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6.2.8 6.2.9 6.2.10 6.2.11 6.2.12 7.1.1 7.1.2 7.1.3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2.10 7.2.11 7.2.12 7.2.13 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评价总分值为10分。 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和冷却塔外的其他用水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评价总分值为5分。 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评价总分值为15分。 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评价总分值为8分。 结合雨水利用设施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 60%,且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保障水体水质,评价总分值为7分。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不低于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 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择优选用建筑形体,评价总分值为9分。 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达到节材效果,评价分值为5分。 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评价总分值为10分。 公共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评价总分值为5分。 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评价总分值为5分。 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卫浴间,评价总分值为6分。 选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评价总分值为10分。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评价分值为 10分。 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评价总分值为5分。 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评价总分值为10分。 合理采用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评价分值为5分。 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评价总分值为10分。 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评 - 2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7.2.14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价总分值为5分。 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评价总分值为5分。 五、室内环境质量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 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 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 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 在室内设计温、湿度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 屋顶和东西外墙隔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的要求。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有关规定。 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评价总分值为 6分。 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评价总分值为9分。 采取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评价总分值为4分。 公共建筑中的多功能厅、接待大厅、大型会议室和其他有声学要求的重要房间进行专项声学设计,满足相应功能要求,评价分值为3分。 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评价分值为3分。 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 的要求,则评价总分值为8分。 改善建筑室内天然采光效果,评价总分值为 14分。 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评价总分值为12分。 - 2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8.2.9 8.2.10 8.2.11 8.2.12 8.2.13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供暖空调系统末端现场可独立调节,评价总分值为8分。 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改善自然通风效果,评价总分值为13分。 气流组织合理,评价总分值为7分 主要功能房间中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评价总分值为8分。 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评价分值为5分。 六、运营管理 应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管理制度。 应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垃圾物流,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垃圾容器设置规范。 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等污染物应达标排放。 节能、节水设施应工作正常,且符合设计要求。 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应工作正常,且运行记录完整。 物业管理部门获得有关管理体系认证,评价总分值为10分。 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完善,且有效实施,评价总分值为8分。 实施能源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业绩与节约能源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挂钩,评价总分值为6分。 建立绿色教育宣传机制,编制绿色设施使用手册,形成良好的绿色氛围,评价总分值为6分。 定期检查、调试公共设施设备,并根据运行检测数据进行设备系统的运行优化,评价总分值为10分。 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评价总分值为6分。 非传统水源的水质和用水量记录完整、准确,评价总分值为4分。 智能化系统的运行效果满足建筑运行与管理的需要,评价总分值为12分。 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物业管理,建筑工程、设施、设备、部品、能耗等档案及记录齐 - 23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0.2.10 10.2.11 10.2.12 10.2.13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11.2.6 11.2.7 11.2.8 11.2.9 11.2.10 11.2.11 全,评价总分值为10分。 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评价总分值为6分。 栽种和移植的树木一次成活率大于90%,植物生长状态良好,评价总分值为6分。 垃圾收集站(点)及垃圾间不污染环境,不散发臭味,评价总分值为6分。 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评价总分值为10分。 七、提高与创新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高20%,或者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达到15%,评价分值为2分。 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节能评价值的要求,评价分值为1分。 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系统全年能源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0%,评价分值为1分。 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均为国家现行有关卫生器具用水等级标准规定的1级,评价分值为1分。 采用资源消耗少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评价分值为1分。 对主要功能房间采取有效的空气处理措施,评价分值为1分。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规定限值的70%,评价分值为 1分。 建筑方案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场地特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建筑性能,评价分值为2分。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或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评价分值为1分。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评价总分值为2分。 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评价分值为1分。 - 24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1.2.12 采取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 安全或卫生健康的其他创新,并有明显效益,评价总分值为2分。 负责人 负责人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建设(监理)单位 验收结果 日期 日期 注: 1、表中条文编号均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中对应条文编号。 2、“评价结论”填写规则:控制项达标条文应填写“√”,不达标条文应填写“×”;不参评条文应填写“φ”;评分项条文按实际得分情况填写。
3、“验收情况”填写规则:控制项验收合格条文应填写“√”,验收不合格条文应填写“×”;不参评条文应填写“φ”;评分项条文按验收得分情况填写。
- 25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绿色建筑专项验收资料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