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图及其应用
湖北省恩施高中 陈恩谱
一、《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图
分布
电荷 Q
电场 ? ? Q ? E ? k ? ? ? ...
电荷Qq q
F ? k
点电荷
电场线 等量异种电荷 等量同种电荷 静电平衡 电容器 线面垂直你由密高我指密低r电场强度 E UE ? dE U ? EdE 电势差 U U AB ??A ??B 2 , E E1 E2
F ? qE FE ? q W ? qU ABAB WAB U ?AB q Ep q ? r静电力 F W ? qEdE 2
牛顿运动定律 静电力的功 W W ? ?ΔE p 动能定理、功能关系 等势面 二、对《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图的理解
1、重构教材逻辑,恢复正确的因果关系
中学课本在建立“静电场”一章的知识体系时,采用的是从学生熟悉的“力”、“功”和“能”的角度 引入,进而建立起静电场的基本概念体系——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势、电场线、等势面等。
然而,这只是教学的逻辑,理论上讲,应该是先有场源电荷激发电场,电场就有电场强度、电势、电 势差及电场线、等势面等概念来描述其特点与分布,然后才是将试探电荷放进电场,从而受到静电力、具 有电势能,试探电荷移动时才涉及到电场力的功。
“《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图”首先从场源电荷 Q 出发,以描述静电场的基本概念“电场强度”、“电势”为中心,搭建起静电场的核心概念体系,再进一步向左建立起形象直观描述电场强度分布、电势分布 的“电场线”、“等势面”概念——这两步即建立起静电场本身的概念体系,也是试探电荷活动的背景。然 后,才将试探电荷放进电场,进而研究试探电荷在静电场中的受力与能量问题,以及运动过程中的静电力做功问题。
r
Q qQ qQ
合而推导出来的: F ? qE ? q ? k ? k ;对称的,两个电荷组成系统的静电势能公式 E ? k 也
p
r 2 r 2 r Q Q qQ
是点电荷的电势决定式?? k 和电势能公式 E ? q?结合推导出来的: E ? q?? q ? k ? k 。
p p
r r r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库仑定律,其实是点电荷电场强度决定式 E ? k
2、理清概念关系,搭建有机知识网络图
绝大部分中学资料将静电场的概念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主题“静电场的力的性质”和“静电场的能的性质”,并在“力的性质”主题下囊括“电场强度”、“电场力”、“电场线”三个内容,在“能的性质”主题下囊括“电势”、“电势能”、“等势面”,及其与“力的性质”三个内容的关系。
上述这种划分,符合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但是,这种划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概念间的割裂, “《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图”则通过清晰的关系连接线,将这些人为割裂开的概念重新“缝合”为一个层层递进的有机整体,每两个概念之间都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和清晰的逻辑关系。学生拿到这幅知识网络图, 就可以对静电场这一章的众多概念及其关系做到一目了然,而不再觉得混乱复杂。
另一方面,“《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图”还将几种典型电场囊括进来,使基础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符合学生对教材基本内容的认知,也是应付具体题目时的必须——讨论静电场基本概念,必然是在具体的静电场中进行;同时,“《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图”还将静电场的知识体系与力学的知识体系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这实际上就是高中物理中静电场这一章的落脚点:研究带电粒子或导体在电场中运动变化问题。
?A ? U AO 电势φ Q r
?? k ,??? ?? ? ...
