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进课堂”工艺品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以《西兰卡普工艺设计》课程教学为例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孙海洋
【摘 要】文章阐述了高职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民间艺人进课堂”的课程教学案例。《西兰卡普工艺设计》实践课程是将武陵地区土家织锦技艺传承人引入课堂教学,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工艺美术品设计人才。从授徒传艺、技艺梳理、感知体验、创意设计等环节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对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工艺文化的学习,指导学生进行西兰卡普工艺设计实践与传承。尝试对民间艺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与教学形式做更多的探索。 【期刊名称】艺术研究 【年(卷),期】2018(000)004 【总页数】3
【关键词】民间艺人进课堂 西兰卡普 工艺品设计 课程实践
根据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高职教育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办好高职教育就是要办好专业,而专业建设的关键是课程建设。显然,实践课程建设决定了当代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水平,是全国高职院校、民族地区艺术院系都应认真思考和面对的一个新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①高校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场域之一,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委建设的“100 个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以来,坚持“民间艺人进课堂”的工艺美术设计人才培养,为区域工艺品行业企业发展奠
定人才基础,同时也支撑了整个武陵山片区工艺品产业的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一、“民间艺人进课堂”课程的目标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瞄准本区域工艺美术人才需求特色,以“就业为导向”,确定“面向产业、对接产业、服务产业”的课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高职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大二学生,大学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设计基础和审美能力,已经掌握了工艺品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民间艺人进课堂”传承民族民间工艺,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与制作意识,必将起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渝东南乃至武陵山片区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较多,如何从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并且该方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及多样化的衍生性。引导学生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用设计的语言再设计“非遗”文化,激发学生工艺品创作热情,在课堂内外多方位灌注民间艺人的工匠精神。解决好课程目标从“原生”到“再生”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西兰卡普工艺设计》课程的展开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是武陵山片区土生土长的第一批传统美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特征明显,被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领域。另外,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地处武陵山片区的中心城市,掌握资源优势,有利于学生的出行和调研。《西兰卡普工艺设计》课程是校企合作企业来凤县土家织锦村民族工艺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笃诚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龙山县承菊土家织锦有限责任公司等5 家企业共建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规范强化行业标准,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包括文化背景、发展过程、技法理论、工艺方法、创新设计)的教学内容。课程在传统师徒制的基础上,融入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制教学,培
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教学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开发产品的过程,体现了课程较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确立企业工艺美术大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不断运用、改进、优化、总结西兰卡普在教学中的影响与作用。该课程是一门渐进式的系统课程,课程共计90 学时,集中授课3 周,每周30 学时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分成四个阶段的教学内容:
1.解读土家族民族文化之授徒传艺(16 学时)。在短期内,旨在引导学生去了解、感受、发掘民族艺术的宝库,深刻理解西兰卡普的精神与气质。循序渐进将课题引入课堂,把土家织锦优秀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请进来授课,学生们走出去学习土家族活的历史文化背景两部分。此阶段邀请了武陵山片区西兰卡普民间工艺大师从专业不同视角给学生们上课。如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土家织锦优秀传承人唐洪祥先生,以土家族人的身份,从土家族语言到环境方位、现状,全面分析了土家织锦传承发展历程(产生与定型的秦汉时期-发展鼎盛的明清时期-濒临灭绝的建国时期-1980 的恢复时期)。在课堂上常见他用土家族文化溯源描述、或用实物演示,有意识地创设情景,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民艺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了对土家族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及西兰卡普特点的初步认识。而湘西龙山县工艺美术大师、土家织锦代表性传承人黎承菊女士,分享了在龙山创业过程中利用西兰卡普的服装设计实践转化经验,同时打开了学生们认识非遗文化的视野,为西兰卡普的再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这样“民间艺人-西兰卡普-课堂教学”就紧密关联在一起。 此外,对考察课程的构思,强调每个学生“亲临现场”的调查。全班前往黔江区“土家十三寨”实地考察,学生们参观民族博物馆和土家织锦重点产地织锦企业、产业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去,原滋原味地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