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对联写作方法的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对联写作方法的研究

对联,俗称对子,就字面意思而言它讲究对仗。所以对于对联创作最重要的就是对仗工整。对联有格律,

骈文有规矩。就我组翻阅的书籍总结而言,一下有六项对仗格律要求:

1. 字数相等。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否则如果字数不

相等就无法成对。这也是对联的基本要求。 2. 句式一致。这里的句式一致是指节奏形式一致,

也可表示为音译的停顿。如五言的节律就不止一种:“二三式”“二一二式”“二一一一式”“一四式”。对于

稍长的对联,半联不止一句,单上下联的句式也要相同。

3. 词性相当。传统对仗习惯有更严格的要求,又有 宽松的地方。名词还分为若干小类,一般要求小类相同或相近。而宽松的是不需要连词对连词,介词对介

词。 4. 结构相应。这也就是说上下联在语法结构上相互 照应。就算不能做到结构相同但也要做到结构相似, 5. 平仄相对。这也符合了中国具有抑扬顿挫之感的 音乐感。上下联相对应的字应该平仄声相对,这样才具有抑扬顿挫之感。而上联必须是仄声而下联则一定要是平声。这会让读者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也是多年积淀下的传统。 6. 内容相关。内容相近,相互配合;内容相反,相 互衬托。如果上下内容不相连的话就只能是对偶句了。 以上就是对联的基本创作方法,也是本组同学通过研究而得到的。篇二:综合实践案例:对联的文化研究

走进对联,传承文明 ——关于对联的综合实践案例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石横镇南大留小学张金兰 一、活动背景及总体介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对联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承着中国文化,发展至今,更显其精妙与独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逢过年还保留着贴春联的习俗,在一些旅游地也经常能见到对联,但现在的孩子由于对这种文化了解甚少,所以显得莫不关心。小学语文第七册有《春联》一课,学生通过学习已对春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些学生提出来,他们还发现有些人家墙壁上也挂着类似春联的句子,砌新房上梁时也要贴,那么这些是不是也叫春联呢?他们觉得了解的还不够深入,还想进一步了解。为进一步宏扬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通过活动,使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对联,了解中国的文化。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对联的起源、形式、类型以及有关对联的故事等。

2、在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有能力的学生学写一些简单的对联。

3、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6、通过小组合作的集体研究,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7、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懂得生活中中处处有学问,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一)选题分组 1、谈话激趣

大家通过学习已对春联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类似的句子?这些也是春联吗?

通过讨论,学生得知这些不叫春联,而是对联,春联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2、师出示对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教师这里有一幅奇特的对联,有谁能读一读。

请学生读一读。

3、这幅对联应该怎样读呢,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师讲述有关这付对联的故事。

4、你们还想了解对联的哪些方面?

5、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出来。

6、整理问题,进行归类,生成研究主题。 (对联的历史、对联故事、怎样写对联、对联的类型??) 7、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小组,确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设计研究方案。

(二)商讨小组活动计划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分组,民主选定组长。 2、讨论小组分工,聘请指导教师,撰写小组研究计划书。 刚才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根据你们确定的研究主题,你想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你所要的信息。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归纳获取信息的途径: 1、上网查资料 2、图书馆找资料 3、书店买一本有关对联的书。 4、访谈村上写对联的人或老师 5、把人家贴在门上的对联写下来。 6、请专家作讲座。 7、打电话给亲戚、朋友。 (四)师小结 希望每位同学在研究中能发挥自身的特长,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取得能力和知识的双丰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主题,采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形式,分组进行研究。

1、调查访问(学生以照片、录像、录音、记录等形式记录采访过程) (1)、访谈有关老师。

(2)、采访村上写对联的人或自己的亲人。

对联研究访谈记录: 研究主题:对联的用处 访谈对象:张老师

访谈时间:2012年10月28日

访谈地点:学校办公室

具体内容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问:张老师,我们如今哪些地方还用对联?它们有什么用?

答:用对联的地方还是比较多。如在过年时,家家户户在门上要贴春联;人们在结婚的时候,要在新房门上贴婚联,以祝愿新人幸福美满;再如有老人祝寿时,要在中堂上挂寿联,来祝愿老人与天齐寿。

问:我还看到有些人家在一幅画的两旁挂对联,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堂,主要来显示主人的文化品味和文化修养,对联的内容通常要和画的内容相配。

2、查找资料(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材料记录的方法)

(1)教师提供相关的网站或教学生用“百度”网站搜索有关资料。

(2)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有关书籍资料。 (3)有条件的学生到书店购买有关书籍。

(4)找找身边的对联,到村上把人家贴在门上的春联收集起来。 3、填写研究记录 对联研究记录: 研究主题:妙联巧对 研究人:张亚茹、张瑞琪 研究方式:查阅书籍 资料来源:楹联世界、家中的书籍 研究时间2012年11月3日 研究地点:家中 具体内容: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由数字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对仗工整、音韵优美的特点,故享有诗中之诗的美誉,许多妙联巧对,更使人赞叹不已。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

