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确定位置
山下湖镇中心小学 钱佳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统一标准的重要性,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能正确表述第几列第几行,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
2.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点子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对比、创造等方式,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列、行的含义,能正确表述第几列第几行,会用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体验数对的创造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瞧,这是一个方阵,在这个班中,首先你最先想认识的是谁呢? 生1:老师。
师:可是老师没有在这里。你说 生2:同学。
师:你想认识哪位同学的呢? 生2:小洁。(学生从作业纸上发现) 生3:班长。 生4:课代表。 ……
师:过会钱老师带你们一个一个去认识。请看,这是班长,名叫小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小洁站在什么位置?用自己准确又简练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记录在我们的纸上。开始吧!(作业纸:小洁站在————)。 生独立思考并记录,师巡视并收集典型答案
【设计意图】用谈话的形式轻松引出认识朋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
二、层层深入,探究新知 1.经历统一,确定位置。 幻灯片展示学生的描述方法。
师:同学们,看了这几位同学的写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自由表达。
师:我们发现同样是描述小洁的位置,可是同学们你有你的说法我有我的说法,这样总觉得怎么样? 生1:有点乱,要统一。 生2:要讨论谁的写法更好。
师:这时我们需要来统一标准。(板书:统一标准。) 师:在数学上,我们称这样的一竖为“列”,像这样的一横我们称它为“行”。 (板书:列 行)
师:用列和行来描述是不是更清楚了,小洁到底在第几列呢? 生:左数第2列,从下往上数第3行。 师:可不可以往右数呢? 生:可以。
师:为了统一,我们规定像这样的“列”一般“从左往右看”,像这样的“行”一般是“从前往后看”。(师卡纸出示“从左往右看、从前往后看”)
课件演示第1列、第2列、第3列……第6列,第1行、第2行、第3行……第6行,学生一起跟着说。
师:现在你能不能描述下小洁站在哪里吗? 生1:小洁在第2列第3行。 生2:小洁在第3行第2列。 师: 为了保证表达的唯一性,我们再增加一条规定,通常先说“列”,再说:“行”。(板书:先 后)
师: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说小洁站在哪里? 生齐说:小洁站在第2列第3行。(师板书 小洁:第2列第3行)
师:这时候是不是统一啦。对比下,现在的描述方式跟刚开始时同学们的描述方式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这个比刚才清晰了。 生:简便又清楚。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由繁到简、由多样性表达到统一的过程,体会“统一标准”的重要性。在情境图中会用“第几列第几行” 正确描述学生的座位,同时,通过现在的描述与之前同学们的描述进行对比,感受规定以后更清楚更简便,体会必要性。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2.巩固练习,加深应用。
师:下面来认识下班中数学课代表的位置?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描述下吗? 生:第3列第4行。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再来认识下语文课代表小伟的位置? 生:小伟在第5列第6行。 师:同意吗? 生:同意。
【设计意图】熟练用列和行确定位置的运用,为接下来的探究做好充分的铺垫。
3.变图为点,感悟位置。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仔细了,你瞧,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变成点了。
师:那这样有什么好处? 生:看起来更清楚更简便。
师:那现在在这个点子图上你还能找到第1列,第1行吗?
生上台用手势指(课件再次演示在圆点上的“第1列——第6列 ,第1行——第6行”。)
师:刚才规定了,列是从做往右看,行是从前往后看。
师:在这幅图上,你还能再次找到小洁的位置吗?请生上台指。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找出来的吗?
生:先找到第2列,再找到第3行,交叉的地方就是。
师:下面老师我来说位置,请同学们在点子图上找到他的位置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读一下英语课代表小英的位置。体育课代表小飞的位置。 (卡纸出示 小英:第3列第2行 小飞:第6列第6行 ) 生:上台指出相应的位置。并说一说是怎么找的。(课件演示红点和名字)
【设计意图】感受从实物图——点子图的过程,为直角坐标系雏形的认识进行了铺垫,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描述在点子图找到相应位置,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把握,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变化过程,渗透了“符号化思想”。
4.创造数对,体会简洁。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这样的形式描述平面内一个同学的位置!其实数学除了追求准确外还追求简练,像这样的文字描述太复杂啦!想一想,能不能把它写得更加简练一些呢?还是以小洁的位置为标准,请同学们自己在纸上设计创造下。 生思考并记录在纸上。师巡视,并抽取具有代表性的表示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①2列3行 ③ 2 3 ②2 L 3 H ④2.3 ⑤2 ▎3▂ ⑥ 2,3
师:请第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去掉两个第字也方便看出列和行,而且写起来更简单了。 师:请第二位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生2:L代表列,H代表行。
师:我想知道第三位同学的想法。
生3:列是竖的,行是横的,所以我用符号来表示。 师:你的想法很有创意。
师:我们再来看看右边三位同学的写法,比起左边的写法,你们发现少了什么?生:列和行
师:思考下,列和行可不可以少?
