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学案(十)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 1 页 共 10 页

专项训练(十) 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Na2CO3和NaHCO3可作食用碱。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 A.Na2CO3溶液可除油污:CO23+H2OB.NaHCO3可作发酵粉:

2NaHCO3=====Na2CO3+H2O+CO2↑

C.可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来制备Na2CO3:

2+HO 2OH+CO2===CO32

HCO3+OH

--

D.NaHCO3与食醋混用,产生CO2气体: HCO3+H===CO2↑+H2O

解析:选CD A项,Na2CO3除油污是因为碳酸根能水解生成OH,正确;B项,NaHCO3

作发酵粉,是因为在加热时能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食品疏松多孔,正确;C项,NaOH溶液与过量CO2反应生成NaHCO3,错误;D项,NaHCO3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醋酸是弱电解质,在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错误。

2.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氢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解析:选AD A项,过氧化钠遇水生成氧气,错误;B项,酚酞遇碱变红色,正确;C项,红色褪去可能是含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正确;D项,二氧化锰主要作用是催化剂,错误。

3.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和氯化铵溶液,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第 2 页 共 10 页

A 制取氨气将其溶于饱和食盐水 B C D

过滤获得碳酸钠晶体 灼烧碳酸氢钠制取碳酸钠 蒸发浓缩氯化铵溶液 解析:选B A项,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共热制备氨气,正确;B项,侯氏制碱法中溶液析出的晶体为碳酸氢钠,过滤获得碳酸氢钠,且过滤时需要玻璃棒引流,错误;C项,在坩埚中灼烧碳酸氢钠分解制备碳酸钠,正确;D项,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氯化铵溶液,并不断搅拌,正确。

4.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工艺中NaHCO3

的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⑤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 B.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足量CO2

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 D.装置①也可用于制H2

解析:选C 本实验利用浓氨水与碱石灰混合制取氨气,所以装置⑤中盛装浓氨水,装置③中盛装饱和食盐水,A项正确;先通入足量氨气,再通入足量CO2有利于NaHCO3的生成和析出,B项正确;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Na+H2O===NaHCO3

第 3 页 共 10 页

↓+NH4,C项错误;装置①适合块状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反应,可以用其制取氢气,D项正确。

5.实验室使用pH传感器来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的含量,称取1.59 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00 mL溶液,取出该溶液25.00 mL用0.010 mol·L得到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盐酸滴定,

A.此样品n(NaHCO3)=(28.1-11.9)×104mol B.计量点②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HCO3

C.计量点①~②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 D.使用该方法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的NaOH含量,将会得到1个计量点

解析:选BD A项,向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是CO23+H

--

2+===HCO3、HCO3+H===H2O+CO2↑,根据图知,0~11.9 mL时发生的反应为CO3

H===HCO3、11.9~28.1 mL时发生的反应为HCO3+H===H2O+CO2↑,11.9 mL~28.1 mL发生反应的NaHCO3包含原来的和Na2CO3转化的,根据HCO3+H===H2O+CO2↑知,样品n(NaHCO3)=n(HCl)=(28.1-11.9)×103L×0.01 mol/L×10=(28.1-11.9)×10

4mol,正确;B

+--+

项,溶液pH=4显示酸性,溶液中溶质为NaCl、H2CO3,则计量点②溶液

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Cl,错误;C项,计量点①~②之间是NaHCO3和稀盐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正确;D项,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先后顺序依次是NaOH、Na2CO3、NaHCO3,所以应该有3个计量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6.甲同学将Na2O2分别与H2O和浓盐酸反应,有如下现象: 实验序号 Ⅰ Ⅱ 使用药品 Na2O2、H2O Na2O2、 现象 ①试管壁发热;②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①试管壁发热;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③反应后-

第 4 页 共 10 页

浓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中:

所得溶液呈浅黄绿色 (1)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证明无色无味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 实验Ⅱ中:

(4)根据现象②、③,推测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Cl2,产生Cl2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若往“浅黄绿色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立即产生与实验Ⅰ相同的气体,原因是 。 解析:(1)试管壁发热,说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黄绿色,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氯气,过氧化钠氧化浓盐酸生成氯气,化学方程式为Na2O2+4HCl(浓)===2NaCl+Cl2↑+2H2O。

(5)随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盐酸,而稀盐酸与Na2O2可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过氧化氢,所以溶液中存在的过氧化氢在氯化铁催化作用下产生氧气。

答案:(1)放热

(2)2Na2O2+2H2O===4NaOH+O2↑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4)Na2O2+4HCl(浓)===2NaCl+Cl2↑+2H2O

(5)浅黄绿色溶液中存在H2O2,加入的FeCl3使H2O2分解速率加快,立即产生氧气 7.Na2O2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Na2O2

与H2能发生反应。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该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Ⅰ.实验探究

第 5 页 共 10 页

步骤1: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已省略)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步骤2:打开K1、K2,在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的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步骤3: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淡黄色的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

(1)组装好仪器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简述检查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 (2)B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 (3)步骤3中的必要操作为打开K1、K2, (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字母)。 A.加热至Na2O2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B.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K1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4)由上述实验可推出Na2O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数据处理

(5)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欲测定C装置硬质玻璃管内白色固体中未反应完的Na2O2含量。 其操作流程如下:

①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电子天平、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和 。

②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Na2O2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Ⅰ.(1)关闭K1,向A装置中的漏斗加水至漏斗内液面高于漏斗外液面,并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稳定不降,说明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良好;(2)A中生成的H2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学案(十)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

第1页共10页专项训练(十)关于过氧化钠、碳酸钠的实验探究与计算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Na2CO3和NaHCO3可作食用碱。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A.Na2CO3溶液可除油污:CO23+H2OB.NaHCO3可作发酵粉:2NaHCO3=====N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o3cp3sni606i7k4fff923x6i11g5t00rr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