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心理防疫”小处方
随着疫情阻击战、迁灭战的持续进行,人们宅家隔离时间进一步延长,特别是湖北和武汉疫情管控措施进一步升级,“隔离隔离再隔离”,漫长的“受限空间”与不断刷屏的疫情数据、鱼龙混杂的疫情信息,让居家之久的人们心态从当初疫情爆发式的恐惧、紧张、焦虑、惊忙失措向无聊、麻木、烦躁、郁闷转变,“跳”出去的欲望愈来愈强。殊不知,疫情阻击战现在是关键时期,一旦失控,走出“小天地”,几十天来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和广大参与疫情战斗的工作者努力就会功亏一篑,而且其后果不堪设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心理防疫尤为重要,宅家人员必须学会“心理防疫”。
“心理防疫”简单地说,就是对疫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良好的心态主动应对。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面对疫情,科学应对,其处方如下:
端正心态。新型病毒(COVID-19)传染性强,危害性大,一不小心伤及生命,但大可不必过度恐慌和担忧,只要遵循防范措施,少出门,不出门,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病毒就会可防、可控。宅家中若出现入睡困难、经常做噩梦、胸闷等情况,别担心,这些都属于常见的应激反应。但反应过度,就会给我们的身
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加重旧疾,引发新症等。因此,端正心态,保持平常心最为难得。
避免信息超载。新媒体的开放性、虚拟性、草根性、共享性等特点,极大程度上拓宽了宅家人员接收信息的渠道,超级海量的真假信息大当量轰炸,对缺乏对新冠病毒科学认识的人们,极易产生轻信与盲从,加剧焦虑恐慌情绪。非常时期,要学会放一放,不必每天甚至每时查看收听新闻,不能每分每秒刷屏,需要尽量避免接触太多耸人听闻的新闻故事,尤其是没有经过认证官方确定的新闻尽量少看,避免过载的疫情信息给人带来的不安和恐惧。
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歌唱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心理防火墙,懂得感恩的人就不会违反疫情禁令,更不会有病不治,有一颗阳光的心态,不会因为疫情拐点到来的早晚,也不会因为宅在家里时间的长短而寂寞万分、郁闷烦躁,反而备感幸福,过着神仙般的生活。深知岁月静好,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白衣天使、领导干部、志愿者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合理宣泄。久宅家中,出现担忧、恐慌、无聊、烦躁等负面情绪实属正常,想要宣泄负面情绪,可以这样做: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就此次疫情,表达自己
的感受和想法,在宣泄自身情绪的同时,又可以增进家人间的情感交流,彼此间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才是保持良好心态的最佳良药。
规划作息“移”情。长时间呆在家里不能吃了睡、睡了吃,难免会产生诸多负面情绪。构建心理防疫的一个有效办法,可以和家人共同拟定一份全家的生活作息表,可以拟定工作时段、休息时段、娱乐时段、锻炼时段、进餐时段等,家庭成员严格按照表中的时间规律生活作息。同时减少对外界信息的过多关注,如此一来,注意力得到转移,担忧、焦虑的情绪自然就会减少。
娱乐锻炼怡情。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可以缓解我们紧张、焦虑的情绪,如听音乐、打太极、做瑜伽、看电视等,或可以和家人一起追剧、阅读、打游戏、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等。当您感到焦躁不安时,可以尝试冥想练习和放松训练,每天两到三次,每次10分钟。当您感到焦虑、担忧的情绪难以缓解时,请您向专业人士寻求心理援助。当您寂寞无聊时,可以找人倾诉电话聊天,听听抒情、舒缓、快乐的歌曲。 一句话,只要我们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构建心理防疫,遵从医嘱,遵行禁令,我坚信,待到春花烂漫时,没有烟消的新
冠病毒战就会大获全胜,到那时我们并可以迈出家门,拥抱自然,欣赏美景,推杯换盏,共享良辰美景 。
张跃飞 20200213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