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M-SM 共 45页第 16页 图2 水循环回路划分示意图
52M-SM 共 45页第 17页
1--旋风分离器 2--疏水管 3--均汽孔板 4--百叶窗分离器 5--给水管 6--排污管 7--事故放水管 8--汽水夹套 9--汽水混合物 10--饱和蒸汽 11--给水 12--循环水 13--加药管
图3 锅筒内部设备图
6.4过热器系统
6.4.1过热蒸汽流程
过热器系统按蒸汽流程(见图4)分为六级,依次为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全大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按烟气流程依次为:全大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
来自锅筒的饱和蒸汽经16根连接管(Φ159×18,20G)进入顶棚管入口集箱(Φ273×45,20G)。为了减少顶棚至包墙系统的阻力,将入口集箱的蒸汽分为两路,主路为116根(Φ48.5×6,15CrMoG)炉顶管,节距为114.3mm,从炉前一直延伸到后水平烟道进入顶棚过热器出口集箱(Φ335.6×60,20G);旁路由顶棚入口集箱引出4根Φ159×18的
52M-SM 共 45页第 18页 管子从锅炉两侧引至后竖井包墙上集箱(Φ325×55,20G),旁路蒸汽流经后竖井侧包墙下行进入环形集箱(侧后)。主路蒸汽由顶棚过热器出口集箱两端三通引至水平烟道和后竖井侧包墙上集箱,然后分成两路下行。一路经水平烟道包墙管进入水平烟道包墙下集箱(Φ273×55,20G),再由6根连接管(Φ159×18,20G)引入后竖井包墙下部的环形集箱(Φ355.6×60,20G)前部,另一路经后竖井前部侧包墙管进入环形集箱(侧)(Φ355.6×60,20G)前部,两路蒸汽在环形集箱(前)混合后上行流过后竖井前包墙,再水平流过顶部包墙管,然后下行流过后包墙管进入环形集箱(后)(Φ355.6×65,20G),与来自旁路系统的蒸汽混合。所有包墙管均采用Φ51×6,SA-210C的管子,水平烟道包墙管节距为114.3mm, 后竖井包墙管节距为130mm, 环形集箱(两侧)内均设有隔板。
环形集箱(后)引出蒸汽经低温过热器受热后进入低过出口集箱(Φ406.4×50,
12Cr1MoVG),通过一根连接管(Φ609.6×55,12Cr1MoVG),并在连接管上设有一级减温器,经分叉为两根管子(Φ406.4×36,12Cr1MoVG),进入两个全大屏进口集箱(Φ323.9×40,12Cr1MoVG)。蒸汽经全大屏过热器受热后进入两个全大屏出口集箱(Φ368×45,12Cr1MoVG),由两根连接管(Φ406.4×40,12Cr1MoVG)引入后屏进口集箱(Φ323.9×40,12Cr1MoVG),连接管上设有二级减温器。蒸汽经后屏过热器进入后屏出口集箱(Φ355.6×50,12Cr1MoVG),由两根连接管(Φ406.4×50和Φ406.4×40,12Cr1MoVG)左右交叉进入高过进口集箱(Φ355.6×50,12Cr1MoVG),连接管上设有三级减温器。蒸汽经高温过热器进入高过出口集箱(Φ609.6×110,12Cr1MoVG),高过出口集箱中心单根左侧引出连接管(Φ609.6×90,12Cr1MoVG),再通过过渡管变为Φ455×50,SA-335MP91的管径后在K2柱中心线处与设计院管道相接,标高60200mm。
过热器系统采用了一次轴向混流,一次半炉膛混合,一次左右交叉,并布置了三级
喷水减温,尽可能消除蒸汽侧和烟气侧的热力偏差,在负荷变化较大幅度内维持稳定的过热汽温。
52M-SM 共 45页第 19页
6.4.2全大屏过热器
全大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全辐射式,沿炉宽方向共布置了4大片管子,管子横向节距S1=2743.2mm,纵向节距S2=61mm,为了减少同片屏管之间的热偏差,每片
屏又分成4片小屏。每片小屏由12根管子绕成U形,管径均为Φ51×6,每片小屏最里
圈夹持管部份材质为SA—213MTP347H,自外往里数第1~11排管子底部材质为SA—
52M-SM 共 45页第 20页 213MT91,其余部份材质均为12Cr1MoVG。用夹持管来防止管屏幌动,由高铬镍耐热滑动块来保证管子的纵向节距。
6.4.3后屏过热器
后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出口,辐射对流式,共19片,管子横向节距S1=666.8mm,管子纵向节距S2=64mm(最外一个节距为67mm),每片由13根管子绕成U型,最外圈
管(护屏管)底部管径为Φ60×8.5,材质为SA-213MTP347H,上部管径为Φ60×8,材质
为SA-213MT91;最里圈管子夹持管部分管径为Φ54×9,材质为SA-213MTP347H;自外往里数第2、3排管子底部管径为Φ54×8.5,材质为SA-213MTP347H;自外往里数第4~7排管子底部管径为Φ54×8.5,材质为SA-213MT91;其余管径为Φ54×8.5,材质为12Cr1MoVG。由汽冷定位管来保证管子的横向节距,由高铬镍耐热滑动块来保证管子的纵向节距。
6.4.4高温过热器
高温过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共76片,管子横向节距S1=171.45mm,管子纵向节距S2=102mm,每片由6根管子绕成W型,管径为Φ51×9,进口段材质为12Cr1MoVG,出口段为SA-213MT91,由带状机械管夹来保证管子纵向节距。
6.4.5低温过热器
低温过热器布置在尾部竖井内,共102片,管子横向节距S1=130mm,管子纵向节距S2=114m,每片由5根绕成,管径Φ57×7,分为垂直出口段和水平段,垂直出口段纵向节距为114mm,材质为12Cr1MoVG。水平段分三组,上面二组为15CrMoG,下面一组为SA-210C。每组间留有800mm 的检修空间。由省煤器吊挂管来悬吊并保持水平段管子的横向节距,由固定块来保持水平段管子的纵向节距,由带状管夹来保持垂直出口段管子的纵向节距。
6.4.6顶棚过热器
顶棚过热器由116根Φ48.5×6的管子加焊扁钢构成节距为S=114.3mm的膜式壁,管子材质均为15CrMoG,顶棚上设有供炉膛内检修平台用绳孔6个。
6.4.7包墙过热器
包墙过热器由管径Φ51×6的管子加焊扁钢形成膜式壁,管子材质为SA-210C,水平烟道侧包墙节距S=114.3mm,每侧32根管子,后竖井包墙节距S=130mm,侧包墙每侧81根管子,前、顶、后包墙连成一路均为102根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