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框架梁上部钢筋贯通筋接头解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梁的上部通长钢筋标注为2φ20+(2φ16),四肢箍,支座负筋为4φ25,则:

(1) 梁“当中”的2φ25支座负筋就是03G101-1图集第28页第4.4.1条中的“第一排非通长筋”,它在在“Ln/3”处截断,与通长钢筋2φ20及架立筋2φ16搭接。

(2) 首先,“跨中”的上部通长钢筋就是集中标注的“2φ20”,这两根“上部通长钢筋”,到了支座附近,就不是2φ20,而变成了“2φ2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上部通长钢筋”并不一定是一根筋通到头,而可以是几根筋的“连续作用”——在本例来说,这个“连续作用”的每一处都保证了大于等于“2φ20”——这就没有违背集中标注“上部通长钢筋2φ20”的规定。

二、梁的上部通长钢筋标注为2φ25+(2φ16) ,四肢箍,支座负筋为4φ25,则:贯通筋与支座负筋直径相同,这时接头位置设置在跨中Ln/3处。

三、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

四、楼层框架梁纵筋构造分一二级结构抗震等级和三四级结构抗震等级两种构造,但是两者没有任何区别

初稿和中稿的一、二级抗震等级与三、四级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是将35页右上角的构造规定用于一、二抗震等级(以后再过渡到所有抗震等级甚至非抗震等级)。后经校对、审核、评审与再思考后,感到时机尚未成熟,需要再做一些前期工作来创造彻底改变这种传统

做法的条件。现阶段先把该构造放到35页的共用构造中,观察一下我国结构施工界对其反应。03G101-1定稿保留这个样子,考虑到一是不影响使用,二是为修版保留可能需要的空间(通常新规范体系最初需经若干次修定才会稳定下来,规范一改,国家标准设计也要跟着改)。

我国结构施工的传统做法是将两边(等高)梁的下部筋并排锚入柱节点中,这是发达国家已经废弃的做法。混凝土里并排紧挨着的两根钢筋,存在一条线状通直内缝,当受力时,这条内缝就可能发展成破坏裂缝,这对于抗震结构可能是严重隐患。再者,假如两边梁(约80%的梁)的下部钢筋刚好满足钢筋的净距要求,相向并排锚入柱节点后,就不能满足钢筋的净距要求了。抗震结构要求做到的“三强”:“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中的强节点强锚固便得不到保证。由于节点内先天存在多条线状通直内缝,以及钢筋之间净距不足,将会影响节点区的刚度,削弱节点的塑性变形能力,对于高抗震等级的结构而言有可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框架梁上部钢筋贯通筋接头解释

一、梁的上部通长钢筋标注为2φ20+(2φ16),四肢箍,支座负筋为4φ25,则:(1)梁“当中”的2φ25支座负筋就是03G101-1图集第28页第4.4.1条中的“第一排非通长筋”,它在在“Ln/3”处截断,与通长钢筋2φ20及架立筋2φ16搭接。(2)首先,“跨中”的上部通长钢筋就是集中标注的“2φ20”,这两根“上部通长钢筋”,到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mmj56x4399lpyv24ex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