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实施“双语”教学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关键word资料9页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实施“双语”教学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关键

1. “双语”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早期“双语”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中,教师时而用汉语,时而用藏语,或者藏汉双语交叉使用。用汉语授课,碰到重点难点时,用藏语解释,或者用藏语书,中间写夹杂汉语。这是早期“双语”教学的模式。

现在的“双语”教学的模式又有了新发展,把“双语”教学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模式是非语言学科课用藏文授课,语言课(藏语、汉语、英语)按语言课要求上课。第二类模式是非语言学科用汉语授课,语言课(藏语、汉语、英语)按语言课要求上课。这两类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用一种语言或文字授课,并且是学生最擅长的第一语言来授课。这是“双语”教学长期探索的成果,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例如,一个刚入学的藏族小学生,在数学课上, 教师讲“1+1=2”,使用的是藏文课本,课堂用语是藏语,这时教师只要给他讲清这些数学符号以后,他很快就能理解这个数学式子的运算含义。因为在这个课堂上,实现了三个统一:既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教师语言和学生语言的统一;教材语言和学生语言的统一,尤其是学生自身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获取了来自教师和教材的各种信息,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来思考和处理各种信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信息渠道实现了畅通。所以,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符号后,认知能力足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用汉语给他讲时,首先他要将汉语翻译成自己熟悉的藏语,然后再用藏语去理解这些数学符号和运算规则,这样他的语言和思维就不能同步,教师的语言和学生的语言是不同步的,教材的语言和学生的不是同步的。在学生的心理

第 1 页

认知过程中,多了一个翻译、转换、整理的环节(注意,这是大学阶段应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在两种语言或文字的转换、对照、翻译等语言能力的学习上,语言学习居于第一位,而通过语言或文字传授的学科知识,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处在第二位。如果用汉语授课,实际上,这个学生要承担两个负担:一是语言转换负担,二是数学知识负担,这两个负担从小学“背”到大学毕业,而且越“背”越重,直到“背”不动了,学生就放弃了。不仅“背”数学,还要“背”物理、化学、地理、政治、历史等。再加上藏文、汉语、英语等三种语言的学习,民族学生的负担就很重了。这就是民族中小学教学效率低下,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教育教学质量提不高的主要原因。

2. “双语”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两种语言或文字,学生用两种语言或文字转换接受,是一种错误的教学行为,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在两种语言或文字的转换、对照、翻译等语言能力的学习上,语言学习居于第一位,而通过语言或文字传授的学科知识,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处在第二位。所以,教师用两种语言或文字授课的“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质是语言或文字的翻译课,在中小的课堂教学中,这种模式是不可取的。

所以,搞“双语”教学,首先要明确语言问题,教师用两种语言授课是一种不科学的。那么,教师用哪种语言作为授课用语呢?首先,必须明确教师只能用一种语言作为课堂用语,而且教学用语必须是学生熟悉的语言,既选择学生的强势语言,也就是第一语言,作为授课用语。学生的藏语能力强,就用藏语。这种模式就叫第一语言授课。学生的汉语基础好,就用汉语

第 2 页

授课。这种模式就叫第二类模式。不论是第一类模式,还是第二类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用学生的第一语言授课。这是符合教学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种“双语”教学模式有一个显著特征特点:“双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用语,而且是学生的第一语言。懂得了这层含义,就不会把“双语”教学理解为翻译课。

然后,明确“双语”教学不是语言课,很多人认为“双语”教学要么就是教汉语,要么就是教藏语。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把“双语”教学的含义理解错了,我们通常说的“双语”教学是指教师讲解自然学科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学课类政治、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选择学生的强势语言,也就是第一语言,作为授课用语,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这些学科的知识,而不是把这些课程当作语言课,让学生学习语言。学校教育也有语言类内容,如藏语、汉语课。这些学科按照语言课规律上课。所以,要明确“双语”教学不是语言课。明确了这个概念,就不会出现搞“双语”教学就是教藏文或藏语的片面认识。

