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戏剧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现在我来分享一下本学期我是如何开展我们班级的创意戏剧。我通过三个大点来和大家进行简单的分享。
一、前期准备 1.问卷调查
第一个准备是分发了问卷调查。制作了两份问卷调查,演员意向调查表和工作人员求职简历。这是我开展表演游戏之前的设想写下的手稿,那么关于演员意向表我设计了4个问题。这个表格很简单,其实就是我知道孩子么想演什么角色。但是我把这个问卷调查做成了小册子的样式,因为除了我想知道孩子们想演什么,我还设计了为什么你想演这个角色,我觉得人做每件事都是有目的性的,或者说是有原因的,可能因为这个角色好看,也可能是因为这个角色有趣。我设计这个问题的本意是想通过这个问题让孩子们更加深入的去了解这个角色,只有了解这个角色的各种特征,他才能说出为什么。听完孩子的为什么,你会发现很不一样的,很惊奇的点。这个问题就为接下来孩子们的表演奠定了一个基本的基础。.第三个问题是我为这个角色设计的台词、动作。孩子们要去给这个角色设计台词和动作,那么必然是在了解这个角色,以及了解整个剧情的走向的情况下,因为他需要孩子们自己去在脑海里构建一个小情境,比如白雪公主公主遇见巫婆的时候,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表情、台词以及肢体动作。这个问题我没有想让孩子们去设计多么优美的台词,多么精彩的造型,我更深层次的目的是想让孩子们不断地在脑海里一次有一次的构建不同情境,然后去设计台词,同时这样也是孩子们对这个表演游戏的整个剧情又一次的复习。第四个问题,我为这个角色做的准备,其实这个问题的设计是再次给孩子们强化了角色的所有特征,因为他需要观察这个角色、了解这个角色,进行一些思考,才能给这个角色设计衣服、配饰、道具等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孩子们是如何去理解这个角色的,比如同样的想要扮演白雪公主,有的就是要为她准备裙子、准备道具。另一个孩子他的准备是做个好孩子。
那另一份是工作人员安排表为什么又设计这样一份求职简历呢?在分发这份求职简历之前,我和孩子们详细的说过了里面这些工作岗位,每一个岗位有相应的职责。制作这样一份求职简历主要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够大致的知道,在一场戏剧表演中,除了要担任演员以外,还有很多另外的岗位,有了这样一个团队的合作才能够支撑起一场戏剧演出。后面,我用了一节课程时间和孩子们“聊天”,聊这个场景里可以有什么物品,或者这个情节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背景。孩子们了解了这个工作职责以后,他就需要思考,有什么特长,哪个工作岗位适合他。之后第三个问题,我觉得这个工作要做的事,就是让孩子们去思考我这个身份应该在这个场景里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那其实这两份表格在后面给我们的表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家庭作业
暑假的时候我请家长给孩子们讲白雪公主的故事,让他们看白雪公主的影片,给孩子
们灌输白雪公主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包括家长们对于白雪公主中人物的理解。比如说我们听到白雪公主这个故事,下意识的就会觉得白雪公主很可怜,巫婆真的是太坏了,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杀害白雪公主。我们直接的就把巫婆定义成坏人,但是其实通过交上来的调查表,我发现现在的家长们他们有不一样的看法,他们的想法也千奇百怪,同时,每个家长传达给孩子的想法也会不一样。比如我们班的林晞,她最想演的是继后,因为什么,她觉得巫婆超级厉害的,想做毒苹果就可以做毒苹果,想改变自己的面貌就可以改变。没有失败过,所以她想要扮演这样一个厉害的人,虽然他后来落选了。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眼光和方法去定义某种事物,而是应该多倾听孩子的声音。
3.制作服装
我个人的经验告诉我,制作的服装一定比买的服装效果更好,也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同,不像买的衣服那样千篇一律的死板。
4.观看影片
通过这个学期的尝试,我发现观看影片真的非常非常有用,后面我会给大家讲案例。那我们班就是在放学前、餐前播报以后的空余时间,总之就是利用一切碎片时间让孩子们往死里看白雪公主。
二、本学期的做法 1.引入和评价
我们好像习惯了让孩子们看之前演出的照片,或者影片来作为开头。说一说哪里表演的不好啊,我们应该要怎么改进啊。然后再说一说这节课的要求啊,好像千篇一律都是这样。
观摩了很多的表演游戏,我发想了几个问题。
(1)不管是大班的表演,还是小班的表演,都有同样的一个要求,请你们当一个文明的小观众。然后孩子们在之后的评价就会抓住这个点评价,啊谁谁谁不是文明的小观众,因为他说话了,然后那个人就说我没有,完了场面就控制不住。我觉得说嗯...一节课,两节课,一学期都是这样,那这样的引入和评价真的有意义吗?
