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在2周以内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程为2个月以上。
急性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
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腹泻
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全身感染中毒
症状,酸碱平衡治疗。 三、治疗
1急性腹泻的治疗: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液体疗法)
1)口服补液:ORS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轻、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轻 度脱水口服液量约50~80ml/kg,中度脱水约80-100mg/kg,于8-12小时内将累积损失量
补足;脱水纠正后,将余量用等量水稀释按病情需要随意口服。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胀、
休克、心肾功能不全的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
2)静脉输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的患儿。 第一天补液:
①总量(计算):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轻度脱水约为 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中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
②溶液种类:溶液中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比例应根据脱水性质(等渗、低滲、
高渗)分别选用。一般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高渗性用13
③输液速度:对中度脱水,应先快速扩容。 ④纠正酸中毒
⑤纠正低血钾:浓度不应超过0.3%。
第二天及以后补液:第2天及以后主要是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继续补钾,供给热
量
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90%以上为病毒。 临床表现
两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2)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
分类
1.病理分类:支气管肺炎(小儿最常见)、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2病因分类
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居首位。
细菌性肺炎: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杄菌、肺炎杄菌、大肠杄菌、绿脓杄
菌及军团菌等。
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所致。 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或肺炎衣原体
真菌性肺炎:白色念珠菌、肺曲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等 原虫性肺炎:卡氏肺囊虫为主。
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吸入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坠积性肺炎等。 3.病程分类:急性(1月以内)、迁延性(1~3月)、慢性(3月以上)。
4病情分类:(1)轻症: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无全身中毒症状。(2)重症:除呼吸系统受累
严重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病因
最常见为细菌和病毒 二病理生理
主要变化是由于支气管、肺泡炎症引起通气和换气障碍。 1、呼吸功能不全
2、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3、循环系统 4、神经系统
5、胃肠道功能紊乱 三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细湿罗音
辅助检查X线检查:透光度减低,点状或小斑片装影,肋膈角变钝,反抛物线状阴影,
纵膈、心脏向健侧移位,患侧胸腔可见液平面。
四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査+X线
第九节几种不同病原体肺炎的特点
病毒性肺炎
(一)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表现)
简称合胞病毒肺炎,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肺炎 轻症患者: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不重
中、重症者: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绀、鼻扇及三
凹征,发热可为低、中
度热和高热
(二)腺病毒肺炎(表现)
发热,中毒症状重,呼吸道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可因脑水肿而致嗜睡、昏迷或惊厥 发作
二其他微生物所致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特点、表现)
第十三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三节先天性心脏病概论
分类(及特点)
(一)左向右分流型(潜在青紫型):常见冇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二)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常见的有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血管错位等。 (三)无分流型:常见有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和右位心等
生理特点
儿童排液及尿液特点:
每日尿量:学龄儿童每日排尿量少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婴幼儿少于200ml
时为少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
第三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1、前驱感染:90%病例有链球菌的前驱感染,以呼吸道及皮肤感染为主。 2、典型表现:(1)水肿、(2)血尿、(3)蛋白尿、(4)高血压、(5)尿量减少 3、严重表现:①严重循环充血
②高血压脑病
③急性肾功能不全
、诊断?
、临床四大特点:
(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排泄>50mg/(kg·d)。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3)高脂血症:胆固醇>5.7mmol/L。 (4)明显水肿。
以大量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为诊断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