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B)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低
解析:该区域水热丰沛,是世界的主要水稻种植区,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或季风水田农业,其特点:农田地块小、机械化水平低;季风不稳定,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所谓的精工细作,为劳动密集型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靠传统经验种植,科技水平低等。故B正确。
下图为“丹麦两种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A区域的重要出口农产品有(C) A.牛肉、面粉 B.葡萄酒、红肠 C.乳酪、奶粉 D.花卉、水果
9.影响丹麦A与B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D)
A.水源 B.科技 C.劳动力 D.热量
8~9.解析:第8题,A区域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加之该地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阔,因此乳畜业发达,主要出口乳酪、奶粉等农产品。第9题,造成丹麦A、B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A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为乳畜业;B地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以种植业为主。
下图为世界四个局部区域图,阴影部分表示农业区。完成10~11题。
10.据图判断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D)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11.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A) A.集约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自给型农业
10~11.解析:根据四地的经纬度判断,甲位于我国华南地区,盛产甘蔗;乙位于尼罗河下游,为世界主要的棉花产区;丙位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位于亚热带,盛产柑橘;丁位于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该四地农业均为集约型农业。
12.下图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为什么? (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4)E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试分析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因素。 解析:第(1)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第(2)题,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第(3)题,B、C两地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从热量、降水、水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第(4)题,E地位于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因素。
答案:(1)气候 (2)A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B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藏北高原),B海拔较C低,热量条件较好;B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多;B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4)商品谷物农业 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不利条件:热量相对不足。
13.图甲为澳大利亚某河流沿岸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图乙为该区域农事安排图。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农场内一般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为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等,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以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此外,用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回田可成为麦田的肥料。
由于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恰好是交替进行的,这样对于农民安排农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农民对农场的土地利用,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1)图中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该农业生产方式具有的主要优点。
(3)从甲图中可以看出,①地区和②地区土地利用状况不合理的是________地区。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主要表现在过度砍伐、__________,由此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草场退化等。
解析:本题以图片和材料的形式考查(现代)混合农业的含义和特点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1)题,结合图中的农业活动类型和该农业活动类型的分布区可知其为(现代)混合农业。第(2)题,该农业生产方式具有生产的灵活性,并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在生产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第(3)题,因在利用的过程中过度放牧可能出现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生态问题。
答案:(1)(现代)混合农业 (2)①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③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3)② 过度放牧 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