(2) 每次引入呢都是观察一张图片,然后老师说,小朋友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上哪里表演的不好?那我们应该要怎么表演?最后就是老师一锤定音告诉小朋友应该要怎么做。我觉得这也是孩子在演出中频频看老师的原因。我认为我们老师问问题不应该只看到坏的,看不到好的,也不要给这个问题加框框。如果这个节课的引入就是一张照片,那么一定应该是我这节课最核心的问题,而不是只是让孩子找不同,我在上节课发现了这个问题,我这节课就来解决问题,那么对于提问的方式我比较多是尝试采用了“你在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或者“你观察到了什么”这样的方式。
有一节课,我给孩子们看了一张小动物跳舞的图片,我这节课是想让他们一起解决跳舞丑的问题,想让他们一起来设计舞蹈动作。但是我出示这张图片以后,我问他们,你们
看到了什么。阿哲说,我看到小乌龟蔡煜烁表演的特别好,因为他一直在地上爬。柳钧腾表演的不好,因为他一点也不想小鹿。后来我观察了一下,确实,这只小乌龟不管其他人在干嘛,他都是在地上爬,小动物跳舞,他在地上爬,小动物欢呼,他还在地上爬。一直坚守他的角色,其实我们看的影片里就是这样的,那只小乌龟就是一直在努力的追上他们,努力的爬。于是呢这节课就变成了给小动物们设计出场方式。
孩子们的观察点很奇特,所以就像许卓娅教授的创意戏剧的理念,凡是儿童可以自己做的一定要让儿童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体验的一定要让儿童自己去体验。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更大的空间和说话的权利。
除了使用图片导入,这个学期其实我使用的更多的是情境导入,比如这节课的引入,我描述一个情境,“白雪公主在森林里慌乱的逃亡”。请几组小朋友来演小短剧。关于为什么是几组,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是请两三个人轮流演,最后看谁演的好。后来,演着演着大家都不满意,因为上来演的小朋友根本不慌乱,还在笑。好,问题出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后面刘宸烨很不耐烦的说出来了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教室里一点也不恐怖啊,动画片里的树还会动。你们看,这就是看影片的效果。好,这个问题怎么办呢?最开始我们搬来了幼儿园喷的那两棵树,但是这个不会动,根本起不到效果。后来我们请了几个小朋友来演,这就是在表演中,因为场景的需要生成了角色。这几棵树要怎么样呢?孩子们已经有看影片的经验了,我们只要在小剧场演出的时候引导他们通过表情,肢体动作来表现。小剧场演完了,提出这节课的要求,请小朋友们把这一幕加入今天的演出中去。
我觉得自主的戏剧表演并不是老师完全放手给孩子,而是在有设想的情况下去发掘孩子的潜能。接下来演完了,重点评价这几棵树,他们的表情、动作、甚至台词。最后评一评谁是今天最恐怖的树,让白雪公主说一说她被哪棵树吓到了。
还有用到一个方法是,我今天拿了一个人无厘头的东西,比如说又一次我拿了一个真正的水果(橘子)其实是我没吃完的,然后,我这节课的引入就很简单,请你们设计一个场景,把这个水果用在你的表演里,谁都可以使用,怎么用都可以。如果是这种引入,那我当天演的就是非正式演出,这个我后面会说。好,然后马上就直接开始表演,演的过程中其实很好笑。国王第一次拿起了这个橘子,然后给了王后,说,这个橘子给你吃,后面王后就把她吃掉了。很单薄对吧,第二次呢是猎人把它放在盒子里,当做公主的心。第三次是白雪公主发现了小矮人家里有一个橘子,假装在那里说,好累啊,啊,这里有一个橘子,我来吃掉它,于是她真的把它剥开了,剥开以后还数了一下,哦,有7瓣,但其实没有的。完后就真的把它吃掉了。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会给自己设计情节了。最后这节课的评价呢,就是谁把橘子用的最好,我们来投票,把票数最高的那一幕加入我们的戏剧表演中。你看这样我们老师只要把大纲想出来,然后让孩子们慢慢去填充,整个戏剧就会很有趣。
我觉得说并不是我们规定这个课应该是这个流程,我就应该每节课都按部就班的去做,
有时候还是需要大胆的尝试一些自己的想法,谁知道会不会成功呢对吧。
2.表演过程
这个流程我分成了三段式的教学
(1)选角,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我把角色图片打印下来,孩子们想演什么就在图片下面贴上自己号数的星星贴。然后统计下来,接下来就是回家准备,第二天来竞演,然后就是票高者得,剩下一些无关紧要的角色就我来顶喽。
