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任何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桥梁 365. 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
366. 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观 367. 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
368. 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性 369.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70.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
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
371. 德育内容是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用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 372. 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373. 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374.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375. 兴趣的稳定性是持久性的品质特征 376.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77. 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 378.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379.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80. 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可分为高尚和低级 381. 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
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382. 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的具体化
383.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384. 教师的贝壳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385.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386. 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87. 教育法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388.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89. 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
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90. 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胜利解剖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
性
391.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梅生津
392.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生产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393. 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与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需要
394. 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需要 395.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96. 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
三编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 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97.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398. 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
399. 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史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400. 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
科全书”。
401. 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 36 -
402.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403.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404.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
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地能动的实践过程
405. 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406.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407. “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408.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四位能力是决定
性因素。
409. 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顺序,就具体情况,有多种开端 410. 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检查,特点是实践性 411.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412.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
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413.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
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414. 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
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415.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早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416. 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417. 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
体性、示范性
418. 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419.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420. 我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
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421. 教学时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422. 教学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
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423. 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
办代替
424.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425. 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
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