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使用安全标志的目的是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的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当然,安全标志本身不能消除任何危险,也不能取代预防事故的相应设施。 在设置安全标志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已有诸多规定。如《安全生产法》的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设置的安全标志,未经主管领导或部门批准,不准擅自移动或拆除。
第六节 事故应急救援知识
员工掌握一定的应急救援知识,对于处置紧急事故,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有着积极的意义。企业在日常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要介绍本单位的危险源的位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介绍应急救援的程序和方法,并组织员工进行演练;员工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一)对紧急情况和事故灾害的辨识、评价。 (二)对人力、物资和工具等资源的确认与准备。 (三)指导建立现场内外合理有效的应急组织。 (四)设计应急行动战术。
(五)制定事故后的现场清理及恢复措施等。 二、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
(一)员工应了解并掌握如何利用身边的工具做最快、最有效的报警。例如,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专用报警电话、对讲机、网络或其他方式报警等。
(二)员工应熟悉发布紧急情况通告的方法。如,使用警笛、警钟、电话或广播等。
(三)当事故发生后,为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所有人员,应掌握如何在现场贴发警示标志。
(四)培训应急队员在事故现场安全、有序地疏散被困人员和周围人员。对人员疏散的培训主要在应急演习中进行。
(五)加强对火灾的应急救援培训,使员工掌握必要的灭火技术、灭火装置的识别、使用、保养、维护等基本技术。
三、员工应该掌握的应急救援方面的知识 (一)本单位或生产现场的重要危险源的位置。 (二)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部位和主要原因。 (三)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
(四)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如,发生事故可能有“着火、有毒气体外泄、爆炸”等方面的危险。
(五)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如,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校验。
(六)发生事故后的处置。
(七)应急救援体系启动后的职责等。
第三部分 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节 管工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检修工通用安全操作规程》、《非电气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和《登高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工作前要检查所用工具和器械是否完好,不得使用有毛刺的手锤、上端有斜坡或有暗伤的凿子和扁铲。
3、套丝时要经常加油;锯断管子时不能用力过猛或过快,以防锯条折断伤人;铲工件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铲下的碎片飞出后伤害别人。
4、吊放管子时,要先检查所用的吊具和其他工具,如有破损要先修理好,不得迁就使用。
5、在地沟内安放管子时,要先检查地沟两侧的土质是否有坍塌的可能,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工作。禁止在沟沿两侧1米内堆放管子等物,以免压坏地沟造成事故。 6、密封管道禁止焊接,要先安设放气管、孔;进入沟、渠、罐、槽前要先进行空气
检查,防止有害气体中毒;使用的照明灯必须是12~36伏的安全电压。
7、水压试验前,要先校对好压力表;实验时要注意不能超过规定的最大压力;升压要缓慢进行;升压中不得动丝堵或法兰螺丝,不准敲击堵头或站在堵头正面;非工作人员不准接近正在施压的管子或附件。
8、管子放置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管子滚动伤人;严禁用脚蹬滚动管子;切割时要注意管子翻动伤人。
9、多人抬一根管子,要放在同侧肩上,必须有人指挥,同时抬起,同时放下,防止行动不一伤人。
10、改装管道时,要设专人负责安全,管子内不得有水,如有水及时排除,以防发生意外,防止爆裂。
11、本规程适用于全厂所有管工。此外,管工作业时还必须遵守《非电气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及其他相关规定;涉及到高空作业时,还要遵守《登高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节 检修工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车间或工作现场,必须按如下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要戴安全帽,在扬尘场所要戴防尘口罩。工作场地内不得穿凉鞋、高跟鞋(根部高度超过3厘米),不得穿大衣、风衣,围围巾,不得披头散发;留有长发的女工(长度超过衣领),上岗后必须将头发放到帽子内。
