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园艺专业《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科目
考试考点完美打印版
名词解释
1.园艺产品加工:以园艺产品为对象,根据其组织特性、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采用不同 的加工技术和方法,制成各种粗加工和精加工的成品和半成品的过程。
2.食品败坏:广义地讲是指改变了食品原有的性质和状态,而使质量变劣,不宜或不堪食用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变色、变味、长霉、生花、腐烂、混浊、沉淀等现象。
3.水分活度:是指溶液中水蒸气分压(p)与纯水蒸气压(p。)之比,若以A。表示水 分活度, 则: A。=p/p。
4.烫漂:生产上常称预煮。即将已切分的或经其他预处理的新鲜果蔬原料放入沸水热蒸汽中进行短时间的热处理。
5.果蔬罐藏:是将果蔬原料经预处理后密封在容器或包装袋中,通过杀菌工艺杀灭大部分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在维持密闭和真空的条件下,得以在室温下长期保存的 果蔬保藏方法。
6.加热致死速度曲线(活菌残存曲线)和D值:以每毫升中的芽孢数的对数为纵坐标,以加热时间为横坐标,得到的一个近似直线即为加热致死速度曲线。曲线斜率的倒数即为D值
(F值):表示杀菌效率值或称杀菌强度。即在恒定的加热标准温度条件下(121 C或100 C)杀灭一定数量的细菌营养体或芽孢所需要的时间(min)。
加热致死时间曲线:以加热致死时间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加热杀菌的温度为横坐标而得近似直线图称之,图中曲线的斜率倒数为Z值。
7.商业无菌:是指罐头杀菌之后,不含有致病微生物和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微生物。
8.果酒:是以果实为原料酿制而成的,色、香、昧俱佳且营养丰富的含醇饮料。 果醋:是以果实或果酒为原料,采用醋酸发酵技术酿造而成的调味品。它含有丰富的 有机酸、维生素,风味芳香,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9.果蔬糖制:是利用高浓度糖液的渗透脱水作用,将果品蔬菜加工成糖制品的加工技术。
10.返砂:即糖制品经糖制、冷却后,成品表面或内部出现晶体颗粒的现象,使其口感变粗,外观质量下降;流汤:即蜜饯类产晶在包装、贮存、销售过程中容易吸潮,表面发黏等现象,尤其是在高温、潮湿季节。
11.果蔬干制:就是借助热能使新鲜果蔬中的水分蒸发,使水分降低到微生物难以利用的程度,微生物因得不到营养,而呈被抑制的状态,从而使果蔬于制品能够较长期保藏。
12.干燥速率曲线:是干制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物料绝对水分变化dⅥ,绝/dt,即干燥速度与干燥时间的关系曲线,W绝/dt一, (£)于燥温度曲线就是干燥过程中果蔬的温度了’ 和干燥时间t之间的关系曲线,即7’一f(t)(图5~1的曲线3)
13.回软:又称均湿或水分的平衡。其目的是使制品变韧与水分均匀一致。 复水:是一个过程,指为了使干制品复原而在水中浸泡的过程。 14.无菌包装:是指食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新型包装方式。
15.均质:即将果蔬汁通过均质设备,使制品中的细小颗粒进一步破碎,使粒子大小均匀,使果胶物质和果蔬汁亲和,保持制品的均一混浊状态。 16.冻结点:冰晶开始出现的温度即是冻结点(冰点),
冷冻量:冷冻量包括产品冷冻时需要排除的热量,以及冻藏中冻藏库墙壁门窗的漏热和照明、机械等引进的热量,
冷藏连:在运输销售上,要应用有制冷及保温装置的汽车、火车、船、集装箱专用设施,运输时问长的要控制在一18。C以
下,一般可用一15℃,销售时也应有低温货架与货柜。
17.重结晶现象:在冻藏过程中,未冻结的水分及微小冰晶会有所移动而接近大冰晶与之
结合。或者互相聚合而成大冰晶。但这个过程很缓慢,若库温波动则会促进这
样的移动,大冰晶成长即加快。这就是重结晶现象。
