸展,颜色为褐绿色。产后恢复期的卵巢已产过卵,萎缩、变小,颜色为土黄我色或灰白色。
2、如何暂养过路亲虾?
过路亲虾暂养条件为:PH值7.8~8.6,盐度15‰~35‰,其它水质要求符合育苗水质标准.每天以0.5℃的梯度升高水温,直到产卵的适宜水温范围16~20℃。在升温前,要暂养5~7天,以使其适应当地水质。光照度以暗光为宜,100~200勒克斯。
3、简述对虾幼体发育阶段的饵料投喂种类、投喂方法和投喂量。
无节幼体阶段由于以本身卵黄为营养,不摄食,蚤状幼体的主要饵料是植物性饵料的单胞藻类,也可辅以蛋黄等人工饵料。投饵量一般维持单胞藻类第毫升5~10万个细胞,台若喂蛋黄,50万个幼体日投喂量为一个或每立方米水体每日1.2~1.8个。糖虾幼体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此阶段的优质饵料是卤虫无节幼体及轮虫。投喂量保持每天每尾幼体30~40个卤虫无节幼体,并可以搭少量蛋黄。仔虾以小型浮游动物可底栖动物为主,种类有卤虫无节幼体、中型虫体、绞啐的贝肉等。投喂量卤虫无节幼体P1~P2为每尾70~100人,后期视摄食情况投喂卤虫中型虫体及绞碎贝肉。 4、简要叙述对虾疾病的预防方法。
预防非生物必疾病,首先严格水质管理,使用水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严格按各阶段管理工艺要求操作,杜绝此类疾病的发生。
预防生物性疾病,最好使生产用水、设施、工具严格消毒及严格水质管理,严禁污染,切断致病菌的感染途径。
一旦对虾患病,应用时诊断、治疗,严防疾病的蔓延。 1、简述雌虾与雄虾外生殖器官的区别。
雌虾的外生殖器管是纳精囊,在第四、第五步足之间的腹甲上,略呈圆盘状,中间有纵形裂口,为雌虾贮存精子之用。雄虾的外生殖器官为交接器,古钟状,不同种类的对虾其形状略有不同,为第一腹肢特化而成。
16
虾蟹增养殖学
2、亲虾消毒的目的是什么?
消毒可以减少疾病。因为亲虾来自自然海区,身上带有细菌、寄生虫等,若不消毒,会引起水质污染,造成幼体疾病或大量死亡。其次,消毒可以防止亲虾因机械损伤发生的伤口感染和溃疡。 3、简述将产卵亲虾的特征。
临产前的亲虾卵巢很丰满,是深褐绿带黄色,整个头胸甲被卵巢填满,卵巢宽而饱满,卵块轮廓清楚,从背面看,卵巢在第一、二腹节处各两侧有一突起。侧面观,前二腹节卵巢向腹面下包,其下饭高度可达整个腹节的1/2~1/3。这是临产亲虾的重要特征。
4、亲虾越冬期的水温应控制在什么范围?怎样控制,为什么?
亲虾越冬期间,应控制较黑的环境,光照强度一般50~200勒克斯。光照强度与性腺发育有关,为了控制性腺发育,就得控制光照强度,光照太强,影响对虾摄食,也会使池中单胞藻或绿藻类生长。因此,要保持较黑暗的环境。 5、简述对虾幼体发育阶段对环境因素的要求。
对虾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无节幼体期:水温20~22℃,pH值7.8~8.6,盐度15/00~35/00,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总氨氮在0.6毫克/升以下。蚤状幼体期:水温22~24℃,其它条件与无节幼体期相同,从此期开始换水,每日1/3。糠虾幼体期:水温24~26℃,其它条件与前期相同,日换水1/2。仔虾,水温25~27℃,出池前逐渐降温至室内自然温度,其余与前相同。 日换水2/3~。 1、临产亲虾的特征是什么?
临产前的亲虾卵巢很丰满,是深褐绿色带黄色,整个头胸甲被卵巢充塞。卵巢宽而饱满,卵块轮廓清楚,从背面看,卵巢在第一、二腹节处各两侧有一突起。侧面观,前二腹节卵巢向腹面下包,其下包的高度可达整个腹节的1/2~1/3。 2、简述正常受精卵与非受精卵的区别。
正常受精卵的外形圆整,略呈绿色,卵膜无破裂,卵粒大小正常,膜外有一层肥厚透明的胶质层,称为受精膜。非受精卵无受精膜,大水质条件下不适时,还会出现畸形卵和坏卵。 3、怎样区别无节幼体阶段的各期?
无节幼体I期:身体为椭圆形,附肢刚毛不成羽状,身体后端具有一对尾棘,无尾凹,体长为350微米左右。无节幼体II期:尾棘一对,各附肢上的刚毛变成羽状,体长约360微米,无尾凹。无节幼体III期:尾棘三对,尾部出现尾凹,体长约370微米。无节幼体IV期:尾棘四对,体长410微米。无节幼体V期:尾部延长,尾棘六对,体长约460微米。无节幼体VI期:尾棘七对,出现头胸甲锥形,体长约520微米。 设计虾蟹育苗场应考虑的条件
1、水质(首要考虑)水质清新无污染,不应建在养虾场过于集中的內湾,海水的盐度,视品种而异,海水的ph应在7.8-8.4之间。2、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组成与育苗有密切关系,必须查明其随季节的变化情况。3、背山面海的向阳海区,水温高,热量不易散发,可减少能耗。4、具有淡水资源,以满足生活和生产用水。5、电源充足。6、交通方便。 育苗用水标准及处理方法与原理
1、正常海水应沉淀、过滤后使用,饵料生物用水需经砂滤器过滤,再经煮沸或化学消毒后使用。2、盐度,对虾盐度最好在25-32,高加淡水,低加卤盐或食盐。3、海水酸碱度,对虾ph在7.8-8.4,降低ph(黑暗沉淀、充co2、加nahco3、加hcl)升高ph,加大光合作用,加石灰等4、重金属盐类,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螯合剂5、海水消毒,次氯酸钠、漂白粉等有杀菌作用6、有害生物的处理,夜光虫等赤潮生物(含氯消毒剂) 亲体的来源、选择与培育方法
来源:国外原产地或良种场引进的性成熟或未成熟个体培育的亲虾、符合国家标准(卫生、生产许可证的)亲虾 各种产卵方法的优缺点
虾蟹类产卵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卵产在水中,纳精囊排出精子在水中受精并孵化,如对虾。另一种是产出的卵附着在腹部
17
0
0
虾蟹增养殖学
附肢的刚毛上,由亲体保护受精卵的发育。第一种的产卵方法有多种,一是将亲体放在大眼网箱,卵漏出池内,移走网箱,这比较省事但箱内亲体密度大影响生活卵质量欠佳。二是把亲体直接放入培育池,产卵后捞出,适于小水池育苗,对池水污染较大
12、虾蟹类育苗中主要疾病种类与防治方法
1、病毒病,预防的根本措施在于切断病原2、幼体菌血病,预防在于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降低水中细菌的数量,增强幼体体质,常用抑菌方法是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定期使用抗菌剂或杀菌剂3、幼体真菌病,预防主要是切断传染源,并定期使用药物防病。
13、虾蟹类养成的几种方式的优缺点
1、港养(塭养),实质上是一种依靠天然生产力的天然生态系的养殖方式,不用投饵、除害,但产量底,建港成本高2、人工生态系养殖法,是在港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利于虾蟹的生态群落,通过施肥和投放粗饲料养殖,饵料效率特别高3、池塘养殖(半精养),是目前对虾养殖的主要方式4、半蓄水养虾,优点是可利用潮差自动换水,节省提水能源,池内水质好缺点是安全程度差,维修费用高。5、网箱、网笼和拦网养殖,效果好、效益大6、精养(集约化养殖),占地少、占用劳动力少、水质便于人工控制、产量高,但投资大、耗能大、技术要求高。 1、池底长青苔或池塘水清瘦久肥不起情况的处理。
(1)未放苗的池塘 按100kg/亩生石灰泼洒全池,杀灭青苔,24小时后排干池水,重新进水培藻。
(2)放苗后的池塘 先将塘内大量的青苔捞出后,在晴天上午使用黑金刚1亩/袋,生物菌改底剂4亩/包全池泼洒,同时使用水体解毒灵4亩/瓶,解毒高稳C 4亩/袋保虾后,及时追肥使用丰虾素4亩/瓶、绿藻速肥泡水全池泼洒,如果处理后水体腥味重,用池底清道夫3亩/包全池泼洒。 2、投苗后一周内虾大量死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应激:养殖池和苗场的水质差异大或虾苗本身染病或体质较弱造成应激死亡。放苗前后泼洒水体解毒灵4亩/瓶,解毒高稳C 1.5亩/袋。(2)敌害生物过多:如杂鱼、蟹、蓝藻等。注意水源情况和清塘消毒要彻底。(3)疾病:常见的早发疾病有:肝脏坏死、红体病和白斑病(一般是虾苗带病毒),建议排塘。 (4)池底pH偏低,或重金属偏高。
3、虾塘消毒后药物残留,重金属超标,铁锈水或下磷肥过多泛底乏酸造成久肥不起的处理
使用水体解毒灵4亩/瓶,2小时后按绿藻速肥4亩/包、肥水复合菌4亩/瓶加红糖1斤加水浸泡5小时后全池泼洒,第2天追施丰虾素4亩/瓶,4~5天后水体可变为茶褐色。 4、气温偏低(20℃以下)阴雨天久肥不起的处理
使用解毒绿水宝3亩/瓶,单胞藻培养液2亩/瓶,水体解毒灵4亩/瓶,益藻营养膏3亩/瓶,泡水后全池泼洒,2天后再用绿藻速肥4亩/包、硝化宝4亩/袋加池水浸泡后全池泼洒即可。 5、pH值低于正常范围(pH<7.8),肥不起水情况处理:
pH值低时,按每亩使用生石灰7—10斤,先将生石灰泡水降温后全池泼洒,然后加入益藻营养膏3亩/桶,硝化宝4亩/袋,丰虾素4亩/瓶池水浸泡全池泼洒。
6、养殖期间pH高于正常范围(pH>8.8),肥水困难处理方法:pH值偏高时,上午可用高浓EM菌种4亩/瓶+1斤红糖浸泡2-3小时后泼洒,下午再用绿藻速肥4亩/包,益藻营养膏5亩/桶施肥,第3天追肥按水产专用氨基酸4亩/瓶使水色稳定。
7、高温天气肥水不持久,保持时间太短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1):肥水时用丰虾素4亩/瓶或芽孢杆菌(30g装)1亩/瓶、绿藻速肥4亩/包,浸泡后全池泼洒,水肥起后使用单胞藻培养液4亩/瓶或肥水素2亩/袋,每隔2-3天追肥一次。处理方法(2):绿藻速肥4亩/包、高浓EM菌种4亩/瓶、水产专用氨基酸4亩/瓶浸泡2小时后全池泼洒。
18
虾蟹增养殖学
处理方法(3):单胞藻培养液4亩/瓶+氨基酸钙肥4亩/瓶+丰虾素4亩/瓶全池泼洒肥水效果好。
8、养殖初期易出现水突然变清,多次追肥不易肥起情况的处理:如果水清见底而非突然变清,往往是浒苔和沟草大量繁殖的缘故,如果是突然变清,表明浮游植物大量死亡而消失;先按水体解毒灵4亩/瓶,解毒绿水宝3亩/瓶全池泼洒,再用生物菌改底剂4亩/袋处理分解塘底沉积的肥料。第二天追肥,按水产专用氨基酸4亩/瓶,芽孢杆菌(30g装)2亩/瓶浸泡红糖1斤,2-3小时后全池泼洒,即可肥水持久。
9、养殖前期,水色稳定但早晚pH变化大,pH变化超过0.5怎样处理?