生1:不可以。因为去掉了就不知道哪个是列哪个是行。 生2:可以。因为是先说列再说行的。
师:这三位同学认为反正已经规定先列后行所以可以去掉,是吧。 师:再来看看这三位写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1:一个有点,一个有逗号,一个没有符号。 师:哪个更好呢?
讨论得出:不写符号很容易看成整数23,中间是点的很容易看成小数2.3,所以中间用逗号隔开更好。
师:其实,你们的想法已经跟数学家的想法很接近了。数学上规定凡是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或者一个物体位置时,必须先写列、再写行,中间用一个逗号隔开,为了表示它们是一个整体,外面再加一个小括号。这样的一组数我们称它为数对。 边说边板书:数对(2,3)
师:读法很简单,读作:二三。一起读一遍。 生:二三。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板书:用数对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比“第2列第3行”的描述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孩子们像一个个小小数学家,思考着、探索着、创造着,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生活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对”的产生是从儿童的“再创造”开始的,“数对”的规范表达则是在不断取舍的讨论交流中逐步生成的,在整个过程中,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真切体悟到数学所追求的简洁是准确、清楚基础上的合理优化。
5.对比描述,深化意义。
师:现在你能在自己纸上用数对表示小英和小飞的位置。谁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写在纸上。
生上台演示:小英(3,2) 小飞(6, 6) 师:观察这两个数对(2,3)(3,2),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 生:数字换了一下。
师:那他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表示的意思不一样。数对(2,3)表示在第2列第3行。数对(3,2)表示在第3列第2行。
师:在数对里,虽然数字一样,但是这两个数字的顺序不一样,表示的位置也就不一样了。
师:再看数对(6,6)两个数字都是6,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6是第6列,第二个6是第6行。
师:即使两个数字一样,可是在数对里表示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
师:同学们真棒!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化繁为简,把一个复杂的位置表达方式用简单的数对也可以表示。
【设计意图】明确两个数字才能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通过(2,3)(3,2)两个数对的对比,知道数对里的两个数,顺序不同,位置也就不同了;数对(6,6),两个数字一样,但是表示的意思确是不一样的,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让学生明确数对里的关键是先列后行。通过形来研究数,通过数来呈现位置,在电子图上和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之间架起了数与形的桥梁,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6.回归现实,引发疑问。
师:其实,我们每一个同学在班级里也可以用数对确定自己的位置。思考下,如果要确定自己的位置,首先,你要思考的是什么问题呢? 生:自己在第几列?
生争论到底哪边是第一列?
师:到底第一列是以你们的左起为标准,还是以我这个“观察者”的左起为标准呢?
课件出示室内全景照片,孩子们请看,如果放在图片上看是从哪边为第一列? 师:为了保证我们的表达与平面图上看到的完全一致。数学上规定,通常是以“观察者的角度出发”的左边作为第1列(卡纸出示: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
【设计意图】在班级里到底哪边是第一列呢?这又让学生产生矛盾。通过班级全景照的展示,明确要“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去看列和行,巧妙的突破了难点。
7.数形结合,感受数对。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在纸上用记号笔大大的写上自己的位置,用数对来表示。 生自己写数对。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看同学们写的到底正不正确?请第7列的同学排队把你们的作业纸拿到台上来展示一下。
师:小老师们检查下有没有不对的地方? 生检查师帮忙修改。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数对,看看有什么特点? 生1:第一个数字都是7,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都在第7列上。 师:还有什么特点吗?
生2:它们的行数都是一个一个增加的。 师:听明白了吗?
《用数对确定位置》视频课教学实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