18.超微粉体:国外定义较严格并被较多采用的是粒径小于3弘m的粉体被称之为超细粉体。
19.蔬菜腌制:凡利用食盐渗入蔬菜组织内部,以降低其水分活度,提高其渗透压,有选择 地控制微生物的发酵和添加各种配,
以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增强保藏性能,保持其食用品质的保藏方法,称为蔬菜腌制
20.速冻保藏:是利用人工制冷技术降低食品的温度使其达到长期保藏而较好保持产品质量的最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21.冻结温度曲线:食品在冻结过程中,温度逐步下降,表示食品温度与冻结时间关系的曲线, 称之为“冻结温度曲线”
22.鲜切果蔬:又称最少加工果蔬,切割果蔬,最少加工冷藏果蔬等。即新鲜果蔬原料经过清洗、去皮、修整、包装而成的即食
或即用果蔬制品,通常所用的保鲜方法包括微量的热处理、控制pH值、应用抗氧化剂、氯化水浸渍或上述各种方法 相结合。
23.挥发性油:果蔬特有的芳香是由其所含的多种芳香物质所致,此类物质大多为油状挥发性物质,故又称挥发性油。
24.果蔬汁:是指用未添加任何外来物质,直接从新鲜水果或蔬菜中用压榨或其
他方法取得的汁液。以果汁或蔬菜汁为基料,加
水、糖、酸或香 料等调配而成的汁液称为果蔬汁饮料。 25.最大冰晶生成区:大部分食品在从~1℃降至一5℃时,近80%的水分可冻结成冰,此温度范围称为“最大冰晶生成区”
26.T.T.T.曲线:冷冻食品在一30~一1.O 4C温度范围内,贮藏温度与实用冷藏期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T.T.T.曲线。
27.优质保持期(HQI):通过感官评价感知某一冷冻食品品质开始变化时所经过的天数(贮藏期),称为优质保持期(HQI。),
实用贮藏期(PSL):感官评价冷冻食品品质时,常稍将条件放宽,以不失商品价值为度,即实用贮藏期(简称PSL)
28.糖的转化:蔗糖,麦芽糖等双糖在稀酸与热或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称为转化糖。
29.顶隙:是指装罐后罐内食品表面(或液断)到罐盖之问所留空隙的距离。 填空
1.果蔬中水分:游离水.结合水 特点:如下
游离水,以存在于果蔬组织细胞的液泡中与细胞间隙,占比例大约 70%,以溶液形式存在,具稀溶液性质,可以自由流动,很容易被脱除掉。
结合水 是与蛋白质、多糖等胶体微粒结合,并包围在胶体微粒周围的水分子膜,不能溶解溶质,不能自由移动,不能为微生物所利用,冰点降至-40度以下在食品中含量为0—7%
2..碳水化合物:单糖、双糖、淀粉、纤维素、果胶物质等
3.果蔬中的化学成分:水分.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含氮物质,色素,单宁,糖苷类,矿物质,芳香物质,霉,脂质。 4.维生素不稳定的影响因素:a热不稳定性b光敏感性:c光敏感性:d.酸、碱、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5.含氮物质种类:主要含蛋白质、氨基酸,也含少量酰胺、铵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等。
6.果蔬中所含的色素按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水溶性的花色素、类黄酮等。
7.绿叶绿素色的保持:①对于蔬菜类,采用加入一定浓度的NaHCO3(小苏打)溶液浸泡,并结合烫漂处理。②用Cu2+,Zn2+ 等
取代Mg2+,如用叶绿素铜钠盐染色、葡萄糖酸锌处理等。 ③挑选品质优良的原料,尽快加工并在低温下贮藏。
8.类胡萝卜素加工特性a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源物质b.加工中相对稳定 c.作为着色剂
花色素主要加工特性a受PH值影响而变色b易被亚硫酸及其盐类褪色 c 在有抗2坏血酸存在的条件下,花色素会分解褪色 d氧气、高温、光线、金属离子等使花色素发生不良变化 9类黄酮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于果蔬中。 10单宁的主要加工特性如下:a对风味的影响b对色泽的影响(导致酶褐变、遇金属离子变色、遇碱变色、遇酸变色)c.与蛋
白质发生凝固、沉淀作用
