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动要加以严格控制和保护,原则上不能进行外包,而其他不重要的活动则应该外包出去,以使企业将更多精力集中在核心能力的培育和保护上。Quinn and Hilmer(1994)认为公司应该将其资源集中在核心竞争力上而战略性地外包包括IT技术在内的其它业务,这些业务在战略上并非重要,也不依赖于特殊技能。因此,某些业务如果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可以外包出去(Gilley and Rasheed,2000;Steensma and Corley,2002)。从另一个角度看,Steensma and Corley(2002)建议说,如果某些业务能使公司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公司就应对其采取内部化战略。 (2)外包的经济利益和国内失业的冲突
外包的优势在于:节约成本、强化核心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及增强快速响应能力[3]。外包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发达国家国内出现了外包和失业的矛盾论文怎么写。外包是否会造成了国外就业岗位的流失成为了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对于服务外包的争论各抒己见,但并未达成真正的一致。
许多跨国公司向发达国家输出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Microsoft和General Electric向中国和印度输出了大量的软件和电子工作岗位。根据美国劳工部和Forrester研究认为,外包将会在数量和范围上继续增长。从数量上衡量,受离岸外包影响而导致的岗位流失主要是办公室工作和行政助理类工作,这两类工作岗位的流失占到大约由于外包威胁造成的美国流失岗位的三分之二[4]。就业岗位的流失又会产生其他影响,如外包企业的避税行为。
面对就业争执,经济学家如何看待呢,外包是造成一定程度的就业流失,但是主流观点认为外包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并不会因为暂时的失业而退出外包,长期来看,外包对发包国来说是获得了利得,而且从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也是值得推崇的。一种认为服务外包对就业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GI)的报告( 2003 )在研究服务外包上被广泛引述,报告对2003-2015年间外包引起的工作流失做了预测,并对发包国和接包国间的所得分摊进行了估算,报告认为由于外包引起的工作流失相对由于正常商业周期所带来的工作流失的只是很微小的部分。MGI所获数据表明对于工作流失的担忧,无论担忧是多么的合理对策思考,却存在夸大外包影响的倾向。Shultze(2004) 提供了与服务外包引起的工作流失的间接数据,认为其影响很小。Amiti and Wei(2004)利用美国高度细分数据对服务外包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探究,得出服务外包对就业的消极影响很小。服务外包被视为国际贸易的正常部分,认为外包虽然对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造成工作岗位的流失,但只是短暂的失业效应,长期来看,外包是可以创造就业机会的。创造就业机会是因为外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企业利润,在此基础上,企业就可以扩大规模,从而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经济学家JacobF.Kirkegaard认为就业浮动是经济层面的原因,外包不会产生就业危机。外包的支持者认为:服务外包是双向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既是发包方又是接包方,因此就业的输出也是双向的,就业机会的流失和就业机会的创造是可以抵消的。如:Irwin认为,美国是
服务的进口和出口商,美国从印度或其他地方购买服务的资金将通过他们购买美国制造和在美投资得以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