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主题式生活化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8页word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主题式生活化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主题式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需要设置课程[1]。新一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和现实生活的联系,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必须融入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育中[2]。

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指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要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 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紧密联系现代生活世界, 教师通过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 以信息活动为主线, 通过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了解生活的同时增强对社会文化认识、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能力, 进而获得情感的升华和意识的形成[3]。

主题式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指把生活化的信息活动看作连贯的一个整体,以某一主题贯穿全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教学情境的创设、知识的探索与建构、教学评价都是围绕这一活动主线展开,凸显主题式和生活化,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教师则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它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它适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教师则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4]。而主题式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所倡导的教学观恰好与之暗合。

下面通过两个教学案例来分析探讨信息技术主题式生活化教学的内

第 1 页

涵。

【案例1】

有一位教师在教画图软件中的“喷枪”工具时,她为学生设计了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堆雪人。课堂中教师问学生有没有堆过雪人或者从电视上看过,然后让学生用喷枪工具堆一个雪人。第二个任务是放烟花。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过年时放烟花的情境,接着让学生用喷枪工具喷出烟花。教师布置的两个任务都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来创设,但这两个任务是没有关联的,只不过是运用生活化的例子来讲授新知识,课堂教学还是停留在重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而信息技术教学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节课中,教师应该找到两个任务的关联点,形成一条主线来展开教学。如:以学生学过的一篇课文《雪孩子》为主线来贯穿课堂。我们可以这样设计:(1)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而融化了,小白兔多伤心呀,我们能不能用“喷枪”工具堆一个雪孩子送给它?(2)雪孩子堆好了,小白兔多开心呀,它想开一个庆祝会,让我们发挥想象力帮他放一场绚丽的烟花吧! 这样,以学生学过的故事为切入点引入,学生有亲切感,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还培养了学生有爱心,学会感恩的高贵品质。 【案例2】

四年级第一册(上)的画图软件中有一课关于“翻转和旋转”的知识,主要是让学生用翻转和旋转的技能变化图形,书本的内容只是对一朵花进行翻转和旋转。笔者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二次改造,以邀请孩子到老师的

第 2 页

新家做客的生活化过程为主线展开教学。

首先,以带学生参观笔者的新家引入——到了门口,发现门上的“福”字歪了,怎样才能把“福”字转正呢?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把“福”字正贴和倒着贴,掌握了知识技能。进入房间内,笔者为学生提供椅子、书柜、风扇、花瓶、布娃娃等物品,但这些物品都是东倒西歪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选择合适的角度摆放物品,充实心目中的家园[5]。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家庭事务,热爱家庭的情感,形成爱整洁的良好生活习惯。然后引导学生留意挂在墙上的空白画框,让学生用七巧板拼一幅作品放到画框中,拼七巧板任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最后,把拼好的七巧板复制到画框。

通过这样的设计,把教学活动形成一条主题式生活化的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知识,并把新生成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建立起了信息技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主动体验的知识意义建构者。 二、主题式生活化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施

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需要,顺应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5]。而主题式生活化课堂凸显主题式和生活化,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那么,主题式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怎样实施呢? (一)寻找生活化主题与知识的切入点

生活是学生学习材料的主要来源。在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时,要对学生的经验有全面的了解。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学

第 3 页

习兴趣,而知识与生活的切入点用得巧妙,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与当地的资源相结合

当地的资源是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如果在教学中适时应用,会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PowerPoint内容时,让学生分小组收集有关家乡特色、旅游、特产等图片,然后制成幻灯片,再进行分组介绍。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与学校的活动相结合

在传统的节日里,学校都会举行各种主题活动,例如:在清明节举行缅怀先辈、感恩他人的活动等。在教学活动中,把课本的知识技能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丰富有趣,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最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生活经验。 3.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结合

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教学内容延伸到家庭生活中,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庭事务,热爱家庭的情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了Word表格知识以后, 让学生设计家庭日常开支一览表, 并做好记录统计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与学生的生活需求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学生的生活需求和兴趣爱好,学习相关的信息技

第 4 页

术知识,并不断地获得生活的成就感,能大大激发求知欲望,提升勇于开拓进取的学习能力。例如:新学期开始,很多学生要制作一张课程表,这时,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学习制作表格的知识。并以此为主题线索展开下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课程,制作一张自己心中理想的课程表。由学生自己设计需要的课程,体现了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个人追求和理解。 (二)构建主题式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模式

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1]。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要打破原来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主题式生活化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为基础,凸显主题式和生活化,让学生在主题式生活化的情境中主动参与、主动体验知识意义建构,教师则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实现快乐、自主的学习。 主题式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简要表述为以下方面。

[确立生活化的目标] [选择生活化的内容] [创设主题式的情境] [探索与构建知识] [体现生活化的评价] 1.确立生活化的目标

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合理的、能灵活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目标体系。 2.选择生活化的内容

第 5 页

主题式生活化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8页word文档

主题式生活化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一、信息技术主题式生活化教学的内涵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需要设置课程[1]。新一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和现实生活的联系,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必须融入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育中[2]。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nqzg75wnj7yqpo85se79mzf00wrvr00iw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