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日本的物流成本管理发展历程
在日本,高层管理者开始重视物流是在1962年经营学者P·德拉卡在《好运》杂志上发表文章。文章说,物流是“经营的黑暗大陆”并把物流比喻为“降低成本的最后的处女地”。此后,在1970年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把他的著作《流通费》(光文社刊印)的副标题写作“不为人知的第三利润源泉”。从此,“第三利润源泉”的提法流传开来,人们取得“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这一共识。把由物流部门降低成本而得到的利润列为第三,是把销售部门提高销售额得到的利润作为第一,把生产部门降低成本所得利润作为第二来说的。降低物流成本乃是物流部门的传统课题,把物流管理的历史叫做降低成本的历史也绝非言过其实。日本的物流成本管理经历的几个阶段
神奈川大学的唐泽丰教授认为经历了下述4个阶段:
1)明确物流费用,从物流费用与销售金额比率的角度进行管理的阶段,即主要是定量地掌握物流费用的阶段。
2)采用物流预算制度,可以对物流费用的差异进行分析的阶段。
3)正式确定物流费用的基准值或标准值,使物流预算的提出或物流的管理有一个客观的、恰当的标准。
4)建立物流管理会计制度的阶段,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说明已到了容易搞成本模拟的阶段。
菊池康也(本书作者—译者注)认为物流成本管理经历了下述5个阶段: 1)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 2)物流成本核算(了解并解决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3)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标准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 4)物流收益评估(评估物流对企业效益的项献程度)。
5)物流盈亏分析(对物流系统的变化或改革做出模拟模型)。
现在日本多处于第三阶段,还没有达到第四阶段、第五阶段,物流部门还落后于销售和生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