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广东广州市综测一)汉初刘邦以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将其改封为楚王,又封儿子刘肥为齐王;还规定只要老百姓能说齐地方语言的,都属于齐国。当时人称楚人“沐猴而冠”,称齐人为“齐虏”。这些现象促使( ) A.齐地方文化传播 C.城市经济繁荣发展
B.“独尊儒术”实行 D.地方与中央矛盾缓和
解析 据题干材料“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又封儿子刘肥为齐王”、“时人称楚人‘沐猴而冠’,称齐人为‘齐虏’”,地方名归而实不至,强调加强中央的权威,故选B项。 答案 B
2.(2018·山东日照模拟)董仲舒说:“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 A.强调“君权神授”的正当性 B.教化民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论证“天人感应”的合理性 D.主张天子显德以示民的重要性
解析 董仲舒话语的意思是“百姓从上天接受到没有实现善的本性,退一步从天子那里接受实现本性的教化。天子秉承上天的意思,以成就百姓善的本性为己任”,强调“善”受之于天,王秉承天意,以成就百姓善的本性为己任,故选D项。 答案 D
3.(2018·四川南充适考三)在汉代儒者看来,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天命有德”的政权合法性理论,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确立了基本的礼制。这种“礼制”( )
A.突出天命的神圣性和绝对性 B.以道德教化来稳定统治秩序 C.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D.儒家天命思想学说开始确立
解析 据题干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形成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通过确立基本的礼制模式以道德教化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故选B项。 答案 B
4.(2018·山东德州期末)董仲舒提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该主张客观上的积极作用在于( ) A.防止君主权力的滥用 B.为君主专制找到合法依据 C.促使君主“无为而治” D.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解析 材料中“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意思是国家做错事儿,会有天谴,所以是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该主张客观上的积极作用在于防止君主权力的滥用,故A项正确。 答案 A
5.(2019·山东泰安模拟)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诗经》)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材料表明,西汉武、宣年间( ) A.汉代的儒学重在阐发义理 B.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以儒学为依据选拔人才 答案 C
6.(2018·四川蓉城名校联盟联考一)下表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对于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
类别 社会伦理观念 法观念 财富观念 公平公正观念 道观念 A.主流价值儒学化 C.重利轻义观盛行
关键词 仁、礼、信 法、刑 利、财、富 均、平 道 出现频次 17 586次 4 648次 4 765次 4 427次 6 367次 B.法家大行其道 D.伦理脱离政治
所占比例 46.53% 12.30% 12.61% 11.71% 16.85% 解析 根据图表数据,反映了社会伦理观念比例最高,表明儒家思想在汉朝确立了正统地位,故选A项。 答案 A
7.(2019·山东临沂模拟)下图为古都北京内城之外的南北东西四个方位上的先农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五个古建筑。这种建筑布局体现了( )
A.家国一体的结构 C.三纲五常的理念
B.重农抑商的传统 D.天人合一的思想
解析 观察图可知,北京内城在南北面设置天坛与地坛,东西面设置日坛和月坛,这与天地日月位置一致,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故选D项。 答案 D
8.(2019·河北邢台质检)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根据其他儒家经义断狱,史家称之为“引经决狱”。“引经决狱”风气的盛行反映了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