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施的设计说明,投资估算 竖向设计图 绿道游径设计图 绿化植物配置图 包含交通组织分析图及标准段剖面图 标准段植物布局及典型植物群落种植图 驿站设计图 设施及小品布局图 海绵功能设施布局图 包含位置及平立面图 包含位置、平立面图 包含雨水渗透、滞蓄、净化,雨污水处理等绿色设施和灰色设施 市政管线及设施布局图 重要节点平面图 效果图及意向图 包含给排水、电气等干线布局方案

表5-3 施工图设计成果及主要内容

成果形式及内容要求 设计说明 设计图纸 可分幅绘制 包含局部放大平面图、做法详图、子项详图等 驿站设计详图 市政各专业设计详图 备注 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总平面图 各专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工程量清单和概算 索引图 放线图 竖向图 游径铺装及做法详图 种植设计图 设施及小品详图

8

6 绿道选线

6.1 基本要求

6.1.1 应充分利用现状自然肌理的开放空间边缘(水系边缘、农田边缘、林地边缘等),以及现有步行及自行车交通道路等作为绿道选线的依托,应避开易发生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域。

6.1.2 应就近联系各级城乡居民点及公共空间,方便市民使用;同时尽可能连接自然景观及历史文化节点,体现地域特色。绿道串联节点的衔接要求详见表6-1。 6.1.3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绿道线路宜网状环通或局部环通,可依托绿道连接线加强绿道的连通性,并满足绿道连接线长度控制要求。

6.1.4 应综合考虑环境现状,包括可依托区域的长度、可达性、建设条件等因素,对绿道选线进行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绿道的适宜线路。

表6-1 绿道串联节点的衔接要求

节点分类 城乡 居民点 节点 城镇居住区,乡村居民点 文娱体育区、公园绿地、广场 公共空间 接顺畅,优先连接市民使用频繁的公共空间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应尽量利用现状游步道,并与已有服务设施相衔自然景观 水库和湖泊湿地、海岸、森林公园、湿节点 地公园、郊野公园、观光农业园 历史文化名镇(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 节点 名镇(村)、传统村落、具有成片地域特色建筑的街区、历史文化遗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生境的干扰 应尽量利用已有的步行道及设施,注重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资源及环境 接。遵循生态影响最小的原则,避开生态敏感区,衔接联系要求 结合居住区步行系统,尽量衔接联系居住区内集中绿地及配套服务设施,保证绿道网络贯通连续 保证步行系统连续,自行车、公交等交通方式衔

9

6.2 分类选线

6.2.1 城镇型绿道选线宜结合城镇空间结构及功能拓展方向,尽量串联城镇各功能组团,邻近使用主体,结合人流活动密集的重点地区进行布局。

6.2.2 郊野型绿道选线应避开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敏感区,并考虑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及迁徙路线,避免对动植物生境造成干扰。 6.2.3 绿道分类选线建议详见表6-2。

表6-2 绿道分类选线建议表

绿 道 依托资源 分 类 道路: 现有非机动车道路、废弃铁路、古道等 依托路侧绿带,绿道游径宜从路侧绿带中穿过,完善休闲等功能 绿道串联滨水绿地,促进城镇滨水区环境改善与功城 镇 型 绿地: 优先连接公园绿地、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合理疏公园绿地、广场,适宜游人进入的防护绿导人流,满足交通安全、集散及衔接需求 地,以及城镇用地包围的其他绿地等 道路: 废弃铁路、景区游道、机耕道、田间小径等以游憩和耕作功能为主的交通线路 郊 野 型 水系: 自然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海岸、堤坝等 绿道选线顺应地形地貌,充分利用现有登山径、远林地: 足径、森林防火道等,减少新建绿道对生态系统及山地、平原等 自然景观的破坏 绿道选线顺应水系走向,在满足排涝除险、防洪及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营造亲水空间 绿道选线应不影响道路原有功能的发挥,避免占用农田或破坏庄稼、果树等 水系: 能开发,充分利用现状堤坝、桥梁等,在保证排涝城镇河流、湖泊、湿地、海岸、堤坝等 除险、防洪及安全的前提下营造亲水空间 绿道选线 10