首先按小苏打或碳酸钙5~8kg/亩用量泡水全池泼洒,每天投放至pH恢复正常,同时按黑金刚1亩/袋+丰虾素或高浓光合菌种4亩/瓶浸泡30分钟全池泼洒效果好。 10、暴雨或台风后,水变清或水体混浊的处理
暴雨或台风造成盐度、温度突变和光照变化引起水中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在暴雨及台风来临前一天使用对虾雨中安4亩/瓶,水体解毒灵4亩/瓶,暴雨或台风过去后,使用黑金刚1亩/袋,生石灰泡水熟化降温后按10斤/亩全池泼洒,同时泼洒水体解毒灵4亩/瓶,解毒高稳C 1.5亩/袋、绿藻速肥4亩/包,泡水后全池泼洒。 11、虾苗成活率低及生长缓慢的处理:
放苗前pH低用生石灰10斤/泡水后全池泼洒,调节水体酸碱度至正常;pH值正常则在放苗前先泼洒水体解毒灵4亩/瓶,解毒高稳C 4亩/袋;再追肥保水,按绿藻速肥4亩/包,丰虾素或高浓光合细菌4亩/瓶全池泼洒,每隔7-10天1次,虾苗可快速生长。
12、放苗时,虾苗漂于水面迟迟不下沉如何处理
虾苗浮于水面原因一般是:水体分层,温差太大,应激反应;重金属超标,引起不适。处理方法:放苗前提前半小时开增氧机,按水体解毒灵4亩/瓶或解毒高稳C 2亩/袋泼洒,即可。 13、养殖初期亚硝酸盐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1)池塘水位增高:池底缺少光照,光合作用不足,碳营养不足,引起氮营养相对过剩、亚硝酸盐含量升高。(2)倒藻水质突变后会引起亚硝酸盐含量升高。(3)东风来临时:气压突然变化,溶氧急剧降低,藻类耗氧加剧,池底污染物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14、 投苗后虾生长缓慢的原因?
(1)苗种问题:高温育苗或药物育苗,近亲杂交繁育的苗种。(2)运输问题:运输时间过长,虾苗袋里溶氧低,虾苗的体质受到影响。(3)营养不良:水质清瘦,缺少天然饵料或水质有问题。(4)水温低,虾吃料少,生长慢。(5)天气不佳,连续阴雨。(6)有慢性病毒病或放苗时盐度过高。 15、放苗密度多少比较合适?
决定放养密度的三个前提条件是期望产量、出塘规格、苗种成活率。按成活率80%、亩产量1500斤计,出塘规格40尾/斤时,应放苗7.5万尾/亩;如果出塘规格要求30尾/斤时,应放苗5.5万尾/亩;按成活率80%、亩产1000斤产量计,出塘规格40尾/斤时,应放苗5万尾/亩;如果出塘规格要求30尾/斤时,应放苗4万尾/亩。如果虾塘水质的总碱度低于20毫克/升时,不管放多少苗,产量都不会高。我们提出的土池可控养殖目标是亩产>1000斤/造,养殖成功率 >90%,饵料系数 <0.9 (90天,40尾/斤)。 16、投苗后一周内虾游塘的原因有哪些?
(1)养殖池和苗场的水质差异大造成应激:若盐度相差过大(低于5度或高于3度),可添加盐水或淡水调节;若水质pH值过高(>9.2),可泼洒生物菌改底剂4亩/袋处理分解塘底沉积的肥料。第二天按芽孢杆菌(30g装)2亩/瓶浸泡红糖1斤,2-3小时后全池泼洒,;若水体氨氮过高(>0.6毫克/升),可泼洒丰虾素或高浓光合细菌4亩/瓶全池泼洒。(2)水肥不起、缺乏天然饵料:可参照本节8进行。(3)虾苗带病毒:建议排塘。 18、传统消毒产品有哪五个发展历程?
19
虾蟹增养殖学
一代为漂白粉,二代为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等,三代为二溴海因和溴氯海因,四代为二氧化氯,五代为臭氧。鱼虾安是介于四代和五代之间的强效新产品。上述消毒剂中,前三代均能有效杀灭细菌,但对病毒病效果不佳,而二氧化氯即能杀灭细菌又能杀灭病毒,可广泛用于清塘消毒和养殖各阶段的水体消毒。 19、池水为什么出现夜光,应如何处理?
进水时引进了夜光藻(是一种赤潮生物,属于甲藻门),此时若水体清瘦但水中氮又相对过多、透明度较大(一般大于50厘米)就可能会有大量夜光藻滋生,夜晚水波动荡时就会出现大量夜光。夜光藻会快速消耗水体中的大量营养,导致有益藻类无法正常繁殖。此时应该首先投放芽孢细菌或光合细菌等有益活菌产品与夜光藻抢夺水体营养,待夜光藻因缺乏营养大量死亡后再定向追肥培藻。
要注意的是:(1)若夜光藻过多,而且还未放苗,就可以用硫酸铜等杀藻剂将其杀死,然后再重新进水培藻。(2)如果是发光弧菌引起的,夜光弧菌一般寄生在个体较大,生长缓慢的对虾身上,一般只会在对虾死亡后才出现夜光,而不会在水中显现,可以采用消毒剂处理 2、养殖中期出现酱油水
水质混浊水中杂质很多,pH值较低,且早晚波动不大,亚硝酸盐含量高,藻类大量死亡,水体自净力低,残饵粪便悬浮水中,所以水出现浑浊,带棕褐色或黑褐色。
加大增氧,按生物菌底改剂4亩/包,水体解毒灵4亩/瓶,第2天按肥水利生素1亩/袋,肥水复合菌4亩/瓶,30g装反硝化菌原粉2亩/瓶或硝化宝4亩/袋泡水后全池泼洒。 3、养殖中期出现水变黄、变红、变混浊如何处理:
按丰虾素2亩/瓶,高浓EM菌种2亩/瓶调水,或使用硝化宝1亩/袋调水,当天水能变清,如果效果不理想,再使用驱氨净水宝1.5亩/袋,2小时后使用黑金刚1亩/袋、绿藻速肥2—3亩/包进行追肥,当天就能调水色变绿,变爽。 4、水体分层、倒藻、底质发热的处理
先用解毒高稳C 1.5亩/袋泡水泼洒,再使用水体解毒灵4亩/瓶、黑金刚1亩/袋、绿藻速肥4亩/包,丰虾素4亩/瓶浸泡后全池泼洒可解决。
5、塘内水面泥皮上浮,水浊发黄处理办法
按硝化宝3亩/袋,超强利生素2亩/袋或30g装芽孢杆菌2亩/瓶,黑金刚1亩/袋,同时使用增氧剂,效果明显。 6、养殖中后期水质腐败,透明度低,粘稠滑腻,打氧时出现大量泡沫,经久不散,风尾有浓腥味的处理
上午9点左右使用水体解毒灵4亩/瓶,解毒高稳C 1.5亩/袋,全池泼洒,两小时后使用池底清道夫4亩/包,黑金刚1亩/袋全池泼洒,第2天使用肥水复合菌4亩/瓶,肥水利生素1亩/袋加红糖1斤泡水2小时后全池泼洒,当天下午开始好转,泡沫消失。
7、水质过浓,透明度低的处理:
使用30g装芽孢杆菌1亩/瓶、丰虾素4亩/瓶后全池泼洒。 8、暴雨、台风来临时水体的处理
在暴雨及台风来临前一天使用对虾雨中安4亩/瓶、水体解毒灵4亩/瓶;暴雨或台风过去后,使用黑金刚1亩/袋,生石灰泡水熟化降温后按10斤/亩全池泼洒,同时泼洒水体解毒灵4亩/瓶,解毒高稳C 1.5亩/袋、绿藻速肥4亩/包,泡水后全池泼洒。
9、水体亚硝酸盐、氨氮偏高的处理:
按解毒高稳C 4亩/袋、硝化宝2亩/袋、枯草芽孢杆菌30g装1亩/瓶泡水后全池泼洒,同时开增氧机增氧,防止水体缺氧,第二天全池泼洒高浓EM菌种或肥水复合菌4亩/瓶、亚硝快克2亩/袋以维持较低亚硝酸盐浓度。 10、对虾游塘、抽筋、浮头、爬边、爬沙的处理
使用本草菌毒灭2亩/瓶,解毒高稳C 1.5亩/袋,水体解毒灵4亩/瓶全池泼洒。
20
虾蟹增养殖学
11、中后期高温季节,天气突变后,对虾空胃吃料减少如何处理:中后期高温季节易出现水质性状正常而对虾厌食或不吃食情况,处理方法:水体解毒灵4亩/瓶,开胃增质宝2亩/袋全池泼洒,第2天重复一次,同时按绿藻速肥4亩/包全池泼洒,2-3天后吃料正常。 12、对虾黄鳃、黑鳃的处理
使用本草菌毒灭1亩/瓶、克毒碘2亩/瓶、解毒高稳C 1.5亩/袋、三黄散1亩/袋泡水全池泼洒。 13、风雨后虾须尾红,摄食减少的处理
使用本草菌毒灭2亩/瓶,开胃增质宝2亩/瓶,对虾雨中安3亩/瓶,解毒高稳C 1.5亩/袋,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连用3天,再用本草菌毒灭20kg料/瓶泡料连用5—7天,对虾可恢复健康。 14、对虾出现甲壳溃疡怎样处理
