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个礼拜才迟到了三次,那小李迟到四次你怎么不说他呢。你看,他认为迟到三次不叫经常,所以当你能够学会讲事实的时候,什么叫事实?说小张,我看了一下考勤记录,上周你有三个迟到记录,这叫做事实,我有没有说你是个坏学生?我有没有说你不好好工作?没有,有没有可能小张迟到三次是因为有一些很重要的事要去做呢?完全有可能。搞不好他是拯救世界去了,扶老奶奶过马路被讹上了,都有可能,所以小张有很多种原因可能会迟到,你并不知道,因此你在这儿只需要说“我看到你有三个迟到记录”,说他不会说话,你不能随便说人不会说话,对吗?昨天开会的时候你说小张是个猪,这是原话,你说出这个原话来,这才叫做事实,这叫做观察。首先你要能够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你讲话的时候对方就更容易接受,这是学会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区分观察和评论,也就是区分事实和观点,这一点真的挺难的。就是包括我讲这个课,讲了这么长时间,我对于事实和观点,我应该是非常敏感的了,但是有时候在家里边,跟我老婆说话一放松,叫做一懈了,就是一松懈,也会说你怎么怎么样,然后我老婆就会说,你看,你还跟别人讲BIC,你跟我就说观点。哦,我错了,我重来,然后我重新回到事实来说,这才能说得下去,事实是最不容易引起对方反弹的东西,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第一步要首先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
这里边有一句名言,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是印度的一个著名的灵性大师,叫克里希那穆提,他讲的,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我觉得这话讲得真的是挺棒的。这就是我们在讲孔子的时候,曾经提过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绝四,这四件事不做的,就在这儿,所以不带评论的观察,这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包括我跟一些很有名的人在一块儿吃饭聊天的时候,他们就经常会流露出来说,我对于那种人我是不屑的,我对于这种教派的人,我是不屑的。你看,这就是推理,这种推理就会伤害到别人,你有了大量的评论,大量的暴力情绪在里边,所以我在这儿给大家念一首诗,这首诗反映了观察和评论的区别,它说: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个愚蠢的孩子,请在你说我愚蠢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又看,但从未看到厨师,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调配在一起,打起了火,看着炒菜的炉子,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我们说有的人愚蠢,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因此我得出结论,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我们将不再困惑,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这只是我的意见。】
这诗太好了,就真的是把评判和观点区分开了,甚至连厨师,大家会说厨师就叫个厨师怕什么呢?干嘛非得把人叫厨师,干嘛非得不要把他叫厨师。各位,其实
.
.
你要细究一下的话,没有人希望被别人定义为他是一个什么人。这就是孔子讲的君子不器。我有个朋友在日本做炒饭,做了很多年,他打工嘛,就去给人炒饭,炒得很好吃,所有人都来找他吃炒饭,成为了银座最有名的炒饭的师傅,然后当那些日本人都很客气地说,您炒的饭真的很好吃的时候,他内心觉得特别的委屈,他说我这一生,难道就要成为一个炒饭的人吗?各位,这种痛苦,是来自于君子不器的感觉,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我们应该尊称他一声“师傅”,但是不要随便的定义,说那人就是个厨师,那是一个人,所以用这首诗的要求境界真的是很高的,我们不要轻易地去给别人下定义,去评判别人,这是一个美德,所以这一部分,我希望大家能够学会这是观察,要知道观察和评论的区别,包括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练习,你会发现这个练习的答案对和错,作者在这里从来没有写过说“您的答案是对的,加一分”没有,他的表述方式是,“如果你认为这一句话是观点,那么我们的意见一致”,你看到吗,他连你是对和错,他都不评判,因为对和错就代表着伤害,没有评判。他的办法是,如果你认为是这个,那么咱俩的意见一致,如果你认为不是,那么咱俩意见不一致,他陈述的永远是一个事实,这个能够大幅地下降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和伤害,这是第一步,区分事实和观点,也就是观察和评论。
第二步,要体会和表达感受。各位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不愿意表达感受吗,就是我们很多人有感受,我们压在心里边不说,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我们从小到大被忽略过太多的感受,就是当你摔倒了以后,你的妈妈会讲,说“起来起来,没那么疼”,当你很难过,委屈在哭的时候,你的妈妈说“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大人们都以隐藏情绪为最高境界,孩子哭会觉得,男孩子哭起来多丢脸,但事实上就是,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照顾自己的情绪,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的话,要么压抑出病,要么就突然会暴怒,欺负别人,因为这些情绪都没有消失,他在他的生命当中不断地累积,所以不要太过的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包括我们自己,那么不是宣泄情绪就是对的,而是你要照顾自己的感受,什么叫做照顾感受,你比如说,作者看到有一个人很生气,就问他说你为什么生气,他说,“我认为他在欺负我”,注意!