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
夏淑林 张振华 叶珺 李旭
【摘 要】【摘要】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的疗效。方法 43例HBeAg阳性和18例HBeAg阴性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4周和48周时的疗效。结果 在治疗24周时,HBeAg阳性组HBV DNA转阴15例(34.9%),48周时转阴28例(65.1%),而HBeAg阴性组分别转阴15例(83.3%)和17例(94.4%,P=0.001和0.018);两组在24周和48周时ALT复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713和0.138);在34例HBV DNA定量>107 copies/ml与27例HBV DNA定量<107copies/ml两组中,治疗24周时,HBV DNA转阴例数分别为11例(32%)和19例(70%,P=0.03),治疗48周时,则分别为23例(68%)和22例(81%,P=0.22)。结论 本研究提示恩替卡韦治疗CHB有很好的抗病毒活性。 【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 【年(卷),期】2011(014)003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疗效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1.03.008
目前,全球约有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1]。据统计,我国约有1.2亿人为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可向肝硬化发展[2,3],抗病毒治疗已经成为治疗CHB的共识。恩替卡韦(ETV)在体外实验、动物模型和人体临床试验中均显示出强大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疗效优于拉米夫定(LAM)和阿德福韦
酯(ADV)。我们观察了61例初治的CHB患者接受ETV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符合2005年修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4]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1例,男40例,女21例,年龄30~45岁,平均年龄35.2±7.8岁,其中HBeAg阳性43例,HBeAg阴性18例。所有患者治疗前未应用过其他抗病毒药物,排除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妊娠等患者。 二、治疗方法 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百时美施贵宝公司)0.5mg,1次/d,观察 48周。
三、观察指标 采用COBAS Amplicor PCR法检测HBV DNA(Roche公司,HBV DNA<291copies/ml为检测下限,视为阴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Roche公司)。
四、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均用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精确计算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所有数据分析均在SPSS 17.0软件包上进行。
结果
一、两组疗效的比较 见表1。在48周时,43例HBeAg阳性患者中有2例完全应答,41例为不完全应答;18例HBeAg阴性患者中有12例完全应答,6例不完全应答(P<0.05)。
二、HBV DNA水平对应答率的影响 见表2、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清除HBV,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5]。恩替卡韦可通过多种机制达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目的[6,7]。
本研究提示,恩替卡韦对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肝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也较显著。与既往研究不同的是,该研究结果显示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患者病毒转阴率偏低,即HBeAg阳性组在治疗24周及48周时HBV DNA转阴率较阴性组明显偏低,说明恩替卡韦在抑制HBeAg阴性组HBV DNA复制方面要优于HBeAg阳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HBeAg阴性患者更易达到完全应答,这与其他核苷类似物的作用相似 [8],说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有优势[9~11]。
根据本资料结果,恩替卡韦能快速有效地抑制HBV复制,患者耐受性良好,应用方便,是目前理想的抗病毒药物之一。但由于本资料病例少,观察时间短,其长期疗效还需要更多的循征医学证据,有待于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PERRILLO RP,GISH RG,PETERS M,et al.Chronic hepatitis B:a critical appraisal of current approaches to therapy[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6,4(2):233-248.
[2]LIU J,FAD D.Hepatitis B in China[J].Lancet,2007,369(9573):1582-1583.
[3]林少锐,陈瑞烈,郑晓丹,等.慢性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世界感染杂志,2006,6(3):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