按水产专用氨基酸4亩/瓶,肥水利生素1亩/袋,调节水质,泼本草菌毒灭3亩/瓶,内服按100斤/瓶开胃增质宝泡料,60斤/包红体白浊康,泡料投喂,连用3~5次。 15、对虾脱壳不遂、脱壳困难的处理
脱壳期使用水体解毒灵4亩/瓶,解毒优稳C 4亩/袋全池泼洒,大量脱壳时则使用本草菌毒灭2亩/瓶、开胃增质宝2亩/袋、钙磷双补2亩/袋泡水后全池泼洒。
1、养殖后期塘底发臭,水体分层,水体发暗发黑,水质异味的处理
使用池底清道夫4亩/包、丰虾素4亩/瓶、黑金刚2亩/袋、对虾雨中安4亩/瓶,全池泼洒,同时增氧。并使用水产专用氨基酸4亩/瓶加枯草芽孢杆菌30g装1亩/瓶,浸泡2小时后全池泼洒调节水质,可解决以上情况,并保持10天重复施用1次。
2、养殖后期大量死藻等引起泡沫多,悬浮物多并伴有虾底死时如何处理
先进新鲜自然水2-3cm高,再按水体解毒灵4亩/瓶,肥水复合菌2亩/瓶,肥水利生素1亩/袋或用硝化宝4亩/袋,水产专用氨基酸4亩/瓶追肥即可,当天就能见到水色转好。 3、亚硝酸盐、氨氮升高如何处理
按反硝化菌原粉2亩/瓶加红糖1斤浸泡2小时后全池泼洒,可降氨氮、亚硝酸盐,同时第2天再按高浓EM菌种4亩/瓶、亚硝快克3亩/袋加红糖1斤浸泡2小时后全池泼洒,加以维持水体氨氮、亚硝酸盐不会反弹。 4、养殖后期对虾生长速度慢的处理
对虾免疫促长灵20斤料/瓶或大虾育肥膏40斤/瓶拌料投喂。对虾出售前可同时钙磷合剂500g/亩泼洒每8天1次、益菌钙1亩/瓶硬壳、增重。
5、养殖过程中水体墨绿发暗、蓝藻发生的处理
(1)按黑金刚1亩/袋、高浓EM菌种2亩/瓶、解毒高稳C2亩/袋,水体解毒灵4亩/瓶泡水全池泼洒。
(2)按30g装芽孢杆菌2亩/瓶,肥水复合菌4亩/瓶或EM肥水宝4亩/瓶连用2至3次,再按黑金刚1亩/袋或黑土金4亩/袋,水体解毒灵4亩/瓶全池泼洒1次即可解决。 6、养殖中后期出现水变黄、变红、变混浊如何处理
按丰虾素2亩/瓶,高浓EM菌种2亩/瓶调水,或使用硝化宝1亩/袋调水当天水能变清,如果不理想,再使用驱氨净水宝1.5亩/袋,2小时后使用黑金刚1亩/袋、绿藻速肥2—3亩/包进行追肥,当天就能调水色变绿,变爽。 7、对虾偷死耗底症的处理
使用池底清道夫4亩/包、丰虾素1亩/瓶、解毒高稳C 2亩/袋,泡水后全池泼洒,症状当日缓解,连用3-5天即可彻底解决。 8、纤毛虫的处理
使用益菌钙40斤/瓶拌料投喂,同时使用丰虾素1亩/瓶、三联噬菌王1亩/瓶,全池泼洒,连续使用2~3天。
21
虾蟹增养殖学
9、风雨后虾须尾红,摄食减少的处理
使用本草菌毒灭2亩/瓶,开胃增质宝2亩/瓶,对虾雨中安3亩/瓶,解毒高稳C 1.5亩/袋,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连用3天,再用本草菌毒灭40斤料/瓶连用5-7天,对虾可恢复健康。 10、水体分层、倒藻、底质发热的处理
先用解毒高稳C 1.5亩/袋泡水泼洒,再使用水体解毒灵4亩/瓶、黑金刚1亩/袋、绿藻速肥4亩/包,丰虾素4亩/瓶浸泡后全池泼洒可解决。
11、如何防范养殖后期台风引起严重的虾病
台风带来的大量雨水及强大风力使池塘形成水浪将池底有毒物质释放到水体中,引起对虾中毒,这是台风引起严重虾病的根本原因。防范措施如下:
(1)关注天气预报;台风前,加深水位;注意排水系统通畅,及时排出表层雨水。
(2)加强底质管理。天气晴好、对虾健康时分段刮底,并使用底质改良剂(如复方过氧化钙或增氧底毒清)养好池底。 (3)台风到来之际泼洒解毒高稳C、草本应激灵预防对虾应激。 12、 养殖中后期防治蓝藻的措施
高温高氮低盐度水体易发生蓝藻。当水体中氮磷比大于28/1(即水体磷和氮比例失衡)、平均水温超过24℃、盐度低于8‰时,蓝藻可能会大量繁殖。有蓝藻的塘,肥水时应多用含碳高的肥,避免使用含氮高的肥水产品。
蓝藻的危害:① 过度繁殖会引起pH值过高,导致对虾慢性碱性中毒;② 蓝藻产生毒素会导致鱼虾中毒死亡;③ 对虾摄食蓝藻后难以消化,易发生肠炎。 13、如何处理池塘水泡
当水中有机质增多,水体表面张力增加,水泡不易破裂而积累增多,所以水泡多且不易化开就表明水体污染已加重。此时一般可用活菌制剂(如芽孢杆菌、EM原液等)来净化水质,也可用吸附剂处理水中多余的杂质,或用氧立方降低水体表面张力。 14、 如何防控底臭 防控池塘底部发臭的措施:
(1)使用优质的对虾饲料,科学饲喂,减少对虾粪便。 (2)避免使用不全溶的固体有机肥料。 (3)增加底部溶解氧。 (4)定期刮动底泥。
(5)池底清道夫4亩/包,黑金刚1亩/袋,肥水素2亩/袋,清理底质活化水体。每隔7天使用1次。 1、开放式纳精囊与封闭式纳精囊的区别?(结构、功能)
(1)封闭式纳精囊:由甲壳、骨片等覆盖形成囊状结构,一般左右两囊,用于贮存精荚的豆状体, 往往交配时雌体未成熟,交配后数十天甚至数月才会产卵。大多数的对虾属种类具封闭式的纳精囊。(2)开放式纳精囊:开放式纳精囊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此种交接器者仅见于南半球产的对虾种类,如南美白对虾、南美蓝对虾等。对虾以外的虾类多属于此类交接器类型。
2、虾蟹类X-器官、Y-器官的位置与生理功能?
(1)x-器官为神经分泌细胞的集合体,产生神经内分泌物质,并由神经纤维导入窦腺。X器官、窦腺位于虾蟹类动物的眼柄内,合称X器官--窦腺复合体。y器官----为一来源于外胚层的非神经内分泌器官,在虾蟹类体内形状各异,位置亦不同(2)X器官的主要分泌物是MIH和GIH。前者抑制y-器官蜕皮激素的分泌,后者抑制性腺的发育。眼柄切除或破坏X器官可使其分泌物减少或消除,而使靶腺的功能充分发挥。虾蟹类眼柄切除可以促进某些种类的蜕皮过程,并被广泛用来在
22
虾蟹增养殖学
人工条件下促进虾蟹类卵巢的发育。 Y-器官的主要分泌物为蜕皮激素,主要成分为20-羟蜕皮酮及共同产物,其分泌在虾蟹类蜕皮之前达到高峰,随蜕皮活动开始迅速下降,恢复正常。 6、洗卵消毒的意义原理及方法?(P55)
(1)意义:无病毒虾苗生产技术的方法之一是切断亲体与幼体之间的传染途径,即进行洗卵或卵子消毒及消毒海水培育等。进行洗卵消毒可以防止虾蟹类通过母体的排泄物将病毒和细菌等传给后一代。
(2)洗卵:<1>将收起的卵子用30目滤去残饵及粪便<2>用洁净或消毒海水冲洗三分钟,冲洗去水中的病毒及细菌<3>放到培育槽孵化及培育。
(3)消毒:30目筛网滤去粗颗粒→在80目网袋中冲洗1—3min→网袋浸入药液1—2min→消毒海水冲洗1min→洁净或消毒海水孵化
11、对虾中间培育的意义?(P169)
(1)中间培育池一般较小,便于彻底清池除害,可提高仔虾期的成活率; (2)放养大规格虾苗,不仅成活率高,而且比较稳定;
(3)虾苗密度大,投饵集中,争食生物密度相对较少,提高投饵利用率; (4)推迟养成池放养时间,饵料生物充分繁殖生长;
(5)减少了养成池养成期,减少对养成池的污染,利于养成后期对虾生长; (6)大棚可避免寒潮影响,水温高,促进对虾早期生长。
1、老化的虾池有哪些共同特征?对甲壳类(虾蟹)的养殖有哪些危害?(P100)?
(1)特征:经过几年的养殖生产,由于养殖虾蟹的排泄物、残饵、生物尸体以及粘土颗粒的沉积,在池底淤积一层很厚的淤泥,其中的有机物在池底及泥层内缺氧的情况下,进行厌氧分解,形成一层又黑又臭的还原层。
(2)危害:①由于许多蛋白质在缺氧或无氧的条件下,不能彻底分解而形成有毒的中间产物,如尸胺、组胺、腐胺等。②含硫有机物的分解,还原成硫化氢,③过多的有机物积聚、使池底的耗氧量大增,溶解氧水平较低,④有机物的积聚,使池底细菌过度繁殖,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3、养殖水体中的溶解O2有哪些变化特点?