(2)非正式演出和正式演出其实我是穿插着演的
非正式演出就是相当于彩排,不要求小朋友们要当文明的小观众,他们可以对台上的表演当场提出意见,然后可以上去示范给其他人看。魏梁宇特别喜欢这个环节,每次都是他最积极上去,然后又乱七八糟跳一通就下去,也有的不愿意上去示范,只喜欢在下面乱叫。每次的非正式演出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在解决我们在表演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场发现,当场解决,有时候真的到评价的时候别说孩子了,我们自己都忘记了。
(3)正式演出
我会大概每个月进行一次,所以其实到现在,我们也才进行了两次的非常正式的演出。正式演出我一直和孩子们强调,把它提到很高很高的位置,比如我经常会说,你们觉得这样的表演可以放到正式演出吗?场工这样的行为在正式演出的时候好看吗?我一直说,但又不告诉他们什么时候正式演出,什么是正式演出,他们就会不自觉的对这个正式演出有一个“敬畏”的心。当我们把一样东西放在我们不可触摸的位置,我们自然的就会在接近他的时候表现的越严谨。小朋友也是一样的。
那么我是如何定义正式演出和非正式演出的呢?你们觉得应该如何给孩子定义呢?——穿服装嘛。这个很巧妙的就是,其实也是因为有的服装没做好,有的做好了已经带来了,一直问什么时候穿服装,我就会告诉他们,等我们正式演出了,就会穿服装。什么时候正式演出,等你们演的没有问题了就可以正式演出了。
其实在表演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孩子呈现的精彩的瞬间,比如这两个小朋友,你们猜一猜他们在干嘛?这三个人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身份是什么。
三、成效与反思 1.孩子们的进步
(1)我发现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强了,他们观察到的不仅仅是哪个观众不文明的小问题了,请他们评价的时候经常说出让人惊讶的点。
(2)对台词以及情节的理解加深了。我这学期没有给孩子们录音,也没有给家长剧本让孩子去练习,我经常会告诉孩子,如果你在舞台上演出的时候忘词了,没有关系,你觉得这个场景可以说什么,你就说什么。一般在非正式演出的时候,底下的观众也会帮他们说台词,还有舞台上人需要克服说话小声的问题,不然台下说悄悄话的观众就会听不见。
(3)愿意思考的小朋友变多了,我发现说我们班级现在评价的时候不再只是那几个人
了,有一些远方的观众也会发出声音了,这个学期开展创意戏剧,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你假装不行,孩子们就行。
2.老师的进步
(1)对戏剧表演的理解加深了,我觉得用你自己想要做的方式去尝试,也许会发现,其实自己真的挺棒的。就算这个方法不行,还有下一届,在下一届的小朋友嘛。总要去尝试,不尝试就永远不知道。
(2)更加信任孩子,放手给孩子去做以后,有一次我和林琳老师刚好有急事需要说两句,我就走到班级最后面和林琳老师一边说一边远远的看他们演。发现好像没有我,他们自己也能演。
(3)套用许卓娅教授的创意戏剧教育理念,我们老师要做的创意戏剧应该是在,与幼儿一起在编戏、排戏、演戏的过冲中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3.本学期的不足
(1)虽然这样演我觉得是有初步的达到了自主表演的目的,但是时间是真的不够用,以至于我在一些道具的准备上就没有和孩子共同商量,直接用了我自己的想法。
(2)没有很好的和课程融合,我发现上表演不上美术真的有点搞不动。虽然林琳老师已经非常配合我,辅助我的表演游戏,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我也没办法把我脑子里想的这个画面直接复印给他,所以有时候做出来的我需要的道具就不是我想要的那种。这是我觉得本学期我没有和好的和课程去融合。
(3)没有很好的发挥区域的作用,这个我需要检讨,这个学期我在班级区域的指导上确实做得不够到位,所以我们班级的区域就没有很好的去服务我的戏剧。
4.关于下学期的思考与安排
(1)下个学期我会更多的利用课程和区域让孩子们参与到道具的制作当中。 (2)然后继续用我的教学方式来和孩子们一起表演这个创意戏剧。
创意戏剧《白雪公主》经验交流发言稿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