1 2
? Ep ? q?? 电势能 Ep E ? k
p
能量守恒定律 Qq r
Q
2
和静电力公式 F ? qE 结
3、提供解题思路,终结经验试探解题法
要求解某个物理量,或者该物理量的变化,就需要找到与这个物理量有关的一个关系,从这一关系入手进行求解和分析。“《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图”将每一个概念对应的所有关系都构建在了图中,因此, 围绕某个概念看,有几条线指向这个概念,则就有几种求解或者分析该物理量的思路。
比如,分析电势能的变化,就有三种思路——从静电力的功的角度( WF ? ??Ep )、从电势的角度 ( Ep ? q?)或者从其他能量的变化的角度(能量守恒),分析静电力的功,有四种思路——从静电力出发、从电势差出发、从电势能出发,或者从动能变化、机械能变化出发,等等。
大部分资料在指导学生求解或分析某物理量时,基本上采用的是罗列出所有方法的方式,而这种罗列 几乎是生硬的、没有逻辑的罗列,需要学生死记硬背,而采用“《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图”,则可清晰的看出全部的思路,而不必死记硬背,不必再试探——思路都在那儿明摆着,已知了什么,就可以从那个已 知的概念出发进行分析。
三、《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图的应用示例
【例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
某同学在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得到了电子由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轨迹(图中实线所示),图中未标明方向的一组虚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判断是
A.如果图中虚线是等势面,则 a 点的场强大于 b 点的场强 B.如果图中虚线是电场线,则 a 点的电势高于 b 点的电势
C.如果图中虚线是电场线,电子由 a 点运动到 b 点,电势能增大 D.如果图中虚线是等势面,电子由 a 点运动到 b 点,电势能减小 [解析]若图中虚线是电场线,则电子所受电场力沿虚线且向左,电场
线向右,由等势面垂直电场线,作出过 a、b 两点的等势面,由电场线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可知 B 正确;由“《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图”可知,有三条线指 向“电势能”,因此,关于电子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有三种思路可以判断 C 正确:其一,根据 Ep ? q?判断—— q ? 0 ,??Epa ? Epb ; a ? b ,可知
E
F 其二,根据WF ? ??Ep 判断——由于电场力向左,电子由 a 点运动到 b
点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故电势能增大;其三,根据能量守恒判断——
由于电场力向左,电子减速,动能减小,则由能量守恒可知,电子电势能 增大。
如果图中虚线是等势面,则由等势面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可知 A 正确;而电场线总是垂直等势面, 可知电场力垂直虚线向下,则电场线垂直虚线向上,有??a ? b ;这种情况 下,电子电势能的变化也有三种思路可以判断 D 正确:其一,根据 Ep ? q??判断—— q ? 0 ,??Epa ? Epb ;其二,根据WF ? ??Ep 判断 a ? b ,可知 ——由于电场力向下,电子由 a 点运动到 b 点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故电势能减小;其三,根据能量守恒判断——由于电场力向下,电子加速, 动能增大,则由能量守恒可知,电子电势能减小。
【例 2】2014 年高考全国卷 1 第 25 题
F
3
如图所示,O、A、B 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B 沿竖直方向,∠BOA=60°,OB=OA
2
将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 O 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 A 点使此小球带电,电荷量为 q(q>0),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OAB 所在平面平行。现从 O 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 A 点,到达 A 点时的动能
是初动能的 3 倍;若该小球从 O 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好通过 B 点,且到达 B 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 6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 :
(1) 无电场时,小球到达 A 点时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 (2) 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对于第二问电场强度的求解,题目提供的信息是小球的动能变化,从“《静电场》基础知识网络图”可知,我们可以从动能变化出发,用动能定理得到静电力的做功情况,进而得到该电场中 OA、OB 间
的电势差,根据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即可得到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 (1)设小球的初速度为v初动能为Ek0 0,从 O 点运动到 A 点的时间为 t,令 OA=d,则 OB 3
=d,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2
1
dsin 60°= 0t dcos 60°=gt2
v 1 2 3 2
而 E =k0 mvEk0= mgd 0,联立,得
2 8
1
设小球到达 A 点时的动能为 EkA,则 EkA=Ek0+mgd
2
E7解得 kA=
Ek0 3
d3d
(2)加电场后,小球从 O 点到 A 点和 B 点,高度分别降低了和,由动能定理,有 2 2 1 3 qUOA+ mgd=3Ek0-Ek0 qUOB+mgd=6Ek0-Ek0
2 2
mgd 3mgd
联立,可得U OA ? U OB ? 8q
4q
2
? U 则有 UOA
3 OB
在匀强电场中,沿任一直线,电势的降落是均匀的,将 OB 三等分,则三等分点 M 与 A 点等势,MA 为等势线,电场必与其垂线 OC 方向平行,设电场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α,由几何关系可得
3 d α=30° OC ? 2 UU3mg 则有 E ? OC ? OA ??OC OC 6q
3mg即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 30°。
6q
说明:本文收录于陈恩谱老师《物理原来可以这样学》2019 年 6 月第三次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