(1)池水的溶解氧有垂直变化的特点 白天表层氧常常是过饱和,而底层由于光照不足及存在大量消耗氧气的有机物,氧气常很低,甚至接近于零;
(2)池水的溶解氧有水平变化的特点 风向使池塘中各处受风力影响不同,溶解氧的含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下风处的氧气条件好于上风处;
(3)池水的溶解氧有昼夜变化的规律 随着光线的增强及辐照时间是延长,池中溶解氧在白天逐渐增多,夜间光合作用停止时由于水呼吸及养殖对象的呼吸,溶解氧迅速下降,至黎明前降至最低,有时甚至造成虾蟹窒息死亡; (4)池水溶解氧的变化幅度有季节性差异 溶解氧的变化幅度冬季小夏季大。 6、对虾的摄食习性以及投饵时应注意的问题(P172-P174)
(1)投饵不能过于集中;(2)投饵要分散,勤投少喂,以保持饵料的味道;(3)对配合饵料在水中应至少能保持2h不容散,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4)池内应不放或少放争食性动物;(5)养成中更换饵料时应减少投饵量,逐渐增加至正常的投饵量;(6)在傍晚或黎明前应各投喂全天量的30%以上;(7)中国对虾有沿池四周觅食的习性,投饵时应沿池四周投喂;(8)应减少投饵数量,防止造成恶性循环,造成对虾死。 8、对虾的幼体发育分期及各期特征?(P167)
(1)无节幼体:无节幼体分为6期,从无节幼体N1发育到溞状幼体Z1,要经过6次蜕皮的变态发育,28~30℃水温,约需40~48小时。(主要决定于水温),属于内源性营养阶段(根据尾棘的数量来区别)。(2)溞状幼体:溞状幼体分为3期,正常情况下,从Z1发育到糠虾幼体M1 通常要3- 4天 ,特征是眼柄、额角和尾扇的出现和拖粪现象。
23
虾蟹增养殖学
溞状1期幼体不具额角,复眼不具眼柄;
溞状2期幼体具额角,复眼具眼柄,但尾节不具尾扇; 溞状2期幼体具额角,复眼具眼柄,尾节长出尾扇。
(3)糠虾幼体:糠虾幼体最大特征为身体呈倒挂现象,呈弓弹运动。糠虾幼体亦分为三期,从Z1发育到仔虾P1 期通常要3- 4天,每期特征:M1 游泳足:每个腹节的游泳足呈突状物;M2 游泳足为二节;M3 游泳足为三节 (4)仔虾期 :特征:呈水平游泳,形态与成虾相象。P5以后,出现附壁、附底的现象。 论述防止和减轻池底污染有哪些综合的技术措施?
①合理投饵 ②改善虾池的排污性能,利用增氧机形成的环流,将污物集中到池的中心,通过中央排污管将其及时排出池外;③促进池底有机物的分解:a、配合水体消毒,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b、使用氧化剂(过氧化钙、双氧水)促有机物的分解。④使用底质改良剂:沸石粉、麦饭石、膨润土等吸附硫化氢、氨氮等有毒物质。⑤保持浮游植物、微生物和浮游动物三者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通过生物的净化作用,改善池塘的水质和底质。 对虾养殖业面临的问题
1、种质退化的问题2、病害问题-----白斑综合症(WSS) 3、食品安全的问题4、生物安全问题
锯缘青蟹的养殖方式:粗养、半精养和精养三种。
①粗养:是一各较落后的养殖方式,面积从几十亩至几百亩,在养殖过程中不投饵 、依靠水域中的天然生物饵料因此产量低,过去南方不少地方采用此种养殖方式,现在已基本不采用。②半精养:又称人工生态系养殖方法,面积为几十亩,基本原理是通过清除敌害生物,促进饵料生物的繁殖,合理的放苗创造一个适于蟹生长和生活的生态环境,同时补充适当和饵料,以充分发挥和提高池塘的生产能力。③精养:以人工投饵为主,用低质蛋白换取高蛋白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当前我国养蟹采用的主要方式。面积约10亩以内,多为3—5亩,其放养密度较大,养成技术比半精养要严格,须彻底除害,投喂优质充足的饵料,调节水质,换水率较高,所以产量高,一般生产水平,亩产100公斤左右,高者可达200—300公斤。
日常观测管理:包括饵料投喂、水质控制、日常观测等,在水温30℃时,蟹苗生长迅速,一般3—5天便可变态成幼蟹。
再培育12—17天,即可达到甲壳宽1cm左右的幼蟹苗,出池进行养成。如再培养一个月左右,即可培育成壳宽2—3cm的大规格的幼蟹苗,即可转入成蟹养殖,或出售。
日常观测管理:包括饵料投喂、水质控制、日常观测等,在水温30℃时,蟹苗生长迅速,一般3—5天便可变态成幼蟹。再培育12—17天,即可达到甲壳宽1cm左右的幼蟹苗,出池进行养成。如再培养一个月左右,即可培育成壳宽2—3cm的大规格的幼蟹苗,即可转入成蟹养殖,或出售。 水、苗、饵合称为水产养殖的三大基本要求。
1、水:传统理解为水的量的问题,现在理解是水的质的问题,海水、淡水、地下水资源、海区情况2、苗种问题(量和质两个方面)3、饲料问题(量和质的问题);4、产品销路问题;5、资金问题;6、技术力量;7、管理问题;8、当地治安状况。
养殖种类的选择
1、选择养殖种类的一般标准(5项标准)
1)食品价值2)生产性能3)适应能力,包括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范围,抗病力,是否适合干运;4)苗种来源5)抗病能力。2、中国养殖对虾主要种类的优缺点:
优点:1、个体大,可食比例高;2、国际市场销路较广,售价好;生长快;3、广温、盐种:4、亲虾可人工培育或天然捕捞,大量培育苗种;5、正常情况下不潜沙,收虾简便易行
缺点:1、高蛋白饲料,对植物饲料利用较低;2、壳薄,不耐捉拿;3、不耐干运,不适宜出售活虾;4、北方种,对高温
24
虾蟹增养殖学
适应能力低;5、雌雄大小差异大 、中国养殖对虾主要种类的优缺点
1)中国明对虾:个体大,可食比例高,国际市场销路较广,售价好;生长快,一般养殖条件下,3.5-4个月可以达到12厘米,20克以上;亲虾可人工培育或天然捕捞,大量培育苗种正常情况下不潜沙,收虾简便易行。
缺点:高蛋白饲料,对植物饲料利用较低;壳薄,不耐捉拿;不耐干运,不适宜出售活虾;北方种,对高温适应能力低;雌雄大小差异大
2)斑节对虾:体大、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抗病力较强、养殖周期短、耐干性较强、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是东南亚国家目前对虾养殖的主要对象。
3)墨吉明对虾:优点:个体大、壳薄;生长快;亲虾可人工培育;饲料蛋白40%;排水收虾。 缺点:在高盐20-30生长好;狭温暖水种,主要分布两广;雌雄个体差别大;不耐干运;抗病力差
4)日本囊对虾: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适合盐度较高地区养殖,耐低温、耐干能力强,适合鲜活出售,售价较高,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养殖对象。
优点:1、个体大、肌肉肥硕、体色艳丽、肉质鲜美,可鲜食。2、较能耐低温亲虾易捕捞,易繁殖(汕头、台湾种和北部湾种);广温;耐干运;饲料蛋白60%;生长速度慢;高盐15-30,低于7大量死亡;昼伏夜出,夜间投饵。
5)长毛明对虾:优点:个体大,壳薄;生长快;亲虾可人工培育;比墨吉对虾耐低温(福建、台湾和两广沿海);排水收虾。缺点:要求高盐和高溶氧才能生长好;个体小,很难养成大规格;不耐干运;抗病力差。 6)短沟对虾:优点:个体大,价格好;人工生产种苗容易; 缺点:难养殖,池塘生长慢,抗病力差,对低温耐力差。
7)刀额新对虾和近缘新对虾:潜沙,个体差别大,适合鱼虾混养,但是产量低,个体小,易发病。
8)凡纳滨对虾:广温、盐,适宜淡水区养殖,盐度2-40,最适合10-20,温度15-40 ℃ ,最适合20-30 ℃ ,18 ℃停饲,9 ℃冻死;适合高密度工厂化养殖,高产,可达5000斤/亩以上;饲料系数低;比较不耐干运,一般冬季可干运,其他季节一般冻虾,大量出口。 凡纳滨对虾种质下降原因分析
1)亲虾未进行严格的选育;2)与环境有关的因素;3)亲虾的营养问题;4)凡纳滨对虾亲虾的质量和培育技术,5)劣质虾苗冲击虾苗市场 9)细角滨对虾
凡纳滨对虾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的培育
1、溞状幼体的培育:ZI开始摄食,当池水中出现ZI时,开始投饵,投喂角毛藻或骨条藻(200目筛绢滤过),使其在水中的浓度达10×10~15×10细胞/ml,投喂3次~6次/d。ZI16h后加投微粒饵料(如虾片)(250目~300目筛绢袋搓洗)0.2g~0.5g/m ,投喂4次~6次/d。
微弱充气,水温28℃~31℃,光照强度200lx以下。
ZII、ZIII摄食量增大,投喂角毛藻或骨条藻(150目~120目筛绢滤过),使其在水中的浓度达10×10~15×10细胞/mL,投喂3次~6次/d。投喂虾片(250目~200目筛绢袋搓洗)0.5g~0.8g/m和微囊饵料(B.P)0.2g~0.3g/m ,投喂6次/d。充气量适当加大,呈微波状,水温28℃~31℃,光照强度200lx以下。
2、糠虾幼体的培育:投喂角毛藻或骨条藻,使其在水中的浓度达10×10~15×10细胞/mL,投喂3次~6次/d。投喂虾片(150目~120目筛绢袋搓洗)0.8g~1.5g/m和B.P0.3g~0.5g/m,投喂6次/d。MIII时加投卤虫无节幼体20个/d·尾,分3~6次投喂。充气量适当加大,呈弱沸腾状,水温28℃~31.5℃,光照强度200lx~1500lx。
3、仔虾的培育:P1~P4投喂角毛藻或骨条藻,使其在水中的浓度达10×10~2×10细胞/mL,投喂3次~2次/d。投喂虾片(100目~80目筛绢袋搓洗)l.5g~1.0g/m和BP0.3g~0.1g/m,投喂6次/d。投喂卤虫无节幼体50个~100个/d·尾,
