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语 文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夹缝/夹袄 匀称/称心如意 拾金不昧/拾级而上 ......B.憔悴/荟萃 默契/锲而不舍 殚精竭虑/怒不可遏 ......C.龟缩/龟裂 斗志/斗转星移 发愤图强/令人发指 ......D.脊梁/贫瘠 胸襟/噤若寒蝉 勘测水位/堪当重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对垒 端详 抱佛脚 脱贫攻艰 首屈一指 B.驱动 交融 博眼球 C.幅员 营销 迭罗汉 D.寒暄 急燥 唱双簧 3.古诗文默写。(8分)
(1)关关雎鸠, 。(《关雎》)
(2)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
(3)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江船的日行千里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的句子是:“ , 。” (4)边塞风光,独特壮观。王维出使塞上,描绘了塞外“ , ”(《使至塞上》)的奇美壮丽风光;岑参歌咏白雪,再现了边地“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雪压冬林景象。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常常把人物性格和某种动物的习性巧妙结合。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要分析。 ①孙悟空 ②猪八戒
(2)《水浒传》常把两个人物放在一个事件中来塑造,充分展示人物不同的性格。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所给故事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①鲁智深与林冲(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②李逵与宋江(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4分)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流传的数量最多,影响最广。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唐之前,也有《离骚》等优秀诗作,但诗的语言过于文人化,口语化程度不高,能被完整记住、广为流传的名篇名句不多。唐代诗歌语言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风云变幻 不可名状 山清水秀
充耳不闻 独树一帜 鞭辟入里
( )(2分) ( )(2分)
唐诗流传甚广,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唐诗中多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格律诗。格律化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便于记诵。
因此,唐诗流传既多且广,至今不衰。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分)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30字)(2分)
河南日报2024年5月9日讯 “传民族薪火,展中原风采。”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郑州登封观星台举行。上午11时,火种采集仪式正式开始,手持采火棒的火种采集使者从观星台顶端楼梯缓缓走向采火器。来自全国不同民族的56名小歌手身着各民族盛装,诵唱《二十四节气歌》,礼赞先贤智慧。以火种采集仪式为标志,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帷幕全面拉开。
(2)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介绍该会徽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及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给母亲梳头发
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少让头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长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先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
扎,扎得牢牢的;接着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然后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并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插上有翠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了,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
⑥近年来,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由于心脏功能衰退,不得不进行外科手术。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关。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那个大无畏的妇人了。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起初,我们两个人都有些忸怩。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给我洗澡呢!”我用不太熟练的手法,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没想到,她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觉地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我相信,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娇宠的婴儿。
⑦洗完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乱的头发。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母亲背对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后那样……嘘,轻一点儿。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作者:林文月。有删改)
7.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4分)
8.第②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9.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
嘘,轻一点儿。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