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A. 模型
1. 模型: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
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 模型方法: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
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3. 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4. 水的状态模型:由右侧模型可直接地得出
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的水分子也没有变成其他分子。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B. 符号
1. 定义:代表事物的标记
2. 意义: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
起的混乱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A. 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1. 分子的构成
1) 一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
篮球表示氧原子,白球表示氢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棕球表示氮原子,黄球表示
硫原子
2) 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2. 分子构成物质: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例
如:水的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3. 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例如: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
原子构成等
B.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1. 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1) 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m数量级
2) 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氢分子是最轻的分子,其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
10—27kg 粒子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氢气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2. 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更小,如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但并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
质量 1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kg 1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kg 1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kg 1个氢气分子的质量:3.348×10—27kg 1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7.307×10—26kg 图示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A.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1.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时间 1803年 人物 道尔顿 原子模型 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镶嵌其中 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 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897年 汤姆生 1911年 卢瑟福 1913年 波尔 2.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带正电荷) 原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1) 原子呈电中性,原因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
2)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其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但它几乎
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质量
3) 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
B. 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1. 原子核的构成
1)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2) 原子中: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 夸克
1)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 2) 夸克还可以再分
C. 带电的原子——离子 1. 离子
1)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3)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 原子与离子的关系 项目 电性 电中性 用元素符号表示 钠原子:Na 2个钠原子:2Na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除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外,都是不稳定结构 原子 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 阴离子:带负电 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写电荷数,后标出电性(+,—),例如:氧离子O2— 2个氧离子2 O2—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一般都是稳定结构。 阳离子:比相应原子少一个电子层 阴离子:与相应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表示方法 数量关系 稳定性 相同点 都是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知识点归纳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