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2.水平分析法:水平分析法是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特别指会计报表信息资料)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3.垂直分析法:垂直分析法是指通过计算报表中各项目占总体的比重或结构,反映报表中的项目与总体关系及其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4.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几年或几个时期的分析资料,运用指数或完成率的计算,确定分析期有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趋势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5.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技术方法。因素分析法是经济活动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财务分析的方法之一。
6.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将影响财务状况的两个相关因素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比率,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借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7.业绩评价: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的总和评判。
8.企业战略分析:实质在于通过对企业所在行业或企业拟进入行业的分析。明确企业自身的地位及应采取的竞争战略,以权衡收益与风险,了解与掌握企业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企业自值创造或盈利方面的潜力。
9.会计分析:根据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应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经营成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会计分析的结果是进行会计预测和会计考核的主要依据。 10.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法亦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指根据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
11.企业发展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也称企业的成长性,它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
简答题
1.财务分析的目标。
财务分析的目的受财务分析主体和财务分析服务对象的制约,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不同的财务分析服务对象所关心的问题也是不同的。
(1).企业的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最根本目的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因为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关键。
(2).企业的债权人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一是看其对企业的借款或其他债权是否能及时、足额收回,即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二是看其收益状况与风险程度是否相适应,为此,应将偿债能力分析与盈利能力分析相结合。
(3).经营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的和多方面的,其总体目标是盈利能力。在财务分析中,经营者关心的不仅是盈利的结果,还包括盈利的原因及过程。
(4).与企业经营有关的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搞清企业的信用状况,包括商业上的信用和财务上的信用。
(5).国家行政管理与监督部门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一是监督检查各项经济政策、法规、制度在企业、单位的执行情况;二是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和财务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2. 财务分析的作用。
财务分析的作用从不同角度看是不同的。从财务分析的服务对象看,财务分析不仅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企业外部投资决策、贷款决策、赊销决策等也有着重要作用。从财务分析的职业作用来看,它对于正确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评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财务分析可正确评价企业过去的业绩状况,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2)财务分析可全面反映企业现状。
(3)财务分析可作用于评估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3.财务分析的形式。
(1)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一类是剂量单一报表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计量连续报表中各项目的关系。
(2)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内部分析是指在所分析企业,分析师可直接接触会计账簿和有关企业的全部信息。外部分析是指在所分析企业的外部,分析师只能得到企业必须披露和愿意披露的信息。
(3)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全面分析是指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情况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专题分析是至根据分析主体或分析目标的不同,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所进行的较深入的分析。 4.财务分析的标准。
(1)经验标准是在财务比率分析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标准。经验标准是指这个标准的形成依据大量的实践经验的检验。
(2)历史标准是指以企业过去某一时间的实际业绩为标准。这种标准对于评价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是否改善是非常有益的。
(3)行业标准是财务分析中广泛采用的标准,它是按行业制定的,以反映行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基本水平。行业标准也可指同行业某一比较先进的企业的业绩水平。
(4)预算标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条件或经营状况所制定的目标标准。预算标准通常在一些新的行业、新建企业以及垄断企业较多。 5.会计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会计分析是财务效率分析的基础。
作用:(1)通过对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会计披露的评价,揭露会计信息的质量。
(2)通过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表更的调整,修正会计数据,为财务效率分析奠定基础,并保证财务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6.财务报表附注应当批注的内容。
财务报表附注只要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以及重要事项的揭示等内容。 7.年度报告的内容。
(1)公司基本情况,包括公司的中英文名称、发型代表人、注册地点、联系方式、信息披露媒介和上市地点等信息。
(2)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提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披露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等。
(3)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披露公司的股东总数、股东性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股权结构方面的信息。
(4)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披露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主要工作经历、年度报酬及变动情况,以及员工数量和专业构成等信息。
(5)公司治理结构,介绍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情况、控股股东和公司的关系、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等。
(6)股东大会情况简介,包括会议届次、召开日期、会计决议刊登的信息披露及披露日期。 (7)董事会报告,包括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介绍报告期内的投资情况,披露董事会的日常工作情况等。
(8)监事会报告。披露报告期内监事会的工作情况,包括召开会议的次数、各次会议的议题等。
(9)重要事项,披露重大诉讼、仲裁事项,介绍报告期内收购及出售的资产、吸收合并事项的简要情况及进程,披露关联方交易和重大何用等事项。
(10)财务报告,披露审计意见全文、审计会计报表及其附注。 8.财务分析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企业的基本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组成。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是企业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具体体现。
(2)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它是企业经营活动和分配活动的具体体现。
(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报表。它是企业股权筹资活动的具体体现。
(4)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它以现金流量为基础,是企业财务活动总体状况的具体体现。 9.财务分析的程序与步骤。
(1)明确财务分析目的。进行财务分析,首先必须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财务分析,是要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进行投资决策,还是要制定未来经营策略。只有明确了财务分析的目的,才能正确的搜集整理信息,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
(2)制定财务分析计划。在明确财务分析目的的基础上,应制定财务分析的计划,包括财务分析的人员组成及分工、时间进度安排,财务分析内容及拟采用的分析方法等。
(3)搜集整理财务分析信息。财务分析信息是财务分析的基础,信息搜集整理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对分析的正确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10.简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之间的关系。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是以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互相关系,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
(1)已全部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所计算的指标是流动比率。它包括了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和基本不能变现的预付费用。
(2)速动比率以扣除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和预付费用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它弥补了流动比率的不足。
(3)现金比率以现金类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但现金持有量过大会对企业资产利用效果产生副作用,所以该比率不宜过大,因此这一指标相对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说,其作用程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