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实施方案
2020年4月19日
1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 1、龙溪小学的现实背景
我校为余庆县镇级完小,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00多人,专任教师50余人。近年来,我校的义务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市,我县率先进入新课改。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素质教育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探索:
走进今天的课堂,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这这样一幅司空见惯的图景:背着沉重书包而做不尽习题的“她”,眉头紧锁头答不出满堂问题的“你”,学生的课堂生活成为戴着面具的痛苦表演,而不是真正生活的愉悦体验,学生越来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远离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世界;
第二,脱离现实生活,缺乏对儿童可能生活的合理构建; 第三,乏味单调的理性生活成为主旋律,不能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需要;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四,课堂生活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狭小。课堂教学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难以体现课堂教学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关注儿童的课堂生活,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重建学生的课堂生活。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课堂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真正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2、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课程的实施向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诸多的期待,其中,“概念重建”就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
(1)重建“学习”和“学力”的概念; (2)重建“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3)重建“教师”与“学校”的概念。
同时,教师要明确课程构成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基本内涵,以及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
(1)课程目标的分解与落实; (2)课程内容的精选与组织;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优化; (4)评价指标的拓宽与分层。
3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