25
3
3
4
4
3
3
4
4
3
3
4
4
3
4
4
虾蟹增养殖学
分6次投喂。充气量适当加大,呈沸腾状,水温28℃~32℃,光照强度200lx~2000lx。P5以后,不投喂藻类和BP,投喂虾片(80目~60目筛绢袋搓洗)1g~2g/m3,投喂6次/d。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00个~200个/d·尾,分6次投喂。充气量适当加大,呈沸腾状,水温28℃~32℃,光照强度200lx~20000lx。 3)日投饵量的确定
A、定期估测虾池中对虾的存活量
① 目测法② 网框测定法③ 拖网测定法④ 旋网测定法 B、计算实际日投饵量
C、调整投饵量:投饵后根据对虾摄食和生长情况及环境条件等来调节投饵量,胃饱满程度通常分为四级:空胃──胃内完全没有食物;残胃──胃含物不足整个胃部25%;半胃──胃内食物占50%;饱胃──胃内充满食物,胃壁膨胀。 ① 根据摄食速度进行调整。如投喂后1.5小时有70%以上的对虾达半胃或饱胃,虾又没有群游觅食,说明投饵适量;如所投饲料很快摄食完,虾池虾还大量群游,空胃、残胃超过30%时,说明投饵不足。反之,如有剩存饲料,说明投饵过量,应适当减少。② 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养虾前期对虾日平均增长0.13~0.16厘米(中间培育池对虾生长速度一般要比直接投苗的对虾生长慢些);中期0.08~0.10厘米;后期0.06~0.08厘米,如达不到上述标准,虾体与水环境又无问题时,可能由于投饵不足引起的生长缓慢,应加大投饵量。④观察饲料台中的饲料情况进行调整。每次投饲料时,每个饲料台均应放饲料,所放饲料重量,是当次投饲总量的1~2%左右。D、投饵次数和时间:根据季节、天气和虾体大小灵活掌握。一般每天投饵4次为宜,时间为6:00时、10:00时、18:00时、24:00时,各次投饵量分别占日投饵量的30%、20%、30%、20%。E、合理科学投饵 四定:定时\\定量\\定点\\定质
7:00 :30%;11:00:10%;18:00:40%;23:00:20%
F、投饵原则:应坚持勤投、少投,傍晚、清晨多投;大量蜕皮时减少甚至停止投饵,隔一天后再增加投饵;风和日暖、天气晴朗时多投;水质良好、生长缓慢、无病害时多投;池塘内争食生物较多时多投;腐败变质和劣质饲料不投;水温超过32 ℃以上时少投;水质不好时少投;强风暴雨来临时不投或少投;出现病害时不投。 5 禁用渔药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渔药。1氯霉素。2 呋喃唑酮。3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和吡啶基醋酸汞。4锥虫胂胺。5五氯酚钠。6孔雀石绿。7杀虫脒双甲脒。8林丹、毒杀芬。9甲基睾丸酮、已烯雌酚。10甲基睾丸酮。11酒石酸锑钾。12喹乙醇。 虾池的综合养殖技术
一)混养种类的条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饲料上与对虾无竞争,混养摄食浮游生物的品种最为理想,其次是混养能捕食对虾不能利用的一些较大底栖动物的品种。(2)为充分利用池塘水层,混养中上层的鱼类或吊养贝类较理想,埋栖贝类与对虾在溶解氧上有竞争。(3)与对虾无敌对关系,不会相互或单方向捕食。(4)能适应不同类型的池塘条件,应根据温度、盐度和底质条件选择适宜的混养种类。(5)生长快,当年能达到样品规格,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中间培育:(1)目的:针对养殖前期容易发病,以及大小分化等问题,进行强化和淘汰弱小苗。中间培育,可以减少携带病毒的虾苗对养殖的危害,一般中间培育时间为20~40天,使其体长达到3~5cm,提高后续养殖效益。
1)土池培育:在较大的养殖场,一般选择养虾池总数10%~20%的养虾池做中间培育池。池塘要切进排水方便,能够排空池水,以便能收净虾苗。经清池,培养饵料生物后放入虾苗,一般放苗10~20万尾/亩。2)塑料温棚培育:多用于培养早期虾苗,由于大棚内水温高,促进了虾苗早期生长,有利于养殖大规格对虾,也可用于二造养殖培育早批虾苗。为了充分发挥大棚的作用,还可在大棚内增设充气设施,连续充气,培养密度可以增大至每立方米放养1000尾左右。3)网箱或围网培育:在养成池内设置网箱进行中间培育的方式,仅适合短期的暂养。还有人在养成池内用40~60目网围一小池作
26
虾蟹增养殖学
暂养池,或在养成池内拦网暂养,这两种方法暂养后不能精确计数,但操作简便,使用较为普遍。4)高位池培育:一般标粗池0.06~0.2hm,放养密度750~1500万尾/hm,标粗时间20~30d,规格3~5cm,凡纳滨对虾饵料系数为0.7左右,成活率一般50~90%,平均70%以上。然后分苗至正常池养殖。5)工厂化温棚培育:工厂化中间暂养池规格如下:长、宽、高分别为15m,15m,1.5m,墙壁厚度为24cm,池底密布气石,约1个/m。采用罗茨鼓风机充气供氧。上面用钢丝绳或用木桩搭成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上覆盖0.03cm厚的农用塑料薄膜,起到保温的作用。两端开有通气门便于对流和通风,一般培育密度为每立方米放养1.5万~2.0万。经过20~30天左右的培育,便可收苗分养。
(3)分苗:经中间培育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应适时分苗,尽量做到每池中分到的虾苗规格基本一致,便于养成管理。 投饵量调整:
根据水体浮游生物量和种类不同进行调整。水体桡足类和枝角类等浮游动物数量较多时,可适当减少投饵量,浮游动物数量少时可适当增加投饵量。根据气候变化调整。有寒流侵袭,气温较低可可适当减少投饵量,气温较高可适当增加投饵量。台风、暴雨来临时可不投或少投。根据养殖水体盐度、对虾生长速度进行进行调整。养殖水体盐度高,可适当减少投饵量,在河口、港湾或陆地养殖水体盐度低,可适当增加投饵量。根据对虾成活率进行调整。对虾成活率高可适当增加投饵量,对虾成活率低需要适当减少投饵量。酌情饥饿控食 。每周停喂1-2餐、天气变化、蜕壳期和水质、底质异常时不投喂。选用优质饵料。根据对虾生长速度进行调整。对虾生长快可以适当增加投饵,生长慢适当减少投喂量。 不同养殖品种根据营养需要进行调整
日常管理:
养虾技术人员每天早、中、晚三次巡塘,对以下指标进行观测并登记入养殖记录本。(1)每天早、晚测定的气温、水温、盐度、pH、水色、透明度等,以及每周测定的DO、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水质情况。(2) 观察中央排污口是否漏水。(3) 观察对虾活动分布情况。(4)掌握对虾生长及摄食情况,每个养殖池投放2~3个饲料观测网,在投料1-1.5h观察对虾的肠胃饱满及所剩饲料情况。(5)定期测定对虾的体长和体重,定期估测池内存虾数及生长情况,以便于即时调整不同型号的对虾饲料。(6)定期取样检测浮游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养殖水体中的有益藻相,防止有害浮游生物的生长。(7)敌害生物的防除。 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是一种大型DNA病毒,在甲壳动物的虾蟹类中有广泛的宿主,中国明对虾、长毛明对虾、墨吉明对虾、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和印度明对虾等养殖对虾产生严重的致死性感染。感染后的对虾,甲壳内表面出现0.5~2 mm大小的白色斑点,甲壳容易剥离,此外还有体色微红,摄食减少或不摄食,空胃,活动力减弱等症状。病变组织光镜病理学检查可见典型的细胞核肿大和嗜两性着染病变。 WSSV的传播途径:
对虾与其它众多的WSSV宿主之间存在食物链的关系,而WSSV通过摄食和水体传播给对虾,因此WSSV的水平传播普遍存在。
WSSV的暴发与理化因子的关系:一方面与对虾个体大小有关,而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受水体理化因子和大的气候影响。 对虾WSS的预防控制策略:
1、消除生产中垂直传播的传染源;2、切断WSSV垂直传播的传染途径;3、福尔马林浸泡法;4、消除WSSV的水平传播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五、开展对虾养殖业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1、水(传统理解为水的量的问题,现在理解是水质的问题。包括海水、淡水、地下水资源、海区情况)。2、苗种问题:
27
2
2
2
虾蟹增养殖学
量和质两个方面问题3、饲料问题(量和质的问题);4、基础设施问题;5、产品销路问题;6、资金问题;7、技术力量;8、管理问题;9、当地治安状况。 六、简述对虾养殖品种的选择标准。
1)食品价值:对虾类的食品价值,一般表现为肉味好,个体大,甲壳薄,可食部分(腹部)比例高,和色泽鲜艳等部分,国内外市场价格可视为该种虾的食品价格的综合反映。
2)生产性能:单位产量、产值,主要取决于各种虾的生长速度,是否适合密养,食性,对饲料质量的要求和饲料转换效率以及养殖期的长短等。3)适应能力,包括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范围,抗病力,是否适合干运;4)苗种来源;5)抗病能力。
七、凡纳滨对虾为何能成为对虾养殖的主导品种?