7 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7.1 绿道游径系统

7.1.1 基本要求

1.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安全连通、经济合理”原则,结合所经过地区的现状资源特点,根据不同的绿道类型来进行绿道游径系统规划设计。加强绿道与城乡交通体系的有效衔接,提高绿道的可达性,方便居民出行。

2.绿道游径系统应保证市民使用安全,应结合现状地形,避免大填大挖。 3.绿道游径系统应保证线路连通,当跨越河流、山体、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等障碍物时,可采用绿道连接线的方式保证绿道游径的连通,但应满足绿道连接线选线、长度控制、安全隔离等要求。

4.绿道游径应根据现状情况灵活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和步行骑行综合道。郊野型绿道以自行车道为主,宜设置步行骑行综合道。

5.除借道段之外,原则上应避免机动车进入绿道,只允许对绿道进行维护管理和消防、医疗、应急救助用车临时通行。

6.城镇型绿道的绿道游径在满足坡度、宽度、净空等条件下,宜采用无障碍设计。

7.1.2 绿道游径宽度

不同类型绿道游径宽度应根据绿道使用频率,因地制宜、灵活控制,绿道游径最小宽度应符合表7-1规定。

表7-1 绿道游径宽度一览表

绿道分类 步行道 自行车道 单向通行不小于1.5m,双向通行城镇型绿道 单独设置不宜小于2m 不小于3m。 不小于1.5m,改造步行道结合现郊野型绿道 状条件,原则上不宜拓宽 2-3m,结合用地条件尽量满足两不小于3m 辆自行车的错车需求 1步行骑行综合道 不建议设置 1

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表5.3.4规定的各级道路最小人行道宽度,城镇特殊地段应满足其他相应要求。

11

7.1.3 绿道游径坡度

绿道游径纵坡宜尽量与现状自然地形相结合,横坡宜坡向绿化带。针对不同类型的绿道游径,其坡度的设计范围可按照表7-2的相关要求。自行车道坡度大于等于2.5%时,应按表7-3规定限制坡长。

表7-2 绿道游径坡度规划设计要求一览表

绿道游径类型 步行道 自行车道 步行骑行综合道 纵坡坡度 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 小于2.5%为宜,最大不宜超过8% 小于2.5%为宜,最大不宜超过8% 2%-4% 2%-4% 横坡坡度

表7-3 绿道游径坡长规划设计要求一览表2

绿道游径类型 2.5%≤i<3% 自行车道、步3%≤i<3.5% 行骑行综合道 i≥3.5% 150m 200m 纵坡坡度(i) 300m 限制坡长

7.1.4 绿道游径铺装

绿道游径铺装在满足使用强度的基础上,宜采用生态、经济的本地材料。现状路面条件较好的区域,不宜重新铺装。铺装材料宜透水防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7.1.5 绿道连接线

1.绿道连接线一般不应直接借道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及快速路、主干路等道路,宜借道县道、乡道、村道等非干线公路或城市次干路、支路等道路。

2.绿道连接线兼具绿道游径连接和城市交通功能,应有效进行交通组织和功能衔接,采取适当的交通管理措施,包括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绿道标识设施、安全隔离设施等;应符合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要求,保证使用安全。

2

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表5.2.5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限制坡长。

12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施的设计说明,投资估算竖向设计图绿道游径设计图绿化植物配置图包含交通组织分析图及标准段剖面图标准段植物布局及典型植物群落种植图驿站设计图设施及小品布局图海绵功能设施布局图包含位置及平立面图包含位置、平立面图包含雨水渗透、滞蓄、净化,雨污水处理等绿色设施和灰色设施市政管线及设施布局图重要节点平面图效果图及意向图包含给排水、电气等干线布局方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nau56bj7u4qfr01784a35m4y31ezc0159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