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一)语文答案解析(原创解析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一)

第一部分

1.(6分)(1)朔气传金柝 (2)夕日欲颓 (3)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每空1分,有误即不得分)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易错点拨】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2.(3分)(1)qǐng kè (2)mò qì (3)wǔ rǔ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如“涸”不能读成“固”的读音。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 3.(3分)(1)随机应变(2)因地制宜(3)身临其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知识拓展】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4.(3分)B【解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此语段让我们理解“森林是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③为第一句,讲述“森林的丰富资源”以及分类;①为第二句,由前一句“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来确定顺序;④为第三句,是对①的解释和细分;②为末句,说明“非生物资源”。故选B。 5.(1)(2分)在“大众”后面加“的脑子里”。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划线句子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印在大众“的脑子里”。

(2)(2分)示例:①山气日夕佳;山重水复疑无路;山回路转不见君;山河破碎风飘絮; 山河表里潼关路。②小桥流水人家;小住京华;小时不识月。(课内外均可)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考生根据题干的要求“接龙”,课内外均可。

(3)(2分)示例: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爱诗的民族;形式新颖,题目设计灵活多样;观众在节目播出期间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同步互动答题。(答对1点即可得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考生可根据题干的要求,分别从三则材料中寻找原因。材料一中的比赛形式新颖;材料二当中的节目所富有的中国文化精华;材料三中的全民参与性等。 第二部分

6.(3分)B【解析】本题考查诗句内容分析。ACD正确。B选项中“突出‘伐薪烧炭’复杂的工序”错误,用“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的是“伐薪烧炭”的艰辛。

7.(3分)示例:夜里,天空飘起纷纷扬扬的雪花,城外的积雪足足有一尺来厚。一大早,老翁就驾着牛拉的炭车碾轧着冰冻的车辙,吱吱呀呀地往集市上赶去。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绘。根据题干的要求,“展开联想和想象”、语言要生动。其次,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所以,考生可从环境描写上去描绘风雪的严酷,从动作和神态描写上去刻画人物。

【知识拓展】赏析古诗词,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从语言、意境、主题等方面入手分析。1.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2.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3.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分析诗歌的写法,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等。

8.(2分)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碑毁/片石无存。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发生地震,这石碑被毁,一片石头也没有存留下来。故断句应为:

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碑毁/片石无存。

9.(4分)(1)这(2)也(3)特别爱好(4)使屈服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注意:“屈”是使动用法,翻译为“使屈服”。

10.(2分)B【解析】本题考查对虚词“为”的理解能力。“为”在A中:对、向;在B和 “一为商丘宋氏漫堂所藏”中:被;在C中:为了;在D中:是。故选B。

11.(4分)(1)(2分)然而宋氏本缺了十个字,王氏本缺了五百个字,可以凭此分辨拓本的先后。(2)(2分)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或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技巧点拨】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补”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 12.(2分)主要说明华山碑及拓本。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考生应在正确翻译第一段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主要事件进行概括。注意:要概括完整,不要错漏。 【文言译文】

①华山碑以前在陕西华阴县的西岳庙中。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发生地震,这石碑被毁,一片石头也没有存留下来。现在国内所传的,只有两本,一个被商丘人宋漫堂收藏,一个被华阴县王无异收藏。然而宋漫堂的版本缺十个字,王无异的版本缺五百个字,这样可以辨别这两个拓本的先后顺序。最近阮云台宫保又得到了一本,说是宁波天一阁的藏本,也有缺失的字,这又在王无异版本的后面了。宫保曾经自己在雷塘祖坟刻一石碑,并且将欧阳修的《集石录》的跋语附刻在上面,可以称作是爱好古物了。

②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13.(3分)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BCD正确。A选项中“受不了一时的小委屈”是论题,论点是“受得委屈,可养格局”。 14.(3分)受得委屈,可养格局(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题的概括。由于在议论文中,标题往往是文章的话题或中心论点,所以考生应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找出本文的话题和中心论点,然后再进行作答即可。 15.(3分)示例:写就《史记》的司马迁,遭受宫刑的屈辱,依然坚持创作,最终贡献出这 样一部史家绝唱。(句式相仿,论据典型,有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了补充论据及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所补充的论据一定要根据论点紧密契合,也就是要能证明论点的正确。还要一定是名人的例子或是名言。此类题目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注意本题围绕着“受得委屈,可养格局”这一论点来补充即可。 16.(3分)示例一:一位英国医生的海外奇遇 示例二:一部西方世界的官场变形计 示例三:四次出海的浪漫史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考生应在理解《格列佛游记》的基础上,用简短的语句来概括这本名著的主要内容或主旨。

17.(3分)示例:唐僧和悟空来到观音禅院,悟空撺掇师父拿出袈裟与老院主斗宝,前来救火的黑熊精将袈裟顺手牵羊拿走。悟空请来观音,收服了黑熊怪,取回了袈裟。(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考生应在理解《西游记》的基础上,联想唐僧袈裟失而复得的相关情节,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作答。

18.(3分)从幼儿园到高中,“我”喜爱阅读书籍并深受其影响;(1分)大学期间,“我”自 己写东西,出了4本书;(1分)29岁时,“我”去巴黎,后来出版了莫奈和伦勃朗的传记,翻译了《流动的盛宴》。(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题干要求“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我’的成长历程”,考生应从全文中搜索关于时间的信息,很明显地发现第1段到第8段、第11段的段首都有时间的提示,考生只需围绕作者阅读的“成长”作答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意近即可。

【知识拓展】概括文章内容的答题方法: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1、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恰当连接,语义通顺。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陈述格式为: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公式中的“何人”,如果是第一人称的文章,可以用“我”,也可用主人公;如果是第三人称的文章,必须用主人公。

19.(2分)“我”是一个爱读书、善写作、有理想、勇于追求的人。(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由于此篇文章中心突出,思路清晰,考生结合原文从作者的爱好、兴趣、品质几个方面作答即可。注意:这道题只有2分,简单概括即可。 20.(3分)因为连环画书使 “我”从小就对阅读书籍有了浓厚的兴趣,并因此而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人生,所以说“图画拯救了我”。(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掌握能力。由题干中的“为什么”,可知这是一道作用题,可改为“写‘图画拯救了我’有什么好处”,然后从内容、情感、结构等方面进行作答即可。注意:这句话在原文第一段,可联系首段作用作答。

21.(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我”阅读小说《三个火枪手》时的痴迷状态,(1分)从侧面表现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句子所用的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话把我比作蚕,把读书比作食桑叶,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的痴迷。同时,也是从侧面表现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

22.(3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强化了“我”去巴黎的决定,为下文做铺垫,从侧面表现了 文章的主题。(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三点即可给3分)

【解析】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考生首先要明确插叙本身具有补充说明、丰富文章内容的作用,其次这是一道作用题,应结合插叙文段从内容、结构、主题等方面作答即可。 第三部分 题目一:这一课 【写作指导】 审题指导: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这一课”。“这一课”可以指我们的课堂,谈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堂课,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的把握就越大。这里可以把“这一课”看作是生活之课,人生之课,谈对自己的触动之大,影响之深。作文时,确定“这一课”的含义,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抒写自己的认识和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

201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一)语文答案解析(原创解析版)

201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一)第一部分1.(6分)(1)朔气传金柝(2)夕日欲颓(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每空1分,有误即不得分)【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ly454nllu6o2vt5lzj67d82u9zjet00ij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