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C.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能用于检测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2.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每个植物细胞中,a、b、c基因都会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 B.a、b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 C.a、b、c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尾端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3. 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主动运输所需能量来自ATP的“γ”位前的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的能量

B.若用带有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γ”位上

C.将ATP中的“β”和“γ”位磷酸基团去掉,所得物质是合成RNA分子的单体之一 D.将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上的DNA都用P标记,该细胞在不含P的培养基中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有放射性

4.已知二倍体果蝇的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灰身(B)

1

32

32

32

32

32

32

对黑身(b)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灰身果蝇与一只白眼灰身果蝇交配,F1 雌果蝇中有 3/8 为白眼灰身,亲本果蝇的基因型 A.BbXX和 BBXY B.BbXX和 BbXY C.BBXX 和bbXY

Dd

d

DD

d

dd

D

D.BbXX 和BbXY

Ddd

5.图1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A、a、B、b、C、c分别表示染色体;图2表示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变化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B.若图1中的乙细胞对应图2中的d时期,则m所代表的数值是1

C.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6. 不发生变异的情况下,下列细胞中一定含有两个红绿色盲基因的是 A.红绿色盲患者的初级精母细胞 B.红绿色盲患者的初级卵母细胞 C.红绿色盲患者的次级精母细胞 D.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次级卵母细胞

7. 某种群个体间通过随机交配进行繁殖,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该种群繁殖一代,若子一代中BB:Bb:bb=25:10:1,则亲代中BB、Bb和bb的数量比最可能为 A.4:2:4 B.4:3:2 C.4:1:3 D.8:2:1 8. 关于科学家方法与结论判断都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科学家 孟德尔 萨顿 摩尔根 赫尔希和蔡斯 沃森和克里克 方法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法 假说演绎法 同位素标记法 模型构建 结论 发现并命名了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双螺旋结构 D.①④⑤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9.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中异常现象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2

A.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aB4种配子——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3种配子——一个B基因突变成了b基因

C.基因型为AaX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A、a基因的XX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都异常

D.基因型为AaX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aXX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异常 10. 某遗传性肥胖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BB

B

BB

A.该实例能同时体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 B.可通过注射促黑素细胞激素来治疗基因型为AAeebb的肥胖患者 C.双方体重都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育患遗传性肥胖的子代 D.基因型均为AaEeBb的夫妇生育体重正常子代的概率是9/64

11.将稳定遗传的茉莉花紫色花品种和白色花品种杂交,子一代均为紫色花(正反交结果一致)。为探究其遗传机理,某同学进行如下研究:

提出假设:茉莉花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紫花对白花为显性 演绎推理:若将F1与亲代白花进行杂交,预期子代中紫花:白花=1:1

实验验证:将F1与亲代白花进行杂交,统计子代花色为紫花:红花:白花=1:2:1 下列针对上述研究过程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该同学的演绎推理是错误的

B.演绎结果与实验结果不相符,上述假设不成立

C.依据实验结果假设应修正为:茉莉花花色由两对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 D.对F1自交后代进行演绎推理,结果应该是紫花:红花:白花=9:6:1 12.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

A.口腔上皮细胞中能发生的过程仅有③ B.根尖分生区细胞能发生的过程有①②③ C.HIV增殖过程中会发生①一⑤全部过程 D.噬菌体增殖过程中会发生①②③④过程

13. 现有纯种果蝇品系①?④,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品系 隐性性状 ① ② 残翅 Ⅱ ③ 黑身 Ⅱ ④ 紫红眼 Ⅲ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Ⅱ、Ⅲ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4. 下图是某种伴性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隐性遗传病 B.III—6 不携带致病基因 C.II—4 是纯合子 D.在自然人群中,该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15. 下图表示用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2

A.②过程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B.检测发现,B的放射性高于C的放射性 C.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大多数都有放射性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6.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4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人类白化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

C.生物体的性状只与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D.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只能通过母方传递给后代

17. 将基因型为 Dd 的高茎豌豆幼苗(品系甲)部分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可育的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品系甲、品系乙在同一地块中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繁殖一代,得到它们的子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品系乙能产生基因型为 DD、Dd 和 dd 三种类型卵细胞 B.品系甲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品系乙植株为纯合子 C.在品系乙植株发育过程中,细胞进行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体 D.品系甲、乙混合种植后,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

18. mRNA的某个碱基被氧化会导致核糖体在该碱基处的移动停止。而神经细胞中的质控因子能切碎mRNA,解救卡住的核糖体,否则受损的mRNA就会在细胞中累积,进而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质控因子可能是一种RNA水解酶,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可根据合成多肽链的长度来判断mRNA是否被氧化 C.控制质控因子合成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 D.mRNA通常会结合多个核糖体,产生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条肽链 19. 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装片的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

C.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制成解离液 D.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20. 在作物育种中,使作物具有矮生性状是某些农作物性状改良的方向之一。实验小组利用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从某二倍体野生型水稻(株高正常)田中获得了一株矮生型突变体,将该突变体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矮生植株占5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获得的单倍体矮生植株长势弱小,所结的种子比野生型水稻的小 B.可用矮生型突变体植株逐代自交的方法来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植株 C.单倍体矮生植株与矮生型突变体植株在自然条件下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5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nrrw43hux7e16g2f5026bod04q32p00oz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