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童年的水墨画》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原创连载,转载必究 统编版三语下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持续更新中)

18.童年的水墨画

学习目标: 1.认识染、笠等13个生字,学写染、碎等10个生字。指导写好碎的“十”字部分、爽的笔顺。

2.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

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4. 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生活的欢乐。 作者简介。 张继楼:1926年生,江苏宜兴人。曾任四川省作协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编儿童文学读物30多种,多部作品在全国、省(市)级报刊的儿童文学创作优秀作品评奖中获奖。

主要作品:《营帐边有一条小河》《在城市的大街上》《在农村的田野上》《夏天到来虫虫飞》《种子坐飞机》《彩色的童年》等。 1.我会读。 mòrǎnɡānténɡsuìbōlànɡhúshuǎnɡmóɡū

一类字: 墨 染 竿 腾 碎 拨 浪 葫

蘑 菇

mòrǎnsuìlànɡjiànshuǎnɡ

二类字: 墨 染 碎 浪 溅

易错音:水墨画(mò mù) 染绿 (lǎn rǎn) 碎了(suì shuì)

钓竿(gān gǎn) 浪花(nànɡ lànɡ) 飞溅(jiàn jiè) 清爽(shǎnɡ shuǎnɡ) 松针(zhēn zhēng) 浪花(là làng) 蘑菇(mó mú) 拨动 (bō pō) 扑腾(teng téng)

答 案:mò rǎn suì gān lànɡ jiàn shuǎnɡ zhēn làng mó bō téng 多音字:扇shàn(扇子) shān(扇动) 2.我会写。

听写生字:水墨画 染红 钓竿 扑腾 破碎 拨动 浪花 葫芦 清爽 蘑菇

笔墨 染发 竹竿 欢腾 碎片 拨号 海浪 爽朗 爽快 鲜菇

听写词语: 水墨画 垂柳 钓竿 扑腾 扇动 戏耍 拨动 浪花 葫芦 松树 清爽 松针 蘑菇

易 错 字:染: 上面的右边是“九”不是“丸”;

碎:提示最后一笔出头,但不要写到从字上。 爽:注意笔顺,长横要像房顶一样盖住下面部分。

3.我能理解. 水墨画:中国画的一种。用水墨或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的绘画。 扑腾:原指游泳时用脚打水。本课指重物落地的声音。 戏耍:捉弄耍笑。 梳妆:梳洗打扮。 拨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 抖落:震动使(雨滴、水滴等)落下。

水葫芦:本义指水生草本植物,文中用来比喻水性极好的孩子。 绿玉带:古代官员所用的玉饰腰带。

虎牙:突出的尖牙,文中指孩子嘴里长出的比较突出的牙齿。 4.我能归纳词语 ★ 量词搭配:一(幅)水墨画 一(双)小手 一(朵)山花 一(只)红蜻蜓

一(条)绿玉带 一(顶)斗笠 一(串)雨珠 一(个)水葫芦

★ AABB 式词语:清清爽爽、认认真真、规开开心心、高高兴兴、风风火火 ★描写童年生活:无拘无束、天真无邪、生气勃勃、生龙活虎、欢声笑语、

自由自在、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童言无忌、

★近义词:平静——安静 忽然——突然 抖落——抖掉

戏耍——玩耍 梳妆——打扮 扇动——摇动

★反义词:平静——热闹 钻入——冒出 开放——凋落

痛苦——快乐 明亮——昏暗 笑哈哈——哭啼啼

5.特殊句型。 比喻、拟人: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比喻: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拟人: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6.课文结构梳理。 《溪边》——溪边钓鱼;《江上》——江上戏水;《林中》——林中采菇。

7.课文易考点梳理。 1.《溪边》: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2.《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描写儿童(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菇)三个场景中的生活画面,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3.《童年的水墨画》的体裁是诗词,这首儿童诗通过“街头”、“溪边”、“江上”三个小标题,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展现了儿童俏皮的生活场景,静、动交织,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纯真童年画面。

5. 重点理解。 (1)这首诗与我们以往学习过的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以往的儿童诗只有一个题目,但是这首诗每一个小节都有一个小标题。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这句话写出了溪水绿、静的特点。

这句话中“人影”真的可以被“溪水染绿”吗?(青翠的山倒映在平静的小溪里,溪水变绿了,人影倒映在绿色的溪水里,也被染成了绿色。) (3)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鸭群”比喻一群小孩,用“翅膀” 比喻小孩的胳膊, 写出了孩子们戏水玩耍时的调皮、可爱。

(4)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笑声”能“蹦跳”吗?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小朋友们钓到鱼的喜悦之情。)

(5)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水葫芦”指的是什么?“两排银牙”又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现了怎样的场景呢?(“水葫芦”本义指一种水生草本植物,文中指水性好的孩子;“两排银牙”指水里嬉戏的孩子露出笑脸时开心的样子,这里绘声绘色地描写出了孩子们戏水时快乐无忧的场景。)

(6)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中“一个个斗笠”指的戴斗笠的孩子 。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小孩子戴斗笠采蘑菇的样子,把他们融入了大自然。) 6. 课后习题。 ☆☆说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溪边》让我看到了一个孩子悠闲地在溪边垂钓以及钓到鱼后欢乐的场景;

《江上》让我看到了一群孩子在江水中游泳嬉闹的快乐场面; 《林中》让我感受到了雨后林中的清新空气以及一群孩子采蘑菇时的欢喜。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人影倒映在绿色的山溪里,就像画布一样被溪水染绿了。 2.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戴着斗笠的孩子们就像刚出土的小蘑菇一样。 8.积累拓展。 ★☆有关童真童趣的古诗名言

1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 2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 3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 4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童年的水墨画》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原创连载,转载必究统编版三语下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持续更新中)18.童年的水墨画学习目标:1.认识染、笠等13个生字,学写染、碎等10个生字。指导写好碎的“十”字部分、爽的笔顺。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oda73y3g9036aw5tvxo0daes3y38300wz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