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理的案例研究
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现在很多企业用差异化和成本领先作为他们的杀手锏,并且控制企业的成本,这些都是企业在市场中取胜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竞争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而企业的成功则来自于自己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是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这说明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是取决于顾客价值,也取决于为此付出的代价(成本)。企业要在现代社会生存好,缓解内外压力,必须做好成本控制。总之,成本控制就是现代企业的既难做又必须作的主题。
一、成本管理理论分析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预测是将预测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成本管理领域,掌握和分析成本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为企业的决策和计划服务。成本计划包括费用的预算,主要生产的产品的计划成本等项目,是企业预计应达到的成本水平。成本决策对备选的生产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哪一种方法在经济中最有利,然后选择最佳方法。成本控制简单地说是一种比较,企业把实际的成本和成本限额来比较,衡量这样的经验活动是否合理,并且改进一些不好的方面,这样可以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能够熟练系统掌握成本控制的企业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因此,成本管理的概念在现代社会变得更加全面,从利润扩展到了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与此同时,成本控制要求企业更加精益求精地做好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全方位系统地降低成本。
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众多,不同的企业依据企业自身情况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其中作业成本法是我们最熟悉的方法,它是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把成本计算的层次深入到作业中,从而分配成本到各个对象(服务,产品等)的方法。
二、发达国家企业成本管理经验关于成本管理的问题
西方很早就开始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晚,很多先进的理念要像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成本管理研究历史上分为四个阶段,而且还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标准成本理论等很多理论。成本问题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14世纪,由于经济的发展,工厂也越来越得到普及,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诞生了生命周期成本等初步理论,也在这一时期,成本控制开始变得重要起来。第二阶段是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这个阶段产生了我们常说的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这种方法注重成本的合核算,在当时有了不起的经济意义。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一些程序细节。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这个阶段关注成本的性态,把成本分为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在此基础之上,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拓展到了事前的预测和事后的决策等多个阶段,同时还完善了考评制度,使得成本管理进一步立体化,系统化。同时,在这一时期,成本管理会计也在成本管理基础上蓬勃发展,进一步充实了核算系统。第四个阶段是20
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阶段强调成本管理的全部过程,相对于第三阶段,此阶段进一步充实了成本管理的预测,计划,实施等各个过程,同时宣告了传统成本管理理论落下了时代的帷幕。与此同时,战略成本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丰富了整个市场经济。
三、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市场理念
现代社会要求企业的一切计划与策略应把消费者当作中心,正确地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总而言之,企业应当做到比其他竞争者更加有效地提供顾客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可以发现,现代社会要求企业的营销理念贯彻“顾客至上”的原则,将企业管理的重心放在发现目标顾客的需求,并且想办法去满足它,使顾客满意,对企业来说这样也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如今,不少企业只重视生产、轻视了对市场的调研。企业的成本是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可是在实际的生产销售工作中,不少企业只重视生产成本,忽视了销售成本,缺乏完全成本观念,使得生产和经营并没有统一,这样导致了产品的大量积压,资金不能及时回笼。比如,现在市场上顾客偏好A产品,但如果企业依然在大量生产B产品的话,极有可能导致产品积压,销量下降。如果企业能够花费一定的成本进行市场调研等前期工作,就能很好地避免信息不对等这个问题。也有人认为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市场变化并不敏感,缺乏对市场变化的应对。我们知道,企业的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命门,和市场的导向结合也是十分紧密的,但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监管生产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市
场的导向作用,他们往往埋头生产,却不知道市场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错误地认为,只需要提高产量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就能做好成本管理工作,但实际上,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更与市场需求有关,企业归根结底还是要把产品卖出去,回笼资金,这才能与成本管理更好地照应。
(二)传统成本管理方法落后,成本管理范畴过窄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是我们过去一直实行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它是以事后地核算为重点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的影子,但是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脚步了。这也说明了对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过去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了。企业往往是注重利润的,尤其是高利润,这样会带来一定的短视的问题,最主要就是忽视成本管理工作地重要性。并且传统的成本管理工作往往在成本诞生之后才去核算,严重使成本管理工作滞后于企业发展,从而反过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国的经济起步晚,成本管理理念还是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还会影响销售和供给环节的工作核算,这样的核算着实布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现在我国企业管理制度发展参差不齐,很多企业的盈利状况并不好,除了人工、科技、市场等原因外就是成本管理观念的落后,值得一提的是不善成本,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它,但不一定会防范它和消除它。比如,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原材料要是质量不好的话会影响后续产品的质量,虽然这样的原材料成本可能会便宜,但对后续的影响是十分坏的,很
可能会因此丢了市场。
(三)企业员工的问题
提到企业职工,不得不说一下“成本意识”这个名词,成本意识指的是节约成本和控制成本的观念。企业职工有无这种观念,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做事拖拉流于形式。做一个事情,要是一小时就能做完的,花费两小时甚至三小时才做完,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浪费,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这些人力资源本来可以在其他方面取得更好的价值才对。再如,前一个策划部门设计的图纸出现失误,后一个生产部门生产出的产品可能就是次品,这会导致产品的滞销等一系列问题,相当于提高了生产成本,减小了固定成本的分摊对象。总的来说,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分为效率意识,资源意识,失误意识,费用意识等等。如今,很多企业的企业员工并没有很强的责任心,成本管理意识比较淡泊。可能是在不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的误导下,企业员工并没有很好的成本管理的意识,他们往往想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犯错就好了,很少会有基层员工会站在整个企业的角度上思考怎么节省成本,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同样地,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同样对成本管理的缺失有着很大的责任,这些人是企业的精英骨干,懂技术,掌握财务知识,还了解生产水平,但却仅仅在做这些工作。和基层员工一样,这些管理人员很多也就是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没有在整个企业制高点的角度上思考成本管理的问题。上不行下不效,如果一个企业的氛围是这样的话,那整个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必然会出现问题,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不利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