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编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

编制说明(预审稿)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来源有色标委[2011]41号文,项目编号20111258-Q-610;《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来源有色标委[2012]15号文,项目编号20112131-Q-610。标准性质确定为强制,为首次制定,完成时间为2012年,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单位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参加起草单位有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1.2 主要工作过程

到目前,《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两个技术标准项目已进行了部分企业调研,讨论稿进行了四次讨论,形成现在的预审稿。

1.2.1 下发调研通知,确定调研内容

2011年2月,全国有色金属质量计量标准研究所下发关于对标准《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调研的通知,调研内容主要是:通过走访征求对标准编制意见,了解各主要厂家近三年二氧化碳、全氟化碳排放情况,探讨制定排放限额分档的基本思路和依据。

1.2.2 征求意见,形成原始讨论稿

根据调研通知,我们与有关企业进行了电话沟通,形成了《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两

个技术标准的讨论稿。

2011年6月,在大连标准会议上轻金属分标委会对《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讨论稿进行了讨论,确定了基本文本格式,要求结合《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和《铝电解排放烟气中全氟化碳的测试与计算方法》两个预审稿内容抓紧进行调研。

1.2.3 实地调研,形成第二次讨论稿

2011年10月11日-17日,全国有色金属质量计量标准研究所、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对主持制定的两项行业标准《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进行了调研走访。受访单位有:中铝包头铝业有限公司、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铝兰州分公司、中铝青海分公司、黄河鑫业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

因两项排放限额标准基于当时即将审定的《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和《铝电解排放烟气中全氟化碳的测试与计算方法》,我们与受访单位双方就这四项关联标准的有关事项进行了充分探讨,反映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涉及预焙阳极中硫含量,但YS/T 285-2007《铝电解用预焙阳极》未对硫含量及测定方法加以规定,因而目前各企业所购阳极未对硫含量进行批量检测,未能形成统计数据。因此,需对铝电解用预焙阳极中硫含量及测定方法加以规定。

二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涉及预焙阳极净耗指标,残极回收量有的企业计量、有的企业采用经验数据,计算方法不统一。因此,需对铝电解用预焙阳极中残极回收量的计量方法加以规定。

三是全氟化碳的测试与计算方法涉及阳极效应,各企业对阳极效应的判定、持续时间依靠各自经验数据,目前尚无比较统一规范的

阳极效应的判定条件、时间的标准规定,因此影响扫描时间段、报告期内CF4、C2F6的计算量。因此,需对阳极效应进行相关标准定义。

四是全氟化碳的测试需专用仪器,目前电解生产企业基本没有配备,大多数企业未进行过测试。制定限额标准还需标委会协调有关单位对电解生产企业进行测试,以掌握有效数据,此项工作应抓紧进行。

调研报告在2011年10月份广东清远标准年会上进行了汇报和讨论。

《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和《铝电解排放烟气中全氟化碳的测试与计算方法》在广东清远年会上通过了审定,要求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两个技术标准要紧密结合两个方法审定稿确定排放限额分档。

1.2.4 第三次讨论

根据广东清远年会讨论要求,我们又与相关单位进行了沟通交流,对文本格式进行了必要修改。

1.2.4.1 根据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方法的审定稿,对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限定级、新建准入级、目标级进行了初步确定。

表1 (单位:kg/t) 指标 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单耗 限定级 1500 新建准入级 1460 目标级 1430 限定级:420*(100-2-0.8)/100*44/12/1000=1.49688 准入级:410*(100-2-0.8)/100*44/12/1000=1.46124 目标级:400*(100-2-0.8)/100*44/12/1000=1.4256 硫取2%,灰分取0.8%

电解铝生产过程中预焙阳极的消耗量计算CO2的排放量,公式

如下:

??100?Sa?Asha??44ECO2??MP?NAC????? …………………(1)

100???12?式中:ECO2——CO2的年排放量,t;

MP——金属铝年产量,t; NAC——每吨铝阳极净耗,t/t; Sa——预焙阳极中硫含量,wt%; Asha ——预焙阳极中灰分含量,wt%, 44/12——CO2分子量与碳原子量之比,无量纲。

根据《铝行业准入条件》有关规定,报请核准的电解铝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置换项目及环保改造项目,必须采用200KA及以上大型预焙槽工艺,且新建生产线阳极效应系数要小于0.08个/槽日。新改造的电解铝生产能力,阳极炭素净耗低于410千克/吨铝。现有的电解铝企业,阳极炭素净耗低于430千克/吨铝。现有企业要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降低资源消耗,在“十一五”末达到新建企业标准。

预焙阳极中灰分含量:0- 0.5-0.8

预焙阳极中硫含量:1.5-2,有些企业达到3.0以上 每吨铝阳极净耗:低于410-430千克/吨铝

1.2.4.2 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量需要进行测定,相关企业基本没有数据,所以排放限额限定级、新建准入级、目标级无法确定。

1.2.4.3 2012年2月,在广西南宁标准会议上再次对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两个技术标准修订讨论稿进行了讨论。轻标委要求中国铝业内部抓紧进行讨论,形成两个技术标准排放限额限定级、新建准入级、目标级的分档。

1.2.5 第四次讨论

根据南宁会议要求精神,项目组向中国铝业公司科技管理部进行了汇报。2012年5月9日,中国铝业科技管理部在北京组织《电

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技术标准征求意见会。经过充分征求意见,与会人员达成以下意见:

《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技术标准,阳极净耗初定430千克、410千克、400千克三档,硫及灰分合量取2.5%,计算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定级、准入级、目标级指标限额。

《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技术标准,CF4排放限定级、准入级、目标级指标限额分别为0.27千克、0.18千克、0.09千克,C2F6排放指标限额为相应档次的10%。

1.2.6 形成预审稿,重新编写编制说明

经过以上多次调研、四次讨论,项目组在掌握国内外相关标准状况基础上,对收集到的相关企业技术指标进行整理,综合考虑国际水平、我国现有水平以及环保等因素,确定产品的排放限额指标及其他内容。最终形成本预审稿。

项目组征求国内多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单位用户的意见,对返回的意见进行汇总和处理工作。据汇总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制定出标准预审稿并重新编写编制说明。

2 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2.1 标准编制原则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际上与之相关的标准有。但考虑到国内电解铝的装备水平、原料质量、工艺控制、电解槽操作、机械维护等因素,排放限额值应遵循“尊重历史、符合实际、国际接轨、展望未来”原则,研究制订我国的《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标

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编制 

《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编制说明(预审稿)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限额》来源有色标委[2011]41号文,项目编号20111258-Q-610;《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限额》来源有色标委[2012]15号文,项目编号20112131-Q-610。标准性质确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nldw71bf638ccg96mxg8n6j4879as00bu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