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练习曲》(Op.100)创作特色与教学分析
德国钢琴家、作曲家约翰·弗雷德里希·弗朗兹·布格缪勒(Johann Friedrich Franz Burgmuller,1806-1974),一生创作了许多钢琴小曲和练习曲。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练习曲》(Op.100)是一套有标题的、音乐性很强的短篇练习曲。它是针对初级学生的一本经典教材,是钢琴弹奏技术与音乐表现完美结合的典范。它不仅训练手指的独立性,提高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歌唱性的弹奏方法,掌握多样化的节奏变化;它旋律优美,对情感的描绘非常细腻,可把枯燥的技巧练习融入到音乐中,是一套技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作品,深受广大习练者的喜爱。
一、作品的创作特色 (一)音乐标题形象生动
“标题”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也就是无文字说明[1]。标题音乐是作曲家为了使听者对乐曲的内容有明确的理解,给乐曲写上标题,标题性是从标题音乐中产生出来的。标题音乐的特征是有明确的曲名,从曲名中能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意境。带标题的钢琴曲,对音乐作品提供了文字化的概括,引导学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音乐的内容,对于初学者而言,进行文字化的描述可以
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启发学生对音乐的联想,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鹡鸰》《燕子》都是描写动物的形象,《燕子》通过标题可以联想到燕子在高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左手跨越右手的弹奏分解和弦,把燕子从低处飞到天空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鹡鸰》引子部分用短琶音和跳音,把一个体态轻盈的小鸟形象展现在眼前,第19小节开始的渐强,仿佛是鹡鸰鸟越飞越高,到第21小节飞到最高,一个f力度之后,轻盈地飞速俯身飞下。弹奏者在学习双音跳音、和弦跳音时,想象鹡鸰鸟尾巴上下摆动的样子,一个轻巧、活泼的音乐形象很容易就表现出来,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例:《鹡鸰》第19-24小节
《牧歌》歌唱性的练习曲,描写田园风光,旋律优美,可以想象蓝天白云下牧民悠闲的放牧情景,一幅恬静、清新的画面映入我们眼帘。《天真烂漫》描绘出儿童的天真无暇。《行猎》引子部分用和弦模仿号角的声音,和弦的弹奏手腕不要僵硬,要弹出铿锵有力的音色,第5小节开始部分,右手的跳音表现马蹄声,随后狩猎者英姿飒爽的出现,从第53小节开始力度减弱,猎人渐渐走远,消失在森林中。
标题音乐给初学者提供了具体范围的联想和想象,在讲解的基础上稍加启发,学生就较容易理解它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情绪和意境,产生明确、生动的音乐联想。当然学生对于有标题的钢琴作品所想象的画面不会相同,但也不会超出标题的范围。这既
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范围,又带给学生理解、表现上的发挥空间。 (二)曲式结构简单精致、和声色彩清晰
重属、副属和弦的应用,增加了乐曲的和声色彩,让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和声色彩的变化,进而感受到音乐也是有颜色的。
例1:《牧歌》第15-19小节 Ⅶ7/Ⅴ Ⅴ56 Ⅰ
例2:《美姿》第3-8小节 Ⅴ7/Ⅱ Ⅱ Ⅴ Ⅰ
从上可以看到,整部作品篇幅比较短小,曲式结构简单,初学者比较容易理解。其中,二段式结构的有第1、5、11、13、16、24首;三段体结构的有第2、3、4、6、7、8、10、12、15、17、18、19、21、22、23首;复三段体结构的有第14首和第25首;回旋曲式的有第9首和第20首。
调性多样化,从主调转到属调的有:《清澈的溪水》从G大调-D大调-G大调,《美姿》从F大调-C大调-F大调,《娇嫩的花》从D大调-A大调-D大调;采用近关系转调的如:《安慰》从C大调-e小调-C大调,《燕子》从G大调-b小调-G大调;采用关系大小调转调的有:《鹡鸰》从C大调-a小调-C大调,《再会》从a小调-C大调-a小调,《烦恼》从e小调-G大调-e小调;同主音大小调转调的有:《叙事曲》从c小调-C大调-c小调;
《行猎》从C大调-G大调-C大调-a小调-C大调,采用的是主属调和关系大小调转换的方式。
由此可见,这套练习曲,在调式调性上采用的手法是多样化的,调性过渡自然,没有明显变化。和声在古典主义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浪漫主义初期的和声色彩。 (三)技术课题典型性、针对性强
这套练习曲中所涉及到的技术训练很丰富,较典型的技术类型有:以音阶练习为主的有第5、6首;以琶音、分解和弦练习为主的有第1、7、11、12、16、20、21、24首;以双音练习为主的有第4、9、19、25首;以和弦练习为主的有第2、3、15、18、20、22首;以装饰音、颤音练习为主的有第8、13、14首;以落滚练习为主的有第6、10首;以同音换指练习为主的有第9、17、23首,其中第7、13首还涉及到多声部音乐技能训练。 以《饶舌》为例,这首曲子以音乐表现出了一个唠叨啰嗦、话多的艺术形象,以同音换指为主要的技术练习,同音换指要求手指在换指时紧密衔接,声音要有弹性,抬指不要过高,手指收拢,掌关节不要塌,要撑住,在弱拍上出现的同音换指要弹奏得轻巧,声音要弹得均匀,1指不可弹得太重,胳膊、手臂、手腕都要放松。
例3:《饶舌》第14-17小节
琶音是分解和弦的一种,弹奏方法相同。手腕放松且灵活,手臂放松而舒展,积极配合好手指位置的转移动作。在弹奏琶音
时,手指、手腕的动作要积极,靠肘部的晃动来完成琶音中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声音要连贯,大指动作要灵活,控制力度,保持音乐的流畅性,手腕要放松,注意力量的转移。《天使的歌声》用分解和弦与双手交接的练习,表现出一个天使在远方优美地歌唱,要弹奏得非常优美连贯,音色明亮干净,双手衔接密切。 《儿童联欢会》为了表现儿童在节日联欢会上欢呼雀跃、兴高采烈的音乐形象,弹好双音上行和下行的跳奏很关键。在肩、臂、肘放松的前提下弹奏双音跳奏,通过掌关节发力,带动手指上、下运动。手指要快速地下键,手指第一关节要结实、富有弹性,力量送到指尖上,声音短促集中、轻快干净。 例4:《儿童联欢会》第20-25小节
《娇嫩的花》用“小落提”表现花朵娇柔的形态,弹奏的准确、精巧,用第一个音的力量带动第二个音,手腕放松,整个音乐是流动的、发展的。 (四)音乐风格多样化
布格缪勒这套作品集趣味性、技术性为一体,音乐体裁丰富,有圆舞曲、进行曲、小夜曲等,风格多样,打破传统的单调练习曲,拓宽初学者的音乐视野,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练琴的兴趣。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
(1)优美抒情类:第1首《坦诉》、第3首《牧歌》、第13首《安慰》、第24首《燕子》。(2)轻快活跃类:第2首《阿拉伯风格曲》、第4首《儿童联欢会》、第5首《天真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