这不是你的感受,请你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怎么不是感受?我认为他在欺负我!”这是你的判断,这不是你的感受,所以请你说出你此刻的感受,“我觉得很愤怒”,哦,很好,这叫做感受,那个说,“我想把他打一顿”,这不叫做感受,我想把他打一顿,这是你要做的事,这不是感受,你得找着你的感受,你的感受是我一见到你我就火冒三丈,这是感受,所以哪些是感受呢?难过、忧伤、痛苦,对吗?孤独、慌乱、开心、愉悦,当我说这些词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想起来,我们曾经讲过《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还有那个《如何培养孩子社会能力》里边,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大量的情感类的词汇,就在这儿,就是我们得能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在这个第四十三页里边呢,有一个词汇表,就是如果你不会表达感受的话,你可以从这个词汇表里边,去寻找大量的这都是表达感受的词汇,当你能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你才能够跟别人去沟通你此刻真实的想法,你比如说老公,你这一周五天回来都是十一点钟以后,我觉得很难过,或者我觉得很孤独,这叫做感受,而不是“我觉得你根本不照顾咱们家,我觉得你把咱们家当旅馆”。你看,当你说这两句话的时候,这就代表着伤害,因为这里边充满着评判,而当你说我感觉到很难过的时候,对方是会照顾你的,因为这是你的感受,有了感受这一步后,第三步就是找到感受的根源。
.
.
第三步感受的根源。什么是感受的根源?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个不中听的话,或者是一次伤害的时候,我们通常有四种反应的方法,哪四种反应呢?第一种反应是责备自己,内疚,这事都怪我;第二种反应是责怪他人,凭什么我内疚,这事怪他,要不是他我就不会这样,责怪别人;第三种是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我到底想要得到什么呢?我需要什么呢?然后第四种是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大家可以区分吗?哪种是更有利于我们去非暴力沟通的呢?很明显前两者,责怪自己和责怪别人,都会带来暴力的情绪,都会让我们的沟通变得很暴力。而后两种,当我去体会感受的时候,当你觉得孤独,那好,请问你是什么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呢?你需要老公早点回家,这是你的需求,所以这时候,你要能够学会表达需求而不是指责。“你最好别回来”,这是指责,“你根本不关心我”,这是指责,这种指责根本与你的需求无关,所以我希望你每周能够有三天早点回家,这个叫做需求。所以就像我的朋友,我让他告诉自己的老婆说,我希望咱们能够做两荤一素,这才叫好好做饭,这就叫做说出这个具体的需求,所以一个人为什么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我经常研究的问题,像卢森堡博士,把这事做到如入化境,他觉得很自然的就做到这一些,但是我们普通人很难做得到,原因很简单,情绪,就是我们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
所以在这个地方,卢森堡博士非常慈悲地告诉我们说,每个人成长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情感的奴隶。就是我见过很多人到五六十岁了,就很老了,依然是能够成为情感的奴隶,他总是觉得我是被迫的,我不得不做这么多的事,我不得不对你们好,你们整天欺负我,好压抑,凡是做情感的奴隶的人,就算干到退休,他都觉得好压抑,因为他总觉得自己忍辱负重,总觉得自己为别人牺牲了特别多的东西,我其实一直处在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叫情感的奴隶。
第二个阶段,这个人想明白了,叫做面目可憎。什么叫面目可憎呢?说,这事关我屁事,这事不归我管,你别跟我说这个,我不听。你看,他学会了,他说我推卸这个责任,这个责任跟我无关系,我爱怎么地怎么地,谁都跟我没关,我就过好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你会得罪很多人,这个叫面目可憎,你有没有发现这两个阶段就是孔子讲的“过和不及”,过和不及的阶段, 而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孔子说的中庸之道。你找到了中间的那个地方,叫做生活的主人,当你能够找到生活的主人的时候,你自然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你成为了自己情绪的主人,你才能够乐于帮助别人,我们来看看生活的主人是一个什么状态啊。说,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和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非暴力沟通绝不是教你忍辱负重,啥事都憋着别说,就为别人好,不是,你可以把自己的愤怒表达出来,你可以非常清晰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你不会轻易地用语言去伤害别人,因为伤害别人并无助于你解决这个问题,伤害别人只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一团糟,你只是图一时的痛快,你想做一个面目可憎的人,或者想做一个情感的奴隶,或者想把别人改造成情感的奴隶。
所以回顾一下啊,第一步是观察、讲事实,第二步,知道什么叫做感受,讲感受,第三步,感受根源来自于需求,所以盯着自己的需求,我想要什么,或者你一定
.
