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一)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②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③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④通过对山地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地貌的学习中。 2、 过程与方法:
①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方法认识褶皱、断层和火山。
②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探讨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③案例探究: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情态目标:通过分析各种山地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新课标重难点】
重点:一是山岳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的形成以及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 另一个是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面的影响。 难点:背斜和向斜的判断 【课前预习】
褶皱山 褶皱的形态 正常情况;_____成山,______成谷 地形倒置:_____成山,______成谷
褶皱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 岳形成__________ 的断层的形成形成__________
形 成 断层组合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断层山举例 断层山
岩浆的喷发
火山的组成 火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山举例
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结构.
影响交通运输线的选 山岳影响交通运输
影响交通线的形态 较 褶皱山、断块山的比岩层新老关系 形式形态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的原因
褶 背斜 皱 向斜 断地垒 层 地堑
【方法点拨】 比较法
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主要有褶皱、断层两种。 形式 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的原因
褶 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岩层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皱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岩层新、两翼老蚀反而成山岭。 断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断块山地,如庐山、泰山、华山
层 地堑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理论联系实际
褶皱山:背斜与向斜构成褶皱山地,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岭,向斜成谷,但有时也会出现地形倒置现象。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因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地下水在底部,);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背斜顶部。
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水库坝址选择点;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部分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走了。
断层:由于张裂或挤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断层上升的一侧岩块,形成高地或断块山地,下降的一侧,形成低地或谷地;断层面一般形成陡崖;在断层线附近,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以及湖泊;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可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处岩层不稳定,大型工程建设宜避开断层,如交通线路、水库选址时,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思维导悟】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1)地质构造名称:a,b,c。
(2)这里的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如何?
(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a处还是选择b处开凿?(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加以考虑) (4)若在c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可行性。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了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a处的岩层向上拱起表明为背斜,c处两侧的岩层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可确定为断层,b处的岩层向下弯曲则是向斜。
褶皱构造顶部如a处,岩层缺失的原因是由于外力的侵蚀作用,b处侵蚀较少,c处两侧的岩块如没发生相对位移则其弯曲应该是吻合的。说明这一地区先是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了褶皱,然后是岩层发生断裂并错动形成断层,a、b处表面发生了差异侵蚀(即侵蚀程度不同)。 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a处开凿,因为a处岩层向上隆起,依据力学原理知不易塌陷,同时不易积存地下水。
c处不宜修建水库。因为c处有断层,断裂面岩层破碎会造成水库漏水,同时渗入断层里的水又可促使断层面两侧岩块活动,易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而影响水库大坝的安全。 答案:(1)背斜 向斜 断层
(2)地壳运动状况:先发生褶皱,后发生断层;外力作用状况:a、b两处表面出现差异侵蚀,背斜受侵蚀严重,出现岩层的缺失,形成相对低洼地,而向斜受侵蚀相对轻微,形成相对高地。 (3)选a处。因为a处岩层向上隆起,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同时不易积存地下水。 (4)略 【针对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喜马拉雅山是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形成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2、我国华山的地质成因是
A. 向斜成山 B. 背斜成山 C. 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 D. 褶皱形成的高地 3、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 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弱小而不普遍
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的方法之一 D、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工程技术人员在黑龙江省某区发现了大型油气田。该区位于松嫩平原内,外力侵蚀严重,地势低平。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后经开采,果然原油喷出。据此回答4~5题。
4.本地区为大型背斜地质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自A至B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的年龄分布为( ) A.老—新—老 B.新—老—新 C.相当接近 D.新—较新—较老—老
) 分别代表的是(G、F、E如上图所示,背斜构造内5.
D. C.气、油、水 水、气、油 A.气、水、油 B. 油、水、气 6、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哥伦比亚高原是岩浆沿地壳管道喷出形成的高原A、 长白山的主峰是岩浆沿地壳裂缝喷出形成的火山B、 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C、 火山锥上部坡度较小,下部坡度较大D、
、下列火山位于太平洋火山带的是7 、日本富士山A、意大利维苏威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