1、优点:广温、盐,适宜淡水区养殖,盐度2-40,最适合10-20,温度15-40 ℃ ,最适合20-30 ℃ ,18 ℃停饲,9 ℃冻死;蛋白质要求低,最低25%;适合高密度工厂化养殖,高产,可达5000kg/亩以上;饲料系数低; 2、缺点:比较不耐干运,一般冬季可干运,其他季节一般冻虾,大量出口。 八、对虾的主要敌害生物及其危害。
致病性生物、携带病原的生物(与对虾争食饵料,并在对虾蜕壳期间危及其生命安全)、竞争性生物、捕食性生物、其他有害生物(夜光虫、甲藻、裸甲藻、水母等有害类群的大量繁殖也是虾池内可能出现的患害)。 九、常见的清塘药物的作用。
(1)生石灰每亩100―150公斤或漂白粉30―50ppm(有效氯30%左右),漂白精含有效氯60―65%。二氯异氰脲酸钠含有效氯60%,三氯异氰脲酸钠含有效氯达80%。在清池时按有效氯浓度与漂白粉折算。(2)茶仔饼含10―15%茶皂素,清塘15―20ppm,养殖过程中使用5―15ppm。(3)敌百虫1―2.5ppm。 (4)五氯酸钠0.5―1ppm可杀死鱼类,放苗前1―4ppm。(5)杀灭菊酯,一般用量为0.1―0.3ppm。 (6)鱼藤制剂,用量为1ppm 十、简述南方高位精养虾池的具体清理措施。
除害—收虾后,虾池进水,用消毒剂如日常常用有生石灰、漂粉精等对虾池进行消毒。 晒—虾收获后先将水排干,曝晒至池底干,呈龟裂状或沙土变白。 搬—人工搬去池底表层沙土和污染物。
冲—用人工高压水枪冲洗干净(至池沙变白),有时收虾后可以先冲池,后搬污染物。
翻—用人工或牛或拖拉机翻耕20厘米左右的深度,注意不要破坏防渗漏塑料薄膜,以免渗漏过大,造成养殖成本过大,甚至造成养殖失败。
晒—日光曝晒至龟裂状或沙土变白。
通过上述六个步骤,可以消除池中的病原生物,明显改善虾池有机底质负载,改善养殖水体的环境。 十一、简述肥水的作用。
1)对虾提供优质的饲料(2)节约饲料,30厘米的透明度,每亩2万尾1cm左右的凡纳滨对虾或万尾1cm左右的斑节对虾,25-30天不用投饵。(3)遮蔽池底,避免有害藻类的生长。(4)增加氧气。光合作用91.3-100%,大气扩散作用仅占5.3-7.8%(5)预防虾病的发生 十二、如何选择优质虾苗
(1)虾苗的规格(虾苗以较大者为佳,但并非越大越好,斑节对虾虾苗以1.2~1.3厘米为佳。一般高温时放苗适当小些,低温放苗适当大些,便于提高成活率。)
(2)虾苗的体质(健康苗身体半透明、体色正常、肌肉饱满、粗壮;弱苗身体较细,体色 发红或腹部白浊)。
(3)育苗池内虾苗的密度(在育苗池内虾苗密度较大,每立方米至少在8~10万尾以上,
28
虾蟹增养殖学
密度较稀者表明可能曾经发过病)。
(4)池底情况 (5)育苗期水温控制情况(6)进行检疫 (7)选择同一家系的后代(8)选择SPF或SPR的虾苗 十三、放苗应注意的事项。
(1)放苗时间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最好是在早晨6~9时或傍晚放苗。若有风,应在池水较深的上风处放苗,切忌迎风放苗。同时也要避免在浅水处或闸门附近放苗。
(2)同一养殖池最好放同一批孵化培育的虾苗,以便保持虾苗大小差异不大,最好一次放足。
(3)在投放虾苗之前最好对虾苗进行一次准确计数,这样可以准确掌握放苗量,为今后的饲养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4)放苗当天可少量进水或开动增氧机以增加溶氧。池水溶解氧在4 毫克/升以上。 (5)虾苗放入养成池后,观察有无死亡和异常现象。
(6)放苗时,先解开袋口,让水慢慢进入袋内,再提起袋角,让虾苗自然游到塘中。切忌在未打开袋口时将整袋虾苗倒出。
(7)放苗后留出100~200尾放在池中的一个小网箱中,观察一周,计算其成活率,了解整批次虾苗的存活数。 十四、简述虾苗中间培育的优缺点。
优点:(1)一般中间培育池的面积较小,便于彻底清池除害,精养细喂,使虾苗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度过生命脆弱的仔虾期,提高仔虾的成活率。由于幼虾期的成活率稳定,使养成期能较准确地掌握存虾数量便于准确投饵。2)可以集中投饵,提高仔虾期的饵料利用率。
(3)中间培育可以使养成池的饵料生物有较长的繁殖生长期,更好地发挥天然生产力的作用。进行多茬养殖时,可节省养成时间,提高养成池周转率。(4)经中间培育的虾苗规格较大,对环境适应性和避敌害能力增强,养成过程中的成活率高,一般可达80%以上。(5)通过中间培育可准确掌握养成池中对虾的数量,便于精确地计算投饵,提高饵料利用率。(6)由于减少了在养成池中的时间, 也减少了对养成池的污染。养成期水环境好,有利于养成期对虾的生长,还可减少养成期间对虾的发病率。(7)可以利用中间培育,使双季养殖的第一季虾收获和第二季虾入池的时间得到调节,利用时间差做到合理地衔接而避免时间的冲突。
缺点:(1)由于中间培育虾苗密度较大,在此期间虾苗的生长速度慢于直接放养的虾苗。(2)由于暂养密度过大,增加了虾苗自残的机会,会造成一定的损失。(3)暂养条件下,溶解氧相对较低,容易使细菌、病毒滋生,使养成生产存在潜在危机。(4)虾苗分池过程较为繁琐,并且分苗时由于收苗、计数及搬运对虾苗会有一定的伤害,甚至放苗后很快发病而使养成失败。近年来,也有许多单位放弃中间培育,采取直接放养虾苗养成的方法。 十五、虾苗中间培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中间培育有土池培育、塑料大棚培育和网箱培育等多种方法。 (1)土池培育
在较大的养殖场,一般选择养虾池总数10%~20%的养虾池做中间培育池。池塘要切进排水方便,能够排空池水,以便能收净虾苗。经清池,培养饵料生物后放入虾苗,一般每666.7米放苗10~20万尾。 (2)塑料大棚培育
多用于培养早期虾苗,由于大棚内水温高,促进了虾苗早期生长,有利于养殖大规格对虾,也可用于二造养殖培育早批虾苗。为了充分发挥大棚的作用,还可在大棚内增设充气设施,连续充气,培养密度可以增大至每立方米放养1000尾左右。 (3)网箱或围网培育
在养成池内设置网箱,将虾苗放入其中暂养,但是由于虾苗具有摄食底栖动物的习性,网箱内不能满足其要求,虾苗生长速度及成活率均不及土池,仅适合短期的暂养。
还有人在养成池内用40一60目网围一小池作暂养池,或在养成池内拦网暂养,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因养成池也存有海水,
29
2
虾蟹增养殖学
只能打开出口让虾苗游入养成池,达不到重新计数的目的。 (4)高位池培育
一般标粗池0.06~0.2 公顷,放养密度750~1500万尾/公顷,标粗时间20~30天,规格3~5厘米,饵料系数为0.7左右,成活率一般50~90%,平均70%以上。然后分苗至正常池养殖,一般养殖时间60~90天,规格可达50~70尾/千克,饵料系数0.9~1.2,平均1.0左右,第二阶段养成期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
一般高盐区,淡水资源不丰富,分苗密度以60万~75万/公顷为宜,单产7500 千克/公顷以上,淡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分苗密度可适当加大。 (5)工厂化温棚培育
工厂化中间暂养池规格如下:长、宽、高分别为15米,15米,1.5米,墙壁厚度为24厘米,池底密布气石,约1个/m2。采用罗茨鼓风机充气供氧。上面用钢丝绳或用木桩搭成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上覆盖0.03厘米厚的农用塑料薄膜,起到保温的作用。两端开有通气门便于对流和通风,一般培育密度为每立方米放养1.5万~2.0万。
虾苗的中间培育,由于放苗密度大,一般虾苗入池后开始投饵,以促进虾苗的快速生长。常用的饵料有仔虾配合饲料、虾片和卤虫等。
经过20~30天左右的培育,便可收苗分养,一般采用排水法和电网收苗,注意每次收苗的重量和运输时间,确保对虾入池的成活率。收起的苗采用干量法计数。 十六、虾苗中间培育分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标粗时间20-30天,规格3-5厘米; 2)分苗时认真填写分苗记录卡。
3)子母塘水温差别不超过3度,盐度不超3‰。分苗前一天用母塘虾苗试子塘水。判定能否分苗。 4)分苗前母塘须经2~3次以上添换水处理,对虾苗进行适应性锻炼
5)中间培育池发病期间严禁分池,应首先控制病害,稳定5-7天后方可进行分池。建议分苗前、后,母塘及子塘都要内服氟笨尼考、维生素C、大蒜素等提高对虾免疫力,时间5-7天。
6)分苗时间一般高温期选择上半夜,低温期选择在白天,分苗时气温与水温相差不能超过5℃。 7)分苗工具网尽可能采用手推网,不用拉网,且不开电。每网起捕数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缺氧。 8)运输方式尽量采用干运法,筐内虾厚度不超过10厘米。 9)运输时间从起网到下塘后时间不超过10min。 10)干运法采用车拉人端方式,减少颠簸。
11)标粗苗的分级,视规格采用相应网目进行分级分苗,淘汰标粗塘塘底苗。比例视实际情况而定。 一、简述对虾人工配合饲料的判定标准。
①营养全面、均衡,符合不同生长阶段个体正常生长的需要; ②粒度合适,颗粒密实,光洁度高,均匀一致,粉化率低;
③水中稳定性好,30分钟内松软且3小时内不溃散(值得强调的是,目前对虾养殖业者和饲料生产商都十分注重虾料水中稳定性这一硬指标,而上提升到感官的第一位,只关心饲料颗粒水中物理完整性质没有考虑到饲料中营养物质在水中的溶失问题);
④鲜度具有较强的诱食性;⑤安全卫生,对环境和健康无任何有害影响;⑥饲料系数低;⑦不易被污染等。 二、虾池中对虾的存活量的常见估计方法。
① 目测法 ② 网框测定法 ③ 拖网测定法 ④ 旋网测定法 三、如何合理调节投饵量。 ① 根据摄食速度进行调整。
30
虾蟹增养殖学
② 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③根据环境条件进行调节(环境条件较好时多投,环境条件较差时少投) ④观察饲料台中的饲料情况进行调整。 四、饲料投喂的原则。