.
是没有得到满足。你看那个巴勒斯坦人很生气地说,你是不是希望我们更多地关注这里发生的一切,让他了解我在关注你的需求。一个人只要生气,一定是因为他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句话是这本书我读完之后最重要的感受。一个人只要生气,一定是因为他有着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说你老婆生气了,一定是因为你对她关心不够,这就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不是简简单单是因为,今天早上这个早饭不好吃或者怎么样,没有,一定是有着更深层次的需求的,所以第三步找到感受的根源,也就是需求。
第四步叫做请求帮助。什么叫请求帮助?就是你真的想要怎么做,说出来,所以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这很重要,你比如说,有一个老婆嫌她老公老加班,她就和他老公讲,说“你以后不要老加班,一天到晚都在工作还要不要这个家了,不许老加班”,她说了,她真的把她的需求说出来了,结果他老公不加班了,但是报了一个高尔夫球 班,跑去打高尔夫球了,她说“怎么搞的”,就是我说了这话怎么还这样?OK,你只是说了你不要什么,你没有说你要什么,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很多人真的是喜欢表达不要,你不要怎么怎么样,你不要再对我怎么怎么样,但是我们不说要什么,所以这个案例呢,我就会发现,就是打高尔夫球这个案例,就特别明显。就是她老公说你不要我加班,那我就不加班好了,但是他选择了打高尔夫球,所以我们要把要什么提出来,这个要求越具体越好,而且在谈话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明确谈话的目的,这个在我们讲领导力的课程有一个原则,叫做设定情境,就是你张口就要讲,今天我是要跟你谈一谈我们的销售进度问题,今天我要跟你谈一谈你和同事们的人际关系问题,这句话只要一说出来,你后边说 的所有的话,对方都听懂了,如果你不把这个目标明确出来的话,对方有可能跟你谈了半天整个一头雾水。你们有没有试过被老板叫到办公室谈话,谈了半个小时,回来彻底晕掉的时候?不知道在说什么。老板很得意,老板把别人叫过来说,我今天把他找来呀,我旁敲侧击地跟他谈了一下,老板认为自己谈得很艺术,旁敲侧击谈了一下,但你根本没听懂,因为老板没有跟你讲谈话的目的,所以你一定要把自己的目标讲清楚,并且在你提出了要求以后,请对方的反馈,请注意哦,是请求而不是命令。因为我们其实没有资格命令别人,对吧,“你以后对我好一点”这是个命令,对吧!我希望你以后能够每周跟我吃两次饭,给我送一次花,你看,你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以后,对一个老公来讲,这其实很容易做到的,吃两次饭送一次花,但是你空泛地讲你以后对我好一点,首先是命令,其次这不是一个具体的要求,对吗?所以这是第四步请求帮助,我们得能够学会请求帮助,否则的话,我们在这个社会上会非常的孤独,然后在这个整个的过程当中呢,对方有可能没有学过非暴力沟通,那没关系,对方会有情绪,对方会像那个巴勒斯坦人一样,一直在生气,在大吼,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这很正常,这时候需要什么呢?需要我们全身心的倾听,什么叫全身心的倾听,就是千万不要希望对方停下来,或者千万不要打断对方,书里边八十七页有一个特别有贡献的部分,就是有哪些东西是阻碍倾听的,你看, “建议”,我觉得你应该,你看这不是倾听,这是在打断对方;然后“比较”,你这算不了什么,跟你说我那个事,比较;第三个“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会得到很大的好处,给人建议;然后“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然后“回忆”,你这是让我想起来…回忆;然后“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不至于,这是否定;然后“同情”,哦,可怜的宝贝,同情;然后“询问”,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的;然后“辩证”,我原来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是昨晚怎么怎么样;然后“辩解”,最
.
