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依据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 教学背景分析 (一)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是高一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起始课,如何上好第一课帮助学生铺平后面学习的道路尤为重要。因此本课不仅要讲好基本内容,还要展示课堂基本环节,帮助学生明白新高一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中外历史纲要(上)》一共十个单元29课,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部分。古代史部分四个单元15课,本课是古代史部分第一单元第一课。这是古代史开篇的第一课,这是一个新的教材体系的第一课,这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的第一课,因此本课地位对于奠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基础尤为重要。 (3)本课的课标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因此,了解重要的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研习各类文物和文献资料与中华文明起源、产生和发展的关系,阐明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是本课的重点。 (4)结合本课内容,我把本课讲述的线索整合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产生和发展”三个阶段。第一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讲述了从旧石器时代、新时期早中期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活动,从最早的制作石器到城市、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迈进了文明社会,因此这是中华文明的起源阶段;第二子目“从部落到国家”讲述传说时代早期国家形成和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国家的正式形成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因此这是中华文明的正式产生阶段;第三子目“商和西周”讲述甲骨文、青铜器和早期国家“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文字和金属冶炼等是文明最终形成的标志,因此这是中华文明的发展阶段。 (二) 学生情况分析 (1)本课讲述的时间是从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讲述到前771年西周的灭亡,是初中课本五课的内容,有相当部分的基础内容学生学过。但跟初中注重趣味性、故事性不同的是高中的侧重点是大时序小专题构建。所以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尽量避免知识点的重复,重心放在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线索,认识基本规律。 (2)作为高一历史起始课,又是一课时间跨度长、覆盖范围广、历史概念多的课,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考虑放慢速度,用两个课时完成也可以,帮助学生体会高一历史课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 1. 总体目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考古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与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2. 唯物史观:从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产生、发展的过程理解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生产工具和社会形态的变化体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从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制度的发展体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从学习商周奴隶的悲惨遭遇体会阶级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从课后练习中民本思想的产生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3. 时空观念:从制作本课大事年表的时间轴和历史分期,阅读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分布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夏朝中心区域示意图、商朝势力范围示意图和西周分封示意图等,学习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叙述说明史事,概括阶段特征。 4. 史料实证:通过课本的“历史纵横、史料阅读、问题探究”等栏目提供的丰富史料和课件补充的史料,1

引导学生获取历史信息、认识史料价值、探究历史问题。 5. 历史解释:通过“学思之窗”中关于启的继位的不同说法,分辨历史解释的异同,学习多角度解释导致不同的原因。 6. 家国情怀:通过阅读石器时代遗址和文化遗存地图、了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学习炎黄被尊为华夏始祖、“中国”一词的出现、早期国家“家国一体”特征等知识,认识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和华夏认同精神的形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 (二)教学难点 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PPT课件整合的图片、地图、文献资料;课本不同栏目提供的丰富资料 (二)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相结合,包括阅读史料、讨论问题、归纳表格、整合小结等 板书设计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中华文明的起源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3.新石器时代晚期 二、从部落到国家——中华文明的产生 1.三皇五帝 2.夏朝建立和统治 三、商和西周——中华文明的发展 1.商朝的建立与统治 2.西周的建立与统治 3.商周的社会经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2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解读本单元主要知识结构和单元学习要求。 (2)出示学界公认的“文化、文明”的概念; 出示关于“文明的标志”的两则史料,引导学生找出其相同点; 提出思考问题“根据上述文明形成的标志的说法,结合初中所学,你认为中国文明形成的标志表现有哪些?” (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制作时间轴和划分历史发展阶段 学生初步完成后总结。 1.旧石器时代 (1)出示《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提出问题“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2)阅读课本P2,完成下列表格。 距今年代 时期 代表遗址 元谋人 北京人 生产工具 打制石器 生产活动 渔猎采集 社会生活 群居 阅读单元导语 理解文化与文明的概念,阅读史料找出文明的标志,谈谈中国文明起源的标志有哪些表现。 阅读课本,制作时间轴和划分历史发展阶段 读图、思考问题 读课本,完成表格 读图、思考问题 阅读,思考 读课本,完成表格 明确单元知识结构和学习要求 扫除概念理解障碍,初步了解本课要旨,激发兴趣。 初步构建时空观念 了解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分布范围 学习读图思考 归纳早期人类基本生产、生活和社会组织状态 了解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的特点 学习读图思考 了解新石器时代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生产生活状态、学习获取材料信息 归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170—旧石1万年 器时代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中华文明的起源 2.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1)出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提出问题“你能指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的特点吗?” (2)出示《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3)阅读课本P3,完成下列表格。 距今年代 时期 代表遗址 生产工具 生产活动 社会生活 3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依据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教学背景分析(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是高一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起始课,如何上好第一课帮助学生铺平后面学习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oosw6wobg3ibqw7s1xb7s7tu43ow500tn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