1、应坚持勤投、少投,傍晚、清晨多投;2、大量蜕皮时减少甚至停止投饵,隔一天后再增加投饵;3、风和日暖、天气晴朗时多投;4、水质良好、生长缓慢、无病害时多投;5、池塘内争食生物较多时多投;6、腐败变质和劣质饲料不投;7、水温超过32 ℃以上时少投;8、水质不好时少投;9、强风暴雨来临时不投或少投;出现病害时不投。10、投饵中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如阴雨天、水质较差时,尤其是高温期,应控制投饵量,尽力减少残存饲料,以防池底污染加重,防止病害的暴发。
一、简述对虾育苗的基本设施。
主要设施有亲虾越冬池、亲虾培育室、育苗室、植物饵料培养池、动物饵料(卤虫)培育室、以及供气、供热、供水、供电系统。
如果在河口地区进行海水人工育苗,还需建造蓄卤水池、海水调配室及海水净化装置等。 亲虾培育和幼体生产车间
亲虾培育室:要求调光、保温、防雨、通风。采用土木结构,房顶部为石棉瓦或水泥倒制,墙四周设一定量的窗户,有利于通风和调光,窗户设窗帘以调节光线。
育苗室:对虾育苗早期易受冷空气的影响,中、后期在南方易受暴雨影响,故需建育苗室,进行室内育苗。 饵料培育池:包括植物性饵料培养室、动物性饵料培养室及卤虫孵化间,各个室均应是独立的生产间。 供水系统:该系统包括蓄水池、沉淀池、高位水塔、沙滤池、水泵和进排水管道等。
充气设备:充气对于育苗有多方面的意义,是工厂化育苗不可缺少的条件。充气系统包括充气机、送气管道、散气石或散气管。
增温设施:控温是对虾育苗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增温的方法有:(1)锅炉增温,电热器、工厂余热和地热水等增温 一、简述常见的物理处理育苗用水的方法。
1、沉淀:{1自然沉淀(水深2.5 m;暗光处理 2-3天)2混凝沉淀}2、机械过滤法 3、暴气(时间:1-2 d 作用:使还原性物质氧化;消除NH3-N,H2S,增加水中O2。) 4、吸附作用 5、泡沫分离作用(技术) 6、磁分离技术 7、紫外线处理 8、超声波 二、简述常见的化学处理育苗用水的方法
1、有效氯10-20ppm,保持暗光,充气30 min,处理8-12 h;2、去余氯( 2Na2S2O3+Cl2----2NaCl+Na2S4O6);3、余氯检测(1 N HCl或1 N H2SO4;0.1N的KI,1% 的淀粉水样150 ml,1ml的HCl,1ml的KI,1ml的淀粉)。 一、简述中国明对虾亲虾人工越冬技术。
(1)锅炉加温越冬 利用现有的育苗室、越冬室用锅炉加温越冬。这种方法较普遍,但成本偏高。(2)利用地热水越冬 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温度、盐度调配,此方法可降低燃料消耗。(3)利用塑料大棚越冬 采用地上或地下、半地下等各种技术措施,提高越冬室气温,节省能源并解决亲虾越冬对水温的要求。一些单位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成功。
二、简述对虾亲虾培育技术流程。
(1)亲虾暂养 (2)亲虾催熟培育(3)切除眼柄(4)培育环境要求 (温度、控光、充气、换水与清污、饵料投喂)(5)交配(6)亲虾产卵
一、简述对虾幼体培育的水质控制方法。
1、适量投饵(在育苗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做到既充足,又不浪费)。
31
虾蟹增养殖学
2、适量换水(目前的做法是,溞状幼体期添加水,每次20cm或一次加满水,糠虾期视情况换水,仔虾期换水1~3次,每次换水30%~60%)。
3、保持一定浓度的单胞藻(不同时期单胞藻的浓度要求不同,但并非多多益善,若藻类过多,老化死亡,反过来会败坏水质)。4、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5、合理使用药物 二、简述卤虫的孵化和使用技术流程。
孵化准备 :1、用干净的容器做孵化设备; 2、在容器的上部需设置光源; 3、安装充气管在容器的底部充气; 4、加入已过滤好的15-35‰的海水,也可使用消毒过的海水,其盐度以18‰为最佳。
孵化条件: 1、温度:28-30℃; 2、pH:8.0-9.0; 3、充气:足量的气泡使丰年虫卵保持能悬浮在海水中; 4、光照:海水表面为2000lux左右; 5、温度:1.5-2.0克卵/升水体。
孵化收集: 1、孵化24小时以后; 2、停止充气 3、用黑布覆盖孵化容器的表面(遮光); 4、静置10分钟后将沉在容器底部的丰年虫无节幼体虹吸出来,可再静置10分钟,收集缸中剩余的无节幼体。
保存方法:1、保存在温度0℃-10℃的干燥避光的地方; 2、打开包装罐的产品应尽早使用; 3、长期保存请置于冷库 三、简述斑节对虾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的培育技术。 1、溞状幼体的培育技术
ZI开始摄食,当池水中出现ZI时,开始投饵,投喂角毛藻或骨条藻(200目筛绢滤过),使其在水中的浓度达10×10~15×10细胞/ml,投喂3次~6次/d。ZI16h后加投微粒饵料(如虾片)(250目~300目筛绢袋搓洗)0.2g~0.5g/m ,投喂4次~6次/d。
微弱充气,水温28℃~31℃,光照强度200lx以下。
ZII、ZIII摄食量增大,投喂角毛藻或骨条藻(150目~120目筛绢滤过),使其在水中的浓度达10×10~15×10细胞/mL,投喂3次~6次/d。
投喂虾片(250目~200目筛绢袋搓洗)0.5g~0.8g/m和微囊饵料(B.P)0.2g~0.3g/m ,投喂6次/d。充气量适当加大,呈微波状,水温28℃~31℃,光照强度200lx以下。 2、糠虾幼体的培育技术
投喂角毛藻或骨条藻,使其在水中的浓度达10×10~15×10细胞/mL,投喂3次~6次/d。投喂虾片(150目~120目筛绢袋搓洗)0.8g~1.5g/m和B.P0.3g~0.5g/m,投喂6次/d。
MIII时加投卤虫无节幼体20个/d·尾,分3~6次投喂。充气量适当加大,呈弱沸腾状,水温28℃~31.5℃,光照强度200lx~1500lx。 3、仔虾的培育技术
P1~P4投喂角毛藻或骨条藻,使其在水中的浓度达10×10~2×10细胞/mL,投喂3次~2次/d。投喂虾片(100目~80目筛绢袋搓洗)l.5g~1.0g/m和BP0.3g~0.1g/m,投喂6次/d。投喂卤虫无节幼体50个~100个/d·尾,分6次投喂。充气量适当加大,呈沸腾状,水温28℃~32℃,光照强度200lx~2000lx。
P5以后,不投喂藻类和BP,投喂虾片(80目~60目筛绢袋搓洗)1g~2g/m3,投喂6次/d。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00个~200个/d·尾,分6次投喂。充气量适当加大,呈沸腾状,水温28℃~32℃,光照强度200lx~20000lx。 四、简述凡纳滨对虾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的培育技术。
ZI~ZIII投喂骨条藻、角毛藻等单胞藻3次/d~6次/d,每次投喂使其在苗池水中的密度达10×10cell/mL~20×10cell/mL;投喂配合饵料6次/d,每次0.5g/m~1.2g/m。
MI~MIII投喂骨条藻、角毛藻等单胞藻3次/d~6次/d,每次投喂使其在苗池水中的密度达10×10 cell/mL~20×10cell/mL;投喂配合饵料6次/d,每次1.2g/m~2.5g/m ;每尾对虾幼体投喂卤虫无节幼体6个/d~20个/d,分3次~6次投喂。
32
4
3
3
4
4
3
3
4
3
3
4
4
3
3
4
4
3
3
4
4
4
3
4
虾蟹增养殖学
P1~P4可投喂骨条藻、角毛藻等单胞藻2次/d~3次/d,每次投喂使其在苗池水中的密度达2× 10 cell/mL~10×10 cell/mL;P1~P12投喂配合饵料6次/d,每次2.5g/m~4.0g/m,每尾对虾幼体投喂卤虫无节幼体20个/d~100个/d,分3次~6次投喂。
一、试述日本沼虾的生物学习性。 1、生活习性 2、食性与生长
1)食性: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
2)生长:一般5~6月孵出的虾苗,约经45天生长,体长可达3,性腺开始成熟,至当年10月,雄虾一般可达3~5。 3、繁殖(产卵期4~9月,盛期6~7月,适宜水温18~28 ℃ 。亲虾产卵及孵化期间,最适温度为26~28℃。幼体培育期间,前期以28~29℃最适宜,后期以30~32℃最适宜。成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水温降至14℃以下时进入越冬期。) 二、日本沼虾养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其主要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1、池塘养虾 2、网箱养虾 3、鱼虾混养 中国养殖对虾主要种类的优缺点
中国明对虾俗 称:黄渤海对虾、明虾、对虾。
优点:1.个体大,可食比例高;2.生长快;3.广温、盐种,(幼虾期接近正常海水生活较好);4.亲虾可人工培育或天然捕捞,大量培育苗种;5.正常情况下不潜沙,收虾简便易行。
缺点:1.高蛋白饲料,对植物饲料利用较低;2.壳薄,不耐捉拿;3.不耐干运,不适宜出售活虾;4.北方种,对高温适应能力低;5.雌雄大小差异大。
斑节对虾俗称草虾、鬼虾、花虾、斑纹虾、黑虾等,世界粮农组织称之为虎虾,日本则称之为牛虾。
优点:1.斑节对虾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个体大,生长很快。2.对底质选择性较少,喜底栖在沙泥或泥沙底质;3.斑节对虾属广盐性虾类,在生长过程中盐度低生长快。4.斑节对虾离水后的耐受能力较强;5.斑节对虾属杂食偏动物性食性,食谱范围广,对植物性蛋白质的利用率比其他虾类高。 缺点:斑节对虾对低温变化较敏感;
日本囊对虾:1.亲虾易捕捞,易繁殖(汕头、台湾种和北部湾种);2.广温;3.耐干运;4.饲料蛋白50-60%;5.生长速度慢;6.高盐15-30,低于7大量死亡;7.潜沙,昼伏夜出,夜间投饵。
凡纳滨对虾:它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抗病能力强,饲料蛋白需求量低和易于集约化养殖等特点。比较不耐干运,一般冬季可干运,其他季节一般冻虾,大量出口。
3、对虾的幼体发育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生态特点?
