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优秀成果 当前要把握情感规律,化解心理冲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一、 怎样理解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它是以人为对象、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人们思想政治改造和有效的激励,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其他国家的政党所不能比的。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组织宣传的传统工作,在新中国创立和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这一队阶段,对于是不是还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报告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企业,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企业员工道德教育工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弘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以人为本的贯彻落实。如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怎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本文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着重从把握情感规律,化解心理冲突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在新时期新背景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二、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人终究是自然的一个部分,这就注定了我们不可能选择自己出生的年代,也不可能离开现实而去生活。虽然桥归桥,路归路,但它们最终还是要连接到一起。同样,作为自然产物的生命,也逃离不了自然的阴晴圆缺。而这反映到我们的岁月中,便产生了感情的上下起伏,人们称之为情感规律。而每一次上下起伏,带给我们的都是带着痛与伤的心理冲突。既然无法选择与逃离,那又当如何去把握情感规律,如何应对心理冲突,如何走过生命中的弯弯绕绕呢?
(一)注重人文关怀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总结;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人文知识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媒体,获取人文知识可凭借视听,可以从课堂上、媒体中获取;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再高明的命题手仅以试卷也考不出人们的人文精神,因为人的精神在纸上是“答”不出来的。所以人文知识不同于、更不等于人文精神;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一定具有人文精神。在当代,人文主义的实质主要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现在我们依然有着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依然需要在制度上继续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 (二)重视心理疏导
要想准确理解心理疏导的概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从医学角度来理解,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来达到消除症状,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二是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理解,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目的。心理疏导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讲,它体现的是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是人性化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满足人类个体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科学做法。在十七大报告里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有较高的说服力、较强的影响力,同时也要求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就如同医学角度的心理疏导一样,需要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个体,同样可以视为病人,只不过这种病人不是生理上的病,而是思想上的病。当然,思想上的病与心理上的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所以做思想政治工作,绝不可以只从政治角度出发来考虑问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题,也要从心理和精神角度来分析,这样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让人们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和思想是有机统一的,也是相互发生作用的。可以想象,一个思想觉悟很高的人,在出现了心理问题以后,也会做出一些在常人看来与其觉悟不相称的行为举动来。同样,如果一个人只是心理健康,而思想觉悟很底,那他的行为举动,也难免会产生负面效应。 (三)把握情感规律
情感规律,简单的讲就是人的情感波动的周期性。人也是动物,所以必然也受到生物钟的支配和影响。时间生物学研究揭示了植物、动物乃至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持久的”、“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 。健康人体的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昼夜的生理节律,这与地球有规律自转所形成的24小时周期是相适应的,表明生理节律受外环境周期性变化(光照的强弱和气温的高低)的影响而同步。诸如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生物近似时钟的结构,被称之为“生物钟”。生物钟依靠像时钟那样周期往复的振荡工作,其工作节奏是不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故认为其周期振荡节奏是内生的或在不同器官内独立进行。生物钟的存在有极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能使生物与周期性的环境变化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对生存和繁殖关系重大的,如迁徙、觅食、交配、生育等,以至作出提前安排。如糖皮质激素在清晨起床前就已升高,为白天活动作好预先的准备。然而生物的这种适应性也是有限度的,生理周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追随外界的周期性,当偏差太大,外环境变化造成刺激过强过弱,以致使生理振荡变为越轨的自由运转,从而干扰了时钟的正常运转,造成个体不同器官内部节奏位置的紊乱,破坏有序的合作,会引起某些疾病。
谈到情感规律,有几个名词需要一并列出来。
一是“森田情感规律”:人的感情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越集中(努力),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对患者的苦闷、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
思想矛盾(恶智)是指“应该如此”的理论与“就是如此”的事实之间有矛盾。据森田说我们的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知识、理解与体验经常互相矛盾。这是理性认识上的方法错误,它总是错误地认为凭着合理的、合乎逻辑的理性能够解决不合情理的情感方面的问题,并试图解决这类问题。
二是 “心理摆效应”:就是指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情感的梯级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越陡,也就越容易向当前情绪的相反状态转化,即相反的心理状态极有可能在另一时刻不可避免地出现。正所谓人越在高兴的顶峰越可能“乐极生悲”,而这样情感的大起大落无疑对人的身心都是极其有害的,穷书生范进中举,因大苦骤然而大乐竟至疯癫即为明证。
三是“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郁症,它能引起人的心境、精力和肌体功能状态产生不寻常的改变。躁郁症主要表现为戏剧性的心境波动——从明显高涨、易激惹到悲伤和无望,再回到先前的状态,有时也会有心境处于正常水平的阶段存在。情绪高涨后回落 短时间内出现反复 心理专家指出情绪高涨和悲观绝望,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反应,假若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而且反复出现,可要提高警惕了。同仁医院临床心理门诊许天红医师提醒,这种双相情感障碍,容易被大众忽视,规律作息是调整“双相”情感的基础。情感虽然是我们意志支配不到的领域,但我们的行为,是受意志支配的,它服从于意志。例如:你喜欢一个人,虽然你明知不对或不可能,但要想控制它,却不容易,她会不时地出现在你的心中,你无法控制。但你可以控制你自己的行为,如不给她打电话、约会等等。时间一长,你的感觉就会有所减弱。 (四)化解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