11.矿物质少部分以游离态存在,但大部分以结合态存在,如以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硼酸盐或与有机质如有机酸 糖类、蛋白质等结合存在。
12芳香物质与果蔬加工的关系大致有:提取香精油、氧化与挥发损失、控制制品中的含量、抑菌作用
13与果蔬加工有关的主要有氧化酶和水解酶。水解酶中较重要的有果胶酶类、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各种糖苷分解酶等
14引起食品败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微生物败、坏酶败坏、理化败坏 15.果蔬的加工保藏方法按保藏原理不同可分为5类: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2抑制微生物活动的保藏方法
3利用发酵原理的保藏方法 4运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5.应用防腐剂的保藏方法 16果蔬加工原料的预处理包括选别、分级、洗涤、去皮、修整、切分、烫漂(预煮)、护色、半成品保存等工序。 17,果蔬的分级包括按大小分级(有手工分级和机械分级两种)、按成熟度分级和按色泽分级
18洗涤时常在水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化学试剂既可减少或除去农药残留除去虫卵,降低耐热芽孢数量 19,果蔬去皮的方法主要有:1手工去皮2机械去皮:常用的去皮机主要有下述三种类型:(1)旋皮机 (2)擦皮机(3)专用去皮机 3.碱液去皮: 碱液去皮的处理方法有浸碱法和淋浸法两种4热力去皮5.酶法去皮6冷冻去皮7真空去皮 20半成品保藏 盐腌保藏、亚硫酸保藏
21果蔬罐藏工艺过程包括原料的预处理、装罐、排气、密封、杀菌与冷却等。 22排气的方法主要有热力排气法、真空排气法和蒸汽喷射排气法三种 23依果蔬原料的性质不同果蔬罐头杀菌方法可分为常压杀菌和加压杀菌两种。 24罐头冷却常采用分段冷却的方法,如80℃,60℃,40℃三段,以免爆裂受损 罐头食品的指标有感观指标、物理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25果酒分类:按酒的颜色分类: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
按含糖多少分类:千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
按酿造方法分类:天然葡萄酒、天然葡萄酒、加强葡萄酒、加香葡萄酒
按是否含二氧化碳分类:平静葡萄酒、起泡葡萄酒
26果酒酿造的微生物:葡萄酒酵母、巴氏酵母、尖端酵母、其他微生物(1)醭酵母和醋酸菌(2)乳酸菌(3)霉菌 27用于葡萄酒下胶澄清的材料有明胶、单宁、蛋白、鱼胶、皂土等,
葡萄酒过滤方式(1)滤棉过滤法(2)硅藻土过滤硅(3)薄板过滤(4)微孔薄膜过滤
28果醋酿制分液体酿制和固体酿制两种。
29适用于果蔬糖制的糖种类:(1)白砂糖(2)饴糖(3)淀粉糖浆(4)蜂蜜 30果胶凝过程制约因素:pH值、糖液浓度、温度 31按加工方法和产品形态可将果蔬糖制品分为蜜饯和果酱两大类。 蜜饯类(1)按产品形态及风味分类 :湿态蜜饯 干态蜜饯 凉果
(2)按产品传统加工方法分类: 京式蜜饯 广式蜜饯 闽式蜜饯 川式蜜饯
果酱类: 果酱 果泥 果冻 果糕 马茉兰 果丹皮
32加热浓缩的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常压和真空浓缩两种方法。 33常用的澄清方法有自然澄清、酶法澄清、热凝聚澄清等方法
34影响干燥的因素:干燥环境条件如干燥介质的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等:原料本身性质和状态如原料种类、原料干燥时 的状态等 35抑制酶促褐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热处理、使用螯合剂、硫处理、调节pH、排除空气
非酶褐变的防止,可采用以下方法:硫处理、半胱氨酸、金属离子
硫处理常采用两种方式:在熏硫室中燃烧硫磺进行熏蒸;将原料在0.2%~0.5%(以有效SO:计)的亚硫酸盐溶液中浸渍 36果品蔬菜的脱水干制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干制和人工干制。