.
后一个叫“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这样的;你看这些东西啊,你说它有没有用呢?谈话当中肯定是有用的,但是这些东西都无助于你体会对方的处境,这些东西都会让对方的情绪更加地抓狂,而在对方情绪抓狂的时候,最需要什么呢?其实就是去体会他的感受。说我能够理解你,真的很难过,我知道你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你的心里边非常的焦虑,作为父母我们都能够感受得到,这叫做反应情感,当你能够准确地说出对方此刻的感受的时候,对方的情绪就会立刻好转,他会点头,对。嘟嘟有时候哭得很难过,有一次真的哭了,然后我就把他抱起来,我说,因为我当时好像是,他开着汽车撞墙,小汽车,就是他那玩具小汽车,撞墙玩,还喊撞墙撞墙,我们家新装修的,我说把这墙撞坏了,我就把他一把从哪个车里边拎起来,丢到沙发上,就哭了,哭得很难过,我后来觉得我那个动作,可能有点粗野,当时生气的嘛,后来我就把他抱过来,我说,是不是爸爸刚才的行为有点太厉害了,让你害怕了?对,这样哭,他只要这样一哭,两分钟就好了,过了一会跟他奶奶讲说,其实爸爸还挺好的。你看,因为爸爸能够理解到他的感受,爸爸也有可能会做错事,会对他态度不好,但是爸爸感受到他的感受了,这就叫做反应情感,你能够准确地说出对方此刻的感受这个是最重要的一个工具,没有这个工具,你把前四步学会了,只能你自己讲,但是对方一回应,你一生气又吵架了,所以你要能够学会全身心地倾听,这是非常重要的。然后最后呢,他给到了几个具体的建议,比如说有时候你真的很愤怒,人愤怒来的时候你是挡不住的,真的生气得要死,但是卢森堡博士讲说,他也曾经有过想杀人的欲望,他举得干脆杀了他算了,但是后来他想想杀人真的太肤浅了,杀人是一个特别肤浅的解决方法,而且杀人并不能解决仇恨的问题,杀人只会让仇恨变得更多,甚至杀人会让你自己产生内疚的情绪,它让你永远走不出这个困境来,所以最核心的是你把尚未满足的需求讲出来,把这个尚未满足的需求讲出来,让对方感受到你真的很生气,这时候反倒有可能能够帮助对方解决这个问题,这里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这里边有一个案例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卢森堡博士在监狱里边帮这些犯人进行心理的疏导,教他们非暴力沟通的方法,然后有一个犯人呢,就有一天非常生气,说,这个人叫约翰,他说“我很生气”,卢森堡博士说为什么,约翰说“我向他们提出了这个参加培训的请求,他们根本没有人回应我”,然后这个卢森堡博士说等一下,在你说我生气,是因为他们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你和自己说“是什么让你生气了吗?”,他说“我没和自己说什么”,卢森堡博士说,那好现在停下来,好好体会一下你的心情和想法,然后这个约翰讲说,“我告诉自己,他们一点都不尊重人,他们冷漠无情,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他们真是一群混蛋”,就是那个狱警啊,没有让这个叫约翰的犯人去参加卢森堡博士的培训,所以这个约翰很生气,就狠这些狱警。然后这个卢森堡博士说“谢谢,这足够了,现在你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了吗?是因为这些想法吗?”这个约翰说“是啊,这有什么不对呢,不就是因为这个吗”,这个卢森堡博士说,“我不是说你这样想不对,我也没有说你不该说他们冷漠、无情、自私,但是这样的想法让你很生气,想一想你有什么需要,在此时此刻你需要什么”,你看卢森堡博士把这个濒临崩溃的犯人,那个愤怒的情绪,拉回到需要这件事上,然后这个约翰沉默了很久说,“卢森堡博士,我需要他们让我去参加那些培训,如果我无法参加那些培训,出狱以后我还会再犯罪,再进到监狱来的”,然后卢森堡博士说“现在你把你的注意力放到你的需要上,你是什么样的心情?”,然后这个约翰说“害怕,我是害怕”,然后卢森堡博士说,“那么现在假定你是监狱里的官员,而我是犯人,如果我把你看作是冷漠无情的官僚,即使你没有当面指责我,那样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