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对盐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盐中一定含有原子团 D.盐中一定含有酸根
2.除去各物质中所含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CO2 MnO2 CaC12溶液 CuSO4粉末 杂质(少量) 试剂 CO KClO3 HCl Fe粉 O2 无 过量CaCO3 水 操作方法 点燃 把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 充分搅拌,过滤 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3.已知La(镧)是活动性比锌还强的金属,它的氧化物La2O3及其对应的碱La(OH)3均难溶于水,LaCl3、La(NO3)3都溶于水,下列各组物质中,在一般情况下,难于直接反应制得LaCl3的是( ) A.La和HCl B.La2O3和HCl C.La(OH)3和MgCl2
D.La(OH)3和HCl
4.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 )
A.无色溶液B的溶质只有硝酸钙 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 C.生成白色沉淀A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D.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 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和现象 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不能复燃 向久置的NaOH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将未经打磨的铝条放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在新配置的氢氧化铜的碱性悬浊液中,加入适量某溶液,加热至沸腾,出现红色沉淀 实验结论 过氧化氢不能分解产生氧气 NaOH溶液没有变质 Al的活动性比Cu弱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葡萄糖 A.A B.B C.C D.D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FeCl3溶液 CO2 K2CO3溶液 Fe2(SO4)3溶液 杂质 CuCl2 HCl K2SO4 H2SO4 选用的试剂 铁粉 AgNO3溶液 BaCO3 Fe2O3 操作方法 加入过量铁粉,振荡、过滤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AgNO3溶液的洗气瓶 加适量Ba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加入过量Fe2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7.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的质量如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8.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
a 6.4 10.0 b 14.0 7.2 c 3.2 x d 1.0 1.0 B.x=3.2
D.d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实验目的 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鉴别①CuSO4溶液②FeCl3溶液③NaCl溶液 ④NaOH溶液 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实验操作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加适量稀硫酸 C 不加其它试剂,利用组内物质的颜色和相互反应进行鉴别 D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再过滤 A.A B.B C.C D.D 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外界条件不改变, 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改变条件, 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11.下列做法对人体健康没有害的是( ) A.用干冰保藏易变质食品 B.用硫磺熏制木耳、粉丝等食品 C.用甲醛浸泡易腐烂的食品 D.用地沟油炒菜
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碳酸钠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碳酸钙 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铵固体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实验方案 加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过滤 加适量的稀盐酸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取样,分別滴加硝酸银溶液 A.A B.B C.C D.D 13.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1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和“
”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B.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数之比为 5:1 C.该反应原理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 D.
和
的分子构成不同
15.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A.探究CO2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二、填空题
16.某同学要帮学校实验室配制10% 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盐酸,10%的盐酸三种溶液。
(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如果敞口久置容易_____还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不可放置在纸上称量,而应该把氢氧化钠放置在_____里称量。
(2)配制10%的盐酸的步骤:①稀释混匀②计算 ③装瓶并贴标签④量取浓盐酸和水。其正确的顺序为_____ (填序号),如果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读数,最终所得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10%(填“大于”或“小于”),与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相比,用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用不到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量筒 B 药匙 C 天平 D 烧杯 E 胶头滴管
(3)该同学忘记了给配制的三瓶溶液贴上标签,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未贴标签的三瓶溶液进行鉴别。老师只提供了无色酚酞试液、试管、量筒和胶头滴管,首先分别取三种溶液适量于三支试管中,然后再分别加入等量的几滴酚酞,酚酞变红的是_____溶液,请你设计方案把其余两种溶液鉴别出来_____。 17.实验室现有10mL、20mL、100mL的量筒,现量取18mL的盐酸,应取_____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_____保持水平;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读出读数为18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__18mL(填“<”、“>”或“=”)。 18.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电解水,用________来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
(2)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除去水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常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
(4)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量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后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
(1)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_____(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2)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 20.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小江同学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小东同学走进实验室时,看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敞口放置,这样会使氢氧化钠溶液变质。若溶液部分变质,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同学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量取水的时候俯视读数,则她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四、实验题
21.实验室现有大理石、碳酸钠、高锰酸钾、稀盐酸、火柴、坩埚钳、棉花及以下仪器:
(1)小冰利用部分上述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证明该气体集满的操作是将②_______的木条(填字母)③_________(填字母)。 A.带火星 B.燃着 C.放在集气瓶口 D.伸入集气瓶内
(2)小城补充一种仪器①__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氧气,请你帮他将装置图补充完整②_______。用图中方法收集该气体时,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立即收集,这是因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美利用刚才制得的氧气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① _______,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盛有刚制得的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可以防止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并②_______,使集气瓶内压强变③________,瓶内氧气逸出损失。含量降低,影响实验现象。 五、流程题
2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