37蔬菜腌制品的分类根据所用原料、腌制过程、发酵程度和成品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发酵性腌制品和非发酵性腌制品。
非发酵性蔬菜腌制品配料水分风味不同分为1咸菜类2酱菜类3糖醋菜类 38食盐的保藏作用1脱水作用2抗氧化作用3降低水分活性4毒性作用5对酶活力的影响
39果汁饮料分为10类:1果汁2浓缩果汁3原果浆4浓缩果浆5水果汁6果肉果汁饮料7高糖果汁饮料 8果粒果汁饮料9果汁 饮料10果汁水 40蔬菜汁饮料分为三类:(1)蔬菜汁新鲜蔬菜汁(2)混合蔬菜汁 (3)发酵蔬菜汁
按工艺不同分类:(1)澄清汁也称透明汁(2)混浊汁也称不澄清汁(3)浓缩汁 41对果蔬原料质量的基本要求(1)适时收获(2)选用新鲜度高的原料(3)选用清洁度高的原料
42加工果蔬汁的原料应具有的品种特性(1)出汁(浆)率高(2)甜酸适口(3)香气浓郁14)色彩绚丽(5)营养丰富(6)严重影响果蔬汁 品质的成分含量要低 (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 (8)质地适宜
43柑橘类果汁的苦味与脱苦主要防止措施如下:选择优质原料、改进取汁方法、酶法脱苦、吸附或隐蔽脱苦
44速冻对果蔬组织结构的影响:机械性损伤、细胞的溃解、气体膨胀
45果胶物质以原果胶、果胶和果胶酸三种状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在水果中含量十分丰富。 46 酒母即经扩大培养后加入发酵醪的酵母液,生产上需经三次扩大后才可加入,
分别称一级培养(试管或三角瓶培养)、二级培养、三级培养,最后用酒母桶培养。
47.果酒发酵设备(1)发酵桶(2)发酵池(3)专门发酵设备:旋转发酵罐、连续发酵罐、自动连续循环发酵罐等 48果胶的提取 有酸提取法、常温常压浸泡法、离子交换剂法和微生物法四种方法,以酸提取法较为普遍。 49抽提液的处理一般抽提液需经过脱色、压滤和浓缩处理。
50果胶的沉淀方法:1酒精沉淀法2铝盐、酒精沉淀法3铁盐、酒精沉淀法4烘干、粉碎
51低甲氧基果胶的制取1酸化法2碱化法
52香精油的提取与分离1蒸馏法 蒸馏方式主要有三种:水中蒸馏 水上蒸馏 水蒸气蒸馏
2浸提法 油脂冷浸法 油脂温浸法 溶剂浸提法 3磨榨法 冷磨法(擦皮离心法)冷榨法 4吸附法 分冷吸法 吹气吸附法 53.速冻果蔬的早期质量受“P.P.P.”的影响:产品原料(product)的种类(品种)、成熟度和新鲜度、冻结加工(processing)
包括冻结前的预处理、速冻条件、包装(package)等因素所决定。 速冻果蔬的最终质量则受“T.T.T.”条件的影响。经历的时间(time)和经受的温度(temperature)对其品质的容许限度 (tolerance)有决定性的影响。
54鲜切果蔬延长货架寿命的方法1热处理2化学保藏剂3气调或改良气调4冷藏5辐照保鲜6降低水分活度7抗氧化8各种方 法的结合 55.超微粉粉碎方法和设备1高速机械冲击式微粉碎机2气流粉碎机3辊压式磨
机4介质运动式磨机 简答 1.简述果蔬的加工成分与加工的关系 1.果胶的加工特性:
①利用原果胶可在酸、碱、酶的作用下水解和果胶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等性质,可以从富含果胶的果实中提取果胶。
②果胶在人体内不能分解利用,但有帮助消化、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属膳食纤维范畴,是健康食品原料。
③果胶作为增稠剂且具很好的胶凝能力,广泛用于果酱、果冻、糖果及混浊果汁中。
④果胶酸不溶于水,能与 Ca2+.Mg2+生成不溶性盐类,常作为果汁、果酒的澄清剂。
2果蔬中有机酸对加工的影响
a对风味的影响 果蔬及其加工品的风味决定于糖和酸的种类、含量和比例 b. 对杀菌条件的影响 酸或碱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热变性,微生物细胞所处环境的PH值,直接影响微生物的耐热性,一般说来细菌在PH6-8时,耐热性最强。
c. 对容器、设备的腐蚀作用 由于有机酸能与铁、铜、锡等金属反应,促使容器、设备的腐蚀,影响制品的色泽和风味,因此加工中凡与果蔬原料接触的容器、设备部位,均要求用不锈钢制作。
