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二 学案:第三单元 第八课 1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八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和民族关系。 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重点) 知道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要求。 核心素养 培养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科学精神)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公共参与)

一、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 教材“探究问题1”

提示 (1)新中国成立后,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3)①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因:各民族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②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③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因: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中华民族的构成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总称中华民族。 2.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1)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2)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3)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4)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教材“探究问题2”

提示 (1)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对于国家的统一,汉族起了重要作用,各少数民族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如蒙古族建立元朝、满族建立清朝,汉族开发了中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满族等开发了东北地区。

(2)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汉族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各少数民族在经济上也有许多独创性,如蒙古族、哈萨克族的畜牧业等。少数民族创造了很多民族艺术,在语言、文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3)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历史上各族人民共同抗击外国侵略者,如1858年大沽炮台的满族、汉族守军和蒙古骑兵狠狠打击了英法联军;1885年广西镇南关战役,是在壮族、汉族等各族人民英勇奋战下取得胜利的。

(4)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如一批少数民族优秀儿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血战北洋军阀;土地革命时期,在壮族、瑶族和土家族、苗族聚居区分别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参加了新四军、八路军,奔赴延安和抗日前线;解放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都参加了最后的决战,终于取得了胜利,缔造了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族团结原则。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1.坚持民族平等就是消除民族差别吗?

提示 坚持民族平等,就是坚持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

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各民族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但总有大小、强弱、发展程度上的差别。

教材“探究问题3”

提示 观点1强调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重要性。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观点2强调了发展经济有利于民族团结,贫困不利于民族团结。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多种原因,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实施西部大开发,大大促进了西部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观点3说明民族自治地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机遇,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

观点4强调只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才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既有利于东部,也有利于西部,“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就是很好的证明。

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

1.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

2.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要求

(1)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2)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有人认为,处理民族关系是国家的重大问题,与个人无关,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 不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国家的重大问题,也是每个人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教材“探究问题4”

提示 (1)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不要恶意嘲讽。任何民族都有保持自己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2)指出这种言行的危害,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3)我们应在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援,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发展。

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背景材料】

材料一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唱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美好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团结促发展、以发展保团结”,民族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族关系和睦融洽。

(1)材料一中的歌词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民族概况和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认识。

提示 (1)材料一中的歌词反映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各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②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说明了这一点。③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国家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族关系和睦融洽。

全面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

①含义: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②依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2)民族团结原则

①原因: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②要求:坚持民族团结,必须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①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②途径:A.国家扶持。国家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B.发达地区支援。发达地区要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C.民族地区干部群众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加快发展。

抓住“关键词”,区分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关键词:“无优劣之分”“权利和义务平等”“参加人民代表大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二 学案:第三单元 第八课 1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第八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目标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和民族关系。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重点)知道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要求。核心素养培养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科学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o6198cfm13fre38hic91cf865breu010o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