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控制——是根据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前馈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提前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后在补救。也称预先控制或事前控制。
同情控制——也称现场控制、过程控制或者事中控制。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开始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反馈控制——也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统计性标准——也叫历史性标准,是以分析企业经营历史上各个时期经营状况的数据为基础来为未来经营活动建立的标准。这些数据可能来自于本企业,也可能来自于其他企业。据此建立的标准,可能是历史数据的平均数或中位数或者高于或低于中位数的某个数。控制的必要性:
由于环境的变化、管理权力的分散、工作能力的差异,造成实际作业动态与计划发生偏离,所以必须要进行控制,纠正偏差,确保计划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
控制的基本原理:
企业是一个耦合运行的系统,从投入到产出存在的因果关系,通过控制投入的人财物等资源就可以控制企业的产出。
控制类型:
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将控制过程分类: 1)程序控制2)跟踪控制3)自适应控制4)最佳控制 2.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将控制分类:
1 / 6
1)前馈控制2)同期控制3)反馈控制 3、按照组织系统分类:
1)正式组织控制2)非正式组织控制3)自我控制
正式组织控制——对组织机构和相应人员进行控制,如规划、预算和审计等。
非正式组织控制——由非正式组织发展和维持,甚至非正式组织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为约束标准的控制(小帮派对成员的控制)自我控制——指个人有意识地按某一行为规范进行自我约束。控制过程的主要环节及其工作内容:
1)确立标准(确定控制对象、选择控制的重点、制度标准的方法)2)衡量绩效(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3)纠正偏差(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确定纠偏实施的对象、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有效控制的特征:
1)适时控制2)适度控制3)客观控制4)弹性控制
预算控制——就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支标准来检查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对经营资源的有效利用,使费用的指出受到严格的约束。
全面预算(总体预算)——为了有效的从收支两个方面对企业经营进行全面控制,不仅需要对各个部门、各项活动制定分预算,还需对企业整体编制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是对所有部门或项目分预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编制而成的,它概括了企业的总体预算目标。
分预算——是按照部门或项目来编制的预算。分预算详细说明了各个部门或项目活动的收支水平,规定了其收支标准。
2 / 6
任何预算都需要用数字来表达。
全面预算必须用统一的货币单位来计量。而分预算则不一定用货币单位计量。
预算的种类:
1)收入预算,即销售收入预算。
2)支出预算(短期支出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附加费用预算。
3)现金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金流入与流出进行预测,通常由财务部门编制。
4)资金支出预算(又称为投资预算,长期预算,长期支出预算),一般指新建厂房、购买设备等投资的长期预算。
5)资金负债预算,是对企业会计年度末期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 预算作用(或优点)是:
①由于预算的实质是用统一的货币单位为企业各部门的各项活动编制计划,因此预算使得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效果和不同部门的经营绩效具有了可比性,可以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趋势,和组织中的优势部门和问题部门,从而为协调企业活动指明了方向。
②通过为了不同的职能部门和职能活动编制的预算,为了协调企业活动提供了依据。
③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是与控制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编制预算为企业的各项活动确立了需遵守的财务标准。
④用数量形式的预算标准来对照企业活动的实际效果,大大方便了控制过程中的绩效衡量工作,并使之更加客观可靠。在此基础上,很容易测量出实际活动对预期效果的偏离程度,从而为采取纠正措施奠定了基础。
缺点(或局限性):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