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建模学习在经典诵读课堂的推广运用研究报告-教师教
育论文
协作建模学习在经典诵读课堂的推广运用研究报告
文/陈霞
一、基本程式图
三部”指预习展示、合作提升、小结评价三个部分,“五环”指在课堂中更为细致的划分。 三个部分: (1)预习展示
教师制定预习案,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检测已学情况,第二部分是列明预习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学习任务内容说明与建议,第四部分是“资源交换表”。学生先个别预习,再按学习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并进行分工,完成后填写预习案,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2)合作提升
教师在这一环节是组织者与引导者,组织学习小组展示已知内容,提出质疑,引导其下一步进行互助学习,最后指导学习小组拓展与总结。 (3)小结评价
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以评促学。
此外,学生每一次课堂中的表现评分,还将以累计的方式计入期末总评表,并纳入“四海之星——经典之星”的评比。 二、课中协作:五个教学环节细解 教学环节一:预习汇报
通过随机抽取小组预习情况的方法,有助于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在认知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思维都需要前一阶段思维作基础并涵盖了前一阶段的思维。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通过预习汇报这样的方法,可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实现以学定教。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将邀请整个小组上台投影并讲解自己的预习成果。老师将要求整个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发言,即对自己所完成部分内容的陈述,从而锻炼学生表达、捍卫自己观点的能力,也可以督促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从而改变过往一味“听老师讲”的被动学习方式。 教学环节二:合作记诵
在教学组织上,合作记诵环节,将要求学生以小组为整体进行学习。具体操作如下:
一般来说,教师会首先要求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读通文本。在完成这一任务时,可以通过小组成员轮读、接力读、抽读等方式先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检验,从而促使更多的学生受到关注和检验。至于采取何种合作方式的初读,教师应根据文本长度和难度进行明确的提示。
接着是汇报环节,老师将随机抽取一整个小组进行诵读展示,其他同学还能举手邀请其中一名同学单独再展示,展示完毕后由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之所以强调一整个小组亮相,能使小组成员有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联系,
能够在无形之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为小组继续进行其他的合作作铺垫。 对于记诵复杂的文本,教师可以点拨学生找出记诵方法和记诵规律。找出规律之后,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两两之间进行互背,直至小组全体成员能够顺利背诵。这个环节最大的好处就是,出于不连累整个小组的动机,学习基础稍微薄弱的同学也会努力地参与其中,实现其自身的提升。 教学环节三:交流感悟
虽然经典诵读以积累为主要目标,但是适当的“感悟”也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感悟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从而加深记忆,也为以后的学以致用做好准备。在这一环节中,小组成员根据老师课前所发的任务单,共同商量、讨论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并且小组内派成员把所得记录在“资源交流表”中,最后推选“优秀小老师”作全班讲解汇报,教师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经典诗文的深刻含义,感悟文理。
一般而言,我们在这个环节中采取的协作流程如下:组内成员初步交流感悟——决定感悟的汇报方式——小组集体作全班汇报。 教学环节四:拓展延伸
要检验学生是否到位地掌握知识和习得相关能力,先要看学生能否举一反三。在本环节中,教师或者某个学习小组会向全班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一些情景分析和小测试等任务。
仍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完成相关任务,最后抽取部分小组和单独成员进行全班展示,由其他小组成员或者教师对其进行点评。 教学环节五:总结提升
每个学生对照预习案中的“资源交换记录表”,口头或者书面总结自己本课
学到的知识、已经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总结自己为组员和其他小组提供了哪些帮助,最后根据小组合作学习量规进行评分。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调整下一次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设置。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天河区四海小学) (责任编校:周世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