其次,“双语”教学是手段,不是目的,“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生熟悉的语言,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自然学科类知识和社会学课类知识,“双语”是传授知识的载体。而不是学习藏语或汉语。从这个意义上看,“双语”教学是一个让学生懂得更多知识的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理解了这层意思,就不会出现第一类模式和第二类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第一类模式和第二类模式的区别在于是否选择了学生的第一语言,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只要选择了学生的第一语言,两者皆是最佳模式。 这样,可以给“双语”教学下一个接近本质的定义:选择学生的第一

第 3 页

语言作为教学用语,传授学科知识的教学模式就是“双语”教学。 3. “双语”教学模式是提高农牧区教育质量的关键 以数学高考为例,在青海地区民族中学的数学高考平均分数都在二十几分徘徊。数学满分为150分,这就是说民族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不足20%,而全国的数学平均分都在七八十分左右。差距之大,令人震惊,这是为什么?很多人进行过研究和分析(包括教育专家、政府官员和学者),寻找其中的原因,例举了很多中肯的理由和各种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民族中学的师资力量弱,学生基础不扎实,教学方法落后,办学理念滞后,办学条件差等等。这些是大家公认的一些因素,实际上也的确是制约民族中学发展的外部客观因素。但是仔细分析,就发现其实不尽然。以数学为例,拿县或州一级的民族中学和乡或县一级的普通中学,从师资、学制、教材、教学方法、办学条件和学生智力水平做一个简单比较:先比数学师资。例如,海南州民族中学、贵德民族中学、共和民族中学的数学教师,基本上是本科学历,而且大部分是普通大学学历。而海南州地区乡一级的普通中学数学师资学历和专业结构,和民族中学数学师资差不多,甚至不如民族中学。所以说民族中学师资力量弱是一种不全面的看法。从学制比较,民族中学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用12年的时间学习数学,普通中学的学生也是12年时间学习数学,学习时间是一样的。从教材比较,民族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使用的都是国家统一数学教材。从教学方法比较,由于师资力量的对等,数学教法在民族中学和普通中学也是大同小异。从办学条件比较,州县一级的民族中学和乡县一级普通中学没有明显的差距,而且就数学教学来说,办学条件和数学教学的关系不大。以上五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教育教学的的方方面面,教学质量

第 4 页

的好坏应该找出一些原因。但是从师资、学制、教材、教学方法、办学条件等五个方面比较,不能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来解释民族中学的学生数学只考二十分左右的现状。那么是不是民族学生的智力水平有问题呢?中国社科院的调查表明,中国所有儿童的智力水平相当,所以,这也不是原因。那么,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教学模式问题了,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忽略的问题。

“双语”教学分为第一类模式和第二类模式,这是“双语”教学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现在的问题是哪个模式最适合本地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分歧较大,大部分教育界人士认为:民族地区适合第一类模式,小学部分的数学、思想品德自然和中学部分的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历史、生物等学科,用藏语或藏文授课,另外加授藏文、汉文和英语。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学生熟悉藏语和藏文,这是他们的第一语言,用第一语言授课,符合他们的心理认知规律,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会缩短,学生在第一时间第一反应内接受知识,所以符合教育规律。这种看法是有理论依据的,很多心里学家和科学家研究成果证明,一切创造发明和创造性思维皆有赖于母语,母语是思维的基础,也是思维的载体,思维结构的质量依赖母语。而第二语言很难有创新能力。所以,要培养优秀人才,培养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才,必须是第一语言教学。以数学为例,从民族小学开始,具有较好的藏语基础的农牧区学生,给他们用藏语或藏文字授课,完成小学到高中课程。那么,在师资、学制、教材、教学方法、办学条件同等条件下,民族学生数学高考成绩,不会有巨大差距。

4. 对“双语”教学模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第 5 页

实施“双语”教学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关键word资料9页

实施“双语”教学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关键1.“双语”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早期“双语”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中,教师时而用汉语,时而用藏语,或者藏汉双语交叉使用。用汉语授课,碰到重点难点时,用藏语解释,或者用藏语书,中间写夹杂汉语。这是早期“双语”教学的模式。现在的“双语”教学的模式又有了新发展,把“双语”教学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模式是非语言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mpzo5vvw825ui718xfz9x6b742rz501dx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