d.对加工制品色泽的影响 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脱镁,变成黄褐色的脱镁叶绿素;花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中性、微碱性条件下呈紫色,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单宁在酸性条件下受热,变成红色的“红粉”(或称鞣红)等。
e.对加工品营养成分和其他加工特性的影响 1.使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和多肽片
段2.导致蔗糖水解为转化糖3.影响果胶的胶凝特性等。 3.单糖、双糖的某些加工特性
a糖是果蔬体内贮存的主要营养物质,是影响果蔬制品风味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b 糖是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结合果蔬含水量高的特点,加工中应注意糖的变化及卫生条件,
c还原糖与氨基化合物
d糖在高温下自共存时,是发生美拉德非酶褐变的重要反应底物,影响制品色泽;身的焦化反应,影响制品色泽。 4淀粉与加工相关的特性:
①淀粉不溶于冷水,当加温至55-60度 时,即产生糊化,变成带黏性的半透明凝胶或胶体溶液,这是含淀粉多的果蔬罐头汤汁混浊的主要原因。 ②淀粉在与稀酸共热或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5.含氮物质与加工的关系
a经加工后的果蔬制品,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蛋白质水解之故)。 b氨基酸或蛋白质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非酶褐变。 c利用蛋白质与单宁结合产生沉淀,用于果酒、果汁的澄清。
d与风味相关:果蔬各自的特殊氨基酸组成,构成了产品独特风味,某些特殊氨基酸可能与水果罐头的某些变味有关。
e防止掺假:某些特殊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可作为检测掺假的指标,如用脯氨酸作为检测柑橘汁掺假的一个参考指标。 2.引起食品败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微生物败坏 由微生物引起的败坏通常表现为生霉、酸败、发酵、软化、腐烂、产气、变色、混浊等,对食品的危害最大,轻则使产品变质,重则不堪食用,甚至误食造成中毒死亡。
2酶败坏 如脂肪氧化酶引起的脂肪酸败,蛋白酶引起的蛋白质水解,多酚氧化酶引起的褐变,果胶酶引起的组织软化等。造成食品的变色、变味、变软和营养价值下降。
3理化败坏 如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良理化反应,如氧化、还原、分解、合成、溶解、晶析、沉淀等 3.烫漂其主要目的在于: 1钝化活性酶、防止酶褐变 2软化或改进组织结构 3稳定或改进色泽
4除去部分辛辣昧和其他不良风味 5降低果蔬中的污染物和微生物数量 4.工序间的护色方法 1烫漂护色 2食盐溶液护色 3亚硫酸盐溶液护色 4有机酸溶液护色
5抽空护色:果蔬抽空的方法有干抽和湿抽两种方法
6.半成品保藏方法 1盐腌保藏 2亚硫酸保藏 应用亚硫酸保藏的注意事项: 1)亚硫酸和SO2对人体有毒,人的胃中如有80 mg的SO2即会产生有毒影响。
2)亚硫酸由于会解离成SO2与马口铁发生作用生成硫化铁,故罐藏的果蔬原料少用亚硫酸保藏,如若采用,必须要有脱硫措施
3)亚硫酸在应用时应严格掌握质量标准,特别是重金属含量和砷的含量
4)亚硫酸保藏的原料或半成品在加工或食用前应脱硫使SO2的残留量达到规定值以下。脱硫的方法:加热、搅动、充气、抽空 3影响罐头杀菌的主要因素 1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园艺专业《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科目考试打印版完美打印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