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超导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课论文

题目:超导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班级:自动化姓名:李学号: 成绩:

1302 永 治 1304080156

超导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摘要:具有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以及排斥磁力线的性质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 。从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翁奈首先发现超导现象以来,现已发现有28种元素和几千种合金和化合物可以成为超导体。超导材料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质和优越的性能,目前已被广泛接受和认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超导材料;分类;性质;应用;原理;展望

一.引言

超导材料乍一听离我们的生活还比较遥远,其实它的作用和功能远比我们想

象中更强大。超导材料最独特的性能是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几乎不会损失。超导现象从1911年被发现到现在刚好一百零一年,在百年的发展史中,超导材料经历了从高温到低温的过程,实现超导的临界温度也越来越高,一旦室温超导达到实用化和工业化,将大大降低电能的损耗性,在电路运输,交通,医疗和国防事业带来革命性发展。

二.超导材料的定义

我们对超导材料的认识首先要从它的定义入手。具有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及排斥磁力线的性质的材料。现在已经发现28种元素和几千种合金和化合物可以成为超导体。

三.超导材料的发展历程 了解了超导材料的定义后,它的发展历程也对我们了解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下面就是超导材料的发展历程。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米林·昂内斯(H.K.Onnes)首次发现汞在4.2K附近时其电阻性完全消失,第一次有了超导电性现象。

1908年荷兰莱顿实验室在昂内斯领导下终于把地球上尚未被液化的最后一个自然界气体——氦气液化了。莱顿实验室在制成液氦的基础上,再用减压降温,获得了4K到1K的极低温区,从而具备了研究极低温下物性问题的基本条件。1911年昂内斯在实验中发现:当冷却到氦的沸点时(4.2K)电压突然降到零,并于1913年正式提出了超导电性的概念。

1933年,德国的迈斯纳(W.Meissner)和奥赫森费尔德(R.Ochsenfeld)发现,当物体进入超导态后,超导体的磁导率为零,即超导进入一种完全抗磁性的状态。1973年,发现了一系列A15型超导体和三元系超导体,如Nb3Sn、V3Ga、Nb3Ge其中Nb3Ge超导体的临界转变温度(Tc)值达到23.2K。以上超导材料要用液氦做致冷剂才能呈现超导态,因而在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

1986年,IBM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科学家阿历克斯·(K.Alex Mǖller) 缪乐和乔治·贝诺兹(J.Georg Bednorz)发现了Tc达38K的La-Ba-Cu-O超导体,标志着氧化物高温超导研究的开始。

1987年,亨茨维尔亚拉巴马大学的吴茂昆及其研究生与休斯顿大学的朱经武和他的学生共同发现了钇钡铜氧,这是首个超导温度在77K以上的材料,突破了液氮“温度壁垒”,也因此引发了对新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热潮。随后,中国科学家赵忠贤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朱经武相继在钇--钡--铜--氧系材料上把临界超导温度提高到90K以上。1987年底,又把临界温度提高到125K。

2001年日本科学家发现新型MgB2超导体,其临界温度只有39K,但是能承受

超导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课论文题目:超导材料的研究与发展班级:自动化姓名:李学号:成绩:1302永治1304080156超导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摘要:具有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nabj9apf3721et5ih1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