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消 退:通过无任何强化物,从而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例1.负强化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负强化是通过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加良好行为发生的频率。所以恰当的运用负强化会增加良好行为发生的频率。当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时,教师可以利用强化原理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班杜拉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做某事的主观判断 影响因素:成败经验(最重要)、言语信息、情感状态等 例: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决定了其成就的高低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做某事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能够确定自己很好的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从而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自我效能感只能对个体的行为产生调节作用。个体成就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了自我效能感,还有认知因素、行为因素等。因此,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不能决定其成就的高低。 (五)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1)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2)学习目标与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1)学生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容易产生迁移
2)学生对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效果越好
3.主观愿望
例:对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越差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主
观愿望。其中,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效果越好;反之,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越差。故上述说法正确。 (六)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思维定势:用已有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2.功能固着:只看到事物的常见功能而看不到其他功能。只有消极影响。
例1:功能固着与思维定势一样,对问题的解决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思维定势是用已有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它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而功能固着是只看到事物的常见功能而看不到其他功能。它只有消极影响。 例2: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错误。心理定势指用已有方法解决新问题。心理定势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它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会束缚人的思维,不利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所以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不只有消极影响,还有积极影响。故上述说法错误。 (七) 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学习单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2.概念学习:学习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3.命题学习: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家长指着一只狗告诉孩子说:“这是一条狗”,然后孩子知道了狗这个概念,这是属于奥苏波尔的概念学习。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上述学习属于符号学习,符号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概念学习是指学习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孩子能理解狗的概念,即理解单个符号的意义,所以这是一种符号学习 (八) 知识的类型
1.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 2.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这种知识具动态性质
(九)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久度 3.注意的分配: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
4.注意的转移: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例1:注意的起伏就是注意的分散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注意的起伏是指注意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它是正常的注意现象。
而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对象而被无关对象所吸引。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无意识的行为。二者不能等同,所以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例2.注意转移就是注意分散
错误。注意转移是指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对象而被无关对象所吸引。由此可知, 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有意识的行为;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无意识的行为,二者不能等同。故上述说法错误。
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一)认知风格
场独立型对客观世界作判断时依赖内部参照 场依存型依赖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例:就认知风格而言,场独立型优于场依存型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场独立型对客观世界作判断时依赖内部参照,而场依存型依赖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型学生学习主动,比较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场依存型学生学习欠主动,喜欢结构严密的教学,需要教师的指导。两种认知风格各有所长,没有好坏之分,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认知风格来因材施教。故上述说法错误。 (二)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 2.高智商不一定有高创造性。 3.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例:智力水平高,那么创造性也高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创造力与智力有关,但并非线性关系。首先,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其次,高智商不一定有高创造性。最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故上述说法错误。
第七章 中学德育
(一)德育与品德
1.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以形成他们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3.品德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行为规范的综合,道德是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个体现象,是人对社会道德的主观反映。 1.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所以德育过程是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因素,除德育过程外,学生品德形成过程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2.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是品德结构中的核心部分。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的形成受主客观等多方面影响,所以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头,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错误。德育过程具有多种开端,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或晓之以理开始,或动之以情开始,最后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