2、要掌握所操作设备、设施的技术性能和安全要求,具备应有的操作技能。 3、检修前必须先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对工作场地的油垢、油污、结冰等要事先处理,防止滑倒;分配工作时,每个场地都必须有人负责安全。 4、检修前必须先切断电源,在开关或按钮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并安排人监护。对于球磨机、大型皮带运输机、破碎机等大型设备,检修前还必须到配电室办理停电手续。在检查皮带运输机时,中部的事故开关必须断开。
5、工作时要注意上、下、左、右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特别是多层作业时更要注意;工具要放稳,以免滑落;传递工具严禁抛掷。
6、使用的工具、仪器等要完整无损,禁止使用有裂纹、缺陷和损伤的工具;打大锤
时不得戴手套,前方不得站人,并注意周围人安全。
7、严禁从事与本人工种不符的作业。非特殊工种作业人员严禁进行特种作业。 8、特种作业必须由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进行,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9、易燃、易爆物品周围10米内禁止用火、吸烟。乙炔、氧气瓶周围严禁用火和围坐。 10、使用各种工具时,必须遵守《常用工具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属于高空作业的,必须遵守《登高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高温加工时,要注意工件必须干净、无水垢,防止爆裂。
11、在重点消防部位、危险区域工作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在申请的时间内开始和结束,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
12、检修皮带时,皮带中部的事故开关必须断开。其它设备有连锁装置的,连锁装置必须完好。
13、未经过主管设备和安全人员的批准,严禁拆除或私自改变防护装置的形状和结构,以免降低防护性能;破损的防护装置要及时修理。
14、检修完后,要确保一切安全设施到位、不留隐患。 15、试车前,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检修人员和运转工共同做全面检查,方可试车。试车时严禁人员站、靠在设备转动部位;禁止检修人员自己试车。检修完后要及时摘去警示牌。
第三节 检修工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车间或工作现场,必须按如下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要戴安全帽,在扬尘场所要戴防尘口罩。工作场地内不得穿凉鞋、高跟鞋(根部高度超过3厘米),不得穿大衣、风衣,围围巾,不得披头散发;留有长发的女工(长度超过衣领),上岗后必须将头发放到帽子内。
2、要掌握所操作设备、设施的技术性能和安全要求,具备应有的操作技能。 3、检修前必须先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对工作场地的油垢、油污、结冰等要事先处理,防止滑倒;分配工作时,每个场地都必须有人负责安全。 4、检修前必须先切断电源,在开关或按钮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并安排人监护。对于球磨机、大型皮带运输机、破碎机等大型设备,检修前还必须到
配电室办理停电手续。在检查皮带运输机时,中部的事故开关必须断开。
5、工作时要注意上、下、左、右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特别是多层作业时更要注意;工具要放稳,以免滑落;传递工具严禁抛掷。
6、使用的工具、仪器等要完整无损,禁止使用有裂纹、缺陷和损伤的工具;打大锤时不得戴手套,前方不得站人,并注意周围人安全。
7、严禁从事与本人工种不符的作业。非特殊工种作业人员严禁进行特种作业。 8、特种作业必须由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进行,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9、易燃、易爆物品周围10米内禁止用火、吸烟。乙炔、氧气瓶周围严禁用火和围坐。 10、使用各种工具时,必须遵守《常用工具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属于高空作业的,必须遵守《登高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高温加工时,要注意工件必须干净、无水垢,防止爆裂。
11、在重点消防部位、危险区域工作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在申请的时间内开始和结束,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
12、检修皮带时,皮带中部的事故开关必须断开。其它设备有连锁装置的,连锁装置必须完好。
13、未经过主管设备和安全人员的批准,严禁拆除或私自改变防护装置的形状和结构,以免降低防护性能;破损的防护装置要及时修理。 14、检修完后,要确保一切安全设施到位、不留隐患。
15、试车前,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检修人员和运转工共同做全面检查,方可试车。试车时严禁人员站、靠在设备转动部位;禁止检修人员自己试车。检修完后要及时摘去警示牌。
16、本规程使用于各种检修工,包括检修钳工、管工、铆工、电焊工和皮带胶接工等工种。除次之外,还必须遵守《非电气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的安全规定;涉及到高空作业时,还要遵守《登高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节 检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电工是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特种作业证》,无证人员禁止从事电气作业。严格遵守国家和上级有关规定、作业规范和《检修工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