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课程简介
课程说明:
本课程系统阐述了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车身大修的一般工艺过程和法。课程以大修为主线,主要包括汽车维修基本理论和零件损坏机理分析、汽车维修制度及工艺组织、汽车修复基本法、汽车发动机修复工艺、汽车底盘修复工艺、汽车车身修复工艺、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与管理以及汽车总装试验和交车等容。
先修课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车身构造、机械原理等。 参考教材:
《汽车修理》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羊拯民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汽车修理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凯良
《汽车钣金维修技术培训教材》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顾建国 《汽车维修工实用技术手册》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东江,大成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 工业安全与环保 叶箐,龚时雨
z
. . .
授课章节:第1章 汽车维修理论基础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的:. 1.掌握汽车维修的分类、容及特点。 2.了解汽车维修思想及可靠性含义。 3.熟悉汽车维修的概念及维修的有效性概念。 能力目的: 1.能够根据故障情况区分维修维修式及维修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汽车维修目的、容及特点。 教学难点: 汽车故障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授课学时 2课时 四、授课式 讲授 五、教学容与教学组织设计 (一)导入新课 每一辆出厂的新车都有保修期限,由此可以说明,汽车不管从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多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会逐渐以故障的形式显现出来,那么汽车出现故障后怎么来界定是由于原始缺陷还是使用不当造成的,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容。 z
. . .
(二)新课教学 1.汽车维修思想及分类 (1)概念 汽车维修是为保持或恢复汽车在其规定的技术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基于时间的维修 (2)分类 预防性维修 汽车维修 基于状态的维修 基于故障的维修 2.汽车维修目的及容 (1)目的 为了恢复汽车使用性能、延长汽车使用寿命、保持社会运力功能的正常进行。 (2)容 3.汽车故障的类别及表现形式 故障类别 1.完全故障。完全失去工作能力,不能行驶。 2.局部故障。部分丧失工作能力,降低使用性能。 3.致命故障。汽车、总成重大损坏的故障。 4.重故障。汽车运行中无法排除的完全故障。 5.一般故障。能及时排除的故障,或不能排除的局部故障。 汽车的损坏 自身的老化、疲劳、变形 非正常磨损 汽车的磨损 磨损率定量分析 超载超负荷 维修内容 z
. . .
表现形式 1.异响。总成或机构超出规定的不正常响声。 2.泄露。漏气,漏液。 3.过热。工作温度超过规定。 4.失控。操纵失灵,无法控制。 5.乏力。运行过程中动力明显不足。 6.污染超限。有害物质和噪声超限。 7.油耗增加。燃料、润滑油料、传动油料消耗超限。 8.抖振。产生不允的自身抖动现象。 4.汽车维修容和特点 核心 传统汽车维修 机械修理 现代汽车维修 机、电、液一体化检测设备及诊断系统 主要强调修理工艺,以部件突出检测诊断,以确定故障点为主要目标,手段 修复为主要手段 以总成调整更换工艺与系统诊断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 分析定性分析,人员经验主定量分析,仪器和人工经验配合 基础 导 六、总结 1.汽车维修是为保持或恢复汽车在其规定的技术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2.汽车维修分为预防性维修和基于故障的维修。 3.汽车故障的类别有:完全故障。局部故障。致命故障。重故障。一般故障。 4.汽车故障的表现形式有:异响。泄露。过热。失控。乏力。污染超限。z
. . .
油耗增加。抖振。 七、作业布置 1.汽车维修的定义及目的。 2.汽车维修思想经历的三个过程是哪三个? 3.现代维修理论的核心是?在我国目前采用的什么原则体现了这种维修理论? 4.汽车维修过程中事后维修策略的优缺点? 5.汽车故障的类别有哪些? 6.汽车故障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八、教学答疑、记录 九、教学反思
z
汽车维修工程教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