对虾的幼体阶段有无节幼体阶段、蚤状幼体阶段和糖虾幼体阶段及仔虾,其中无节幼体分6期,蚤状幼体分3期,糖虾幼体分3期,仔虾以日龄分期。
无节幼体身体不分节,以卵黄为营养,不摄食,有明显的趋光性。
蚤状幼体开始摄食小型浮游植物,捕食能力差,有明显的趋光性,常在体后拖一条长长的粪便。 糖虾幼体的活动能力增强,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在水中的中上层活动,水中呈倒立态。 仔虾初期浮游生活,后期转入底栖,摄食小型浮游或底栖动物。仔虾后期可水平运动。
**投饵量的确定?
1.根据虾池内虾的数量和平均体重计算日投饵量
(1)虾池内对虾数量的测定 根据虾池面积进行多点取样,方形池可在四边中部各取一网,池的中部取四网,由捕到虾的总数,利用如下公式,求出全池虾的数量。
33
3
3
4
4
虾蟹增养殖学
全池虾尾粉=捕虾总数×虾池面积(平方米)/K×网口面积(平方米)×撒网次数 K为网口收缩系数,随水深而增大;1米水深其值为2,2米水深其值为3。 (2)虾池对虾平均体重的测定 可用小吊网或定置网进行测定,其计算公式是: 虾平均体重=入网虾总重量/入网虾尾数
为使测算的数值准确,小吊网取样应不少于4个点,定置网取样应不少于2个点,根据各次取样计算出平均值。 (3)根据池虾尾数和平均体重计算出池虾总重量 其计算公式是: 池虾总重量=池虾平均体重×池虾尾数
(4)根据池虾平均体重和总重量确定日投饵量 一般情况下,虾体重1—5克,投以总重量的7%—10%;虾体重5-10克,投以总重量的4%—7%,虾体重10—20克,投以总重量的3%—4%。上述日投饵量,均指人工配合饲料的干重。如果投喂鲜活饲料,可把鲜活饲料折算为干重量,折算比率为:蓝蛤、寻氏肌蛤为6:1;四角蛤蜊、鸭嘴蛤、楔形斧蛤为8:1;杂鱼虾为3:1。
2.根据池虾摄食情况调整日投饵量
饲料投放后,认真观察摄食情况。如果饲料很快被虾吃光,说明所投饲料不足。在虾池环境条件正常的情况下,投饵后1小时,如有2/3以上的虾达到饱胃和半饱胃,说明投饵量充足;如投饵后1.5小时,没有残饵,说明投饵量合理。如发现不足,应适当增加,反之应减少。 3.根据虾池环境条件调整日投饵量
包括水质和底质条件以及天气情况等。环境条件差,摄食量下降,应立即减少投饵量,查明原因;否则,残饵过多,污染水质。
4.根据池虾生长情况调整日投饵量
在环境条件一切正常下,若虾生长慢,说明投饵不足或饲料质量差,应及时调整。在池虾大量蜕壳和发生疾病时,应减少投饵量,防止投饵过剩。
对于上述各个方面应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出较为合理的日投饵量。
可持续健康养殖的技术流程
“健康养殖”的基本要求是科学饲养,通过改造、技术和管理措施,让养殖环境条件满足要求,既实现渔业高产,又减少疾病和污染的产生,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继续推进健康养殖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引导、鼓励企业和养殖户改善生产条件,优化生产环境;二是加快良种体系建设,提高良种覆盖率;三是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服务工作;四是推进养殖生产在合适的环境区域发展;五是鼓励和引导创办健康养殖示范场、示范区,起到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六是启动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推进健康养殖;七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宣传、普及和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方面的技术要求;八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各项工程和技术措施得以有效落实。
名词解释:
卵子消毒:用消毒药物对卵子进行消毒。
人造虾仁:以鱼糜为主要原料,加入虾提取物和香精制成风味和外观类似虾仁的海味食品。 人造水产:水产品生产模式的一种。
HACCP:无公害河蟹产品生产过程中实行的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
34
虾蟹增养殖学
大眼幼体:又第五期蚤状幼体变态而来,也称蟹苗,一对复眼着生于很长的眼柄末端。 扣蟹:子蟹经过120--150d饲养,培育成100--200只 \\ kg左右性腺未成熟的幼体。
养殖:在人工控制水域,通过对渔业对象进行投饵,施肥或利用天然饵料等方法,达到提高渔业产量的目的。
虾蟹增养殖:以增加水产资源为目的的研究经济虾蟹类生产,生长,繁殖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人为地满足这些条件措施,研究虾蟹类增养殖基础和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学科。 指示生物:对某一环境特征具有特征性指示的生物。
生殖洄游:为了生殖必须从生长,育肥的水体到适合繁育的水体去完成繁殖活动的过程。
自切:天然水域中,当受到强烈刺激或机械损伤或蜕壳受阻是,常发生丢弃肢足的现象,是长期适应环境而形成的一种保护本领。
生殖蜕壳:是从幼体到成体的一次蜕壳过程,蜕壳后不仅个体增大,而且副性征出现,性腺开始成熟。 外来物种:是指经自然或人为因素,从原生地传入到新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种。
人工放流:指将渔业对象苗种培育到一定规格,能独立生活,具有抵御敌害能力时,放入开放式水域使其自然繁殖生长,已达到资源再生的一种方式。
外封闭内循环的水循环模式:即在水质较差时不进水,通过虾池内的池水和进、排水渠道进行水循环,从而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改善虾场内部的水质环境。此种模式的养虾场在整体设计上,有别于以往的虾场结构,增加了蓄水池。 外来物种:是指经自然和人为因素,从原生地传入到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
增殖:在天然水域采用恢复、维持和增加等人为措施,促进渔业对象自然繁育、生长,补充群体数量。达到保护和扩大渔业生产的目的。
人工放流:指将虾蟹类苗种培育到一定规格,能独立生活,具有抵御敌害能力时,放入开放式水域使其自然生长发育和繁殖,以获得资源再生产的一种方式。
活性饵料:是指海水中天然生长或人工培养的微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Eg,单细胞藻类(骨条藻类,菱形藻,三角褐指藻,扁藻等),光合细菌,酵母菌,轮虫,卤虫幼体等。
2.非活性饵料:是指人工制做的饲料,也称为代用饵料。Eg虾片类,黑粒类,微粒类(车元,海草粉),微囊饲料(BP.,人工轮虫,高蛋白幼虾饲料,车元虾饲料,人工浮性微粒子等),蓝藻粉类(螺旋藻粉),增效剂类(育虾灵、育苗精、海肥素、碘射素、富鱼素等)
幼体分期
对虾:无节幼体(6期)-蚤状幼体(3期)-糠虾幼体(3期)-仔虾(8~10期) 沼虾:蚤状幼体(11期)-仔虾
蟹类:蚤状幼体(5期)-大眼幼体(1期)-幼蟹 龙虾:叶状幼体(11期)-后期幼体(1期)-幼虾 2、虾蟹类的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 3、虾蟹类鳃的类型:侧鳃;关节鳃;足鳃。 4、虾蟹类循环系统为开放式循环系统。(必考)
5、虾蟹类排泄系统:它的排泄器官:小颚腺(幼体)、触角腺(成体)。 6、蜕皮分为五个时期:蜕皮后期、后续期、蜕皮间期、蜕皮前期、蜕皮期。
8、四种生活史及代表(重点):一、完全河口区生活周期(例如新对虾属小型种类);二、近海偏好河口区生活周期(绝大部分对虾属);三、偏好近海高盐区生活周期(女神对虾属、鹰爪对虾属等);四、完全外海生活周期(似对虾属、洋对虾属等)
35
虾蟹增养殖学
9、日本对虾喜沙底;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喜泥底;刀额新对虾喜海草底质。 10、热、电、气应安排在育苗区的下风处,且它们的工作间尽量集中。
11、育苗用水的五个程序:一、沉淀与过滤;二、盐度的调整;三、pH值的调整;四、重金属的调控:五、海水的消毒。 12、在育苗用水处理中的重金属调控EDTA-2Na螯合剂螯合重金属浓度为4~6 x 10-6 13、眼柄摘除方法:切除法、挤压法、镊烫法。
14、水中产卵受精孵化(对虾)分为产卵池原池孵化和集卵移池孵化两种。 15、精荚的提取:解剖法、指压法、电击法(6~8V)、吸取法。
16、虾蟹类主要养成模式:一、粗放养殖:鱼塭养殖、人工生态系养殖、半蓄水养殖;二、池塘养殖:潮差纳排水、淡水添加、覆膜高位池、封闭式循环过滤养殖;三、工厂化养殖;四、网箱或围拦养殖;五、池塘综合养殖。 简述幼体培育阶段从哪一期开始投饵?饵料种类及投喂量。
在对虾的个体发育阶段,从蚤状幼体期开始投饵,蚤状幼体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可以投喂单胞藻,也可以每天投喂浓度为5×10%~10%的豆浆,分3~4次泼洒,从蚤II开始,除喂豆浆外,还可以喂蛋黄,一般每日每50万个幼体或每立方米水体每日喂1.2~1.8个蛋黄。
糠虾幼体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轮虫和卤虫的无节幼体都是其优质饵料。糠虾I期每天每尾糠虾投10个卤虫无节幼体,II~III期投30~40个。
仔虾期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贝肉末为主,投饵量P1~P4每天每尾分别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00、150、200、250个,而且仔虾期还可以喂冷的卤虫成体和小毛虾。 简述对虾亲虾培育技术流程。
(1)亲虾暂养(2)亲虾催熟培育1)亲虾催熟培育密度 2)雌、雄比例3)切除眼柄(4)培育环境要求 ①温度②控光③充气④换水与清污⑤饵料投喂(3)交配1)成熟亲虾的挑选 2)交配的光照要求 3)交配行为及注意事项(4)亲虾产卵1)产卵环境2)移放产卵亲虾3)产卵后的处理 简述对虾幼体培育的水质控制方法。
2、适量投饵2、适量换水3、保持一定浓度的单胞藻4、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5、合理使用药物
-4
-3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