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马兆强,张丽香,于长征,毕福海,丛华
【摘要】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踝部及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式]自1999年6月~2003年6月,对足部、踝部、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者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6例。面积最大12 cm×7cm,最小5 cm×3 cm,平均8 cm×5.5 cm。[结果]皮瓣全数成活。随访10个月~3年,皮瓣质地较好。[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部、踝部及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式。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医治成效; 软组织缺损
1997年Cavads应用逆行隐神经岛状皮瓣进行组织修复皮肤缺损取得成功。作者应用修复足部、踝部、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6例,成效中意。
1 一样资料
自1999年3月~2003年6月收治6例足部、踝部、小腿下1
/3软组织缺损。男5例,女1例;年龄23~48岁,平均36岁。胫骨下段骨钢板外露2例;足跟部溃烂1例;内踝外露1例。小腿中下1/3软组织缺损2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12 cm×7 cm,最小5 cm×3 cm,平均8 cm× cm。
2 应用解剖
隐神经是股神经的末支,在股动脉前方进入股管,在股薄肌和缝匠肌之间穿出深筋膜至膝关节内侧,分支至膝关节、小腿及足内侧,为感觉支。于小腿上1/3位于大隐静脉后方,下1/3位于大隐静脉前方。隐神经在小腿一直位于皮下组织中,与膝降动脉的分支隐动脉伴行,隐动脉位置恒定,至小腿中上1/3交壤处一直位于隐神经前方,以后围绕隐神经形成血管丛。这一血管轴不但发出许多细小分支至隐神经表面营养神经,而且还发出5~16个皮支至小腿内侧面膝踝之间的皮肤。隐神经营养血管与胫后动脉之间有2~7个吻合支,最低吻合支在内踝近端3~5 cm处。以上动脉常有1~2条伴行静脉。
3 手术方式
皮瓣的设计
皮瓣的轴心线为股骨内上髁内侧至内踝前外侧~ cm处,即
为大隐静脉、隐神经走行的体表投影线。隐神经营养血管蒂旋转点位于轴心线上不得低于内踝上5 cm。皮瓣的游离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长度为旋转点到受区创缘距离加上2 cm的旋转点弧度损耗。皮瓣的大小由受区预测的面积周边均匀放大各1 cm,若是皮瓣切取区皮下脂肪较厚,可依照情形再增加放大数据。皮瓣宽度的1/3位于胫骨表面,上界可达缝匠肌止点平面(图1~2)。
图1 右小腿下段开放性骨折,不愈合钢板外露(略)
图2 术前设计8 cm×6 cm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受区创面4 cm×6 cm,蒂长6 cm,旋转点距创面缘4 cm(略) 皮瓣的切取
切开皮瓣近心缘及双侧缘皮肤至深筋膜,近侧缘显露大隐静脉、隐神经和隐动脉,别离切断、结扎动静脉。自深筋膜下向远心端蒂部份离掀起皮瓣。切开皮瓣蒂部皮肤,保留2~3 cm宽的深筋膜蒂,使隐神经及营养血管、大隐静脉位于筋膜蒂内且不受损伤。深筋膜下分离到旋转点处。切开旋转点受区创缘最短距离的皮肤皮下组织,依照情形向双侧做皮下组织游离以容纳筋膜蒂且不受卡压,将带蒂皮瓣转移到受区。供区缺损大的行断层皮片游离植皮修复,或减张缝合(图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