长长长长长长消; 心得体会 原来我对对联一点也不了解,即使看到了也没有仔细去读,现在通过研究,觉得很多对联写得非常精采,我国古时候的人真厉害。我越来越喜欢这些对联了,我去公园也看见有些亭子的柱子上写着对联,但那些字我

不认识,看样子我还要继续努力。——张瑞琪 (二)阶段性反馈交流 1、各小组整理收集到的材料。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并说说是采用怎样的方法收集到的。 3、谈谈在研究中所碰到的困难,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4、调整自己的计划。 5、写反思日记。 6、组织阶段评价。

首先,每位学生对照自评表,对自己在活动是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展开组内交流,同时小组成员

对他进行组内评价,并提出建议。然后指导教师根据其表现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价。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一)谈话导入

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你们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二)成果汇报展示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1、妙联巧对组汇报。(部分)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对联的故事,如:《王羲之妙书春联》讲的是: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写了一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上。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可是此联一贴出,便被人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王羲之也不生气,又写一付贴上,内容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谁知天明一看,又没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眼看左邻右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家门前空空,急得王夫人催着王羲之想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又写一付,但此次只贴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里又有人来揭了,但一看,这付对联实在不吉利,只能溜走了。早晨刚亮,王羲之亲自把另半截贴上,大家一看,此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

齐声喝彩,拍手称妙。

我们小组还收集了许多奇联妙对,今天先考考大家,看大家的水平如何。请在下面的对联中填入动物名称,

组成对联。 (1)江水腾()影,春晖照华年。(龙)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扬鞭策()入新岁,举杯祝酒迎来年。(马) (4)一马当先辞旧岁,三()开泰贺新年。(羊) (5)()啸青山千里秀,风拂翠柳万户春。(虎) (6)风拂杨柳千山绿,影随玉()万户春。(兔)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遇到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令他十分惊奇,乾隆出了上 联,纪晓岚略加思索便对出了下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个春秋。同学们,你知

道这位老人有多少岁了? 2、对联写作组汇报。 我们通过活动,已基本掌握了写对联的一些要求,并且也学着写了几幅对联,现展示给大家看,请多提宝

贵意见。(学生把自己写的对联贴在黑板上)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把自己勤奋读书的感受或经验写成对联,以鞭策自己,激励别人。现在把这些对联送给大家: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孙中山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徐特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在学生认真听取各组汇报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听了他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他们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2)、听了他们的汇报,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三)组织评价。

首先,对照评价内容,让学生用描述性语言进行自我评价;其次,课题小组成员通过观察、记录等对小组成员进行口头评价;然后通过家长问卷让家长进行评价,接下来由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活动档案袋

等作出鼓励性、协商式评价;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作出对自己的终结性评价。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深入了解了有关对联的知识,但还有很多知识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参与到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去,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展示自己,相信大家一定会取得更大

的成功。

四、活动的结果与评价。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了评价。我认为,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不但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精心策划、准备、实施,使他们明白了合作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接触社会,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应变能力。在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辛酸,困惑的苦恼,获得的艰辛,所有的这些,锻炼了每一位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并培养了顽强的毅志力和责任心。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综合利用、自主创造信息的能力也提

供了广阔的天地。 五、学生的收获。 1、发挥了自主探究精神。 由于是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内容,所以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不仅仅从书本上、课堂上获得知识,

而且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了社会,通过主动的探索,去发现和体验。 2、学生学会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明白了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很多,如查阅资料、网上查询、实地考察、采访专家等。在收集了许多信息的同时,他们对这些信息要进行筛选、分析,并进行归纳。从而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得到培养。 外出活动、课间讨论要交流,课堂上谈自己的方案要交流,对别人的方案提意见或建议要交流。采访对方,

要对方合作;制定方案,要小组合作;课堂上要篇三:对对联用字的研究(校本课程) 巧遣妙用绽异彩 ——对对联用字的研究 研究小组成员:林培俊(组长)、陈泽宏、陈少娥、陈伟佳、肖焕杰、周圆(汕头市潮阳区黄图盛中学) 春节来临,当你路过家家户户的门口时,你是否会对各家门口贴着的红纸产生兴趣呢?或许你知道这做叫对联,可你是否懂得各副对联的含义?是否理解对联中某个字、某些字词的用意?是否知道对联中的用字技巧??? 这些疑问使我们对对联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兴趣。经过老师的介绍与讲解,我们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曾说过,“对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对联巨大的魅力,使我们对对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引发了我们强烈的探究欲望,我们决定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进行研究。然而,有关对联的知识范围极广,经过讨论,我们把研究的范围定为对联的用字技巧,希望能以此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 1、通过研究我国的对联艺术,深入了解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初步掌握研究对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对对联艺术的鉴赏能力;

3、通过对对联的赏析,对对联用字技巧的研究,学会举一反三,把研究所得运用到学习中,提高文学鉴

赏能力。 (一)准备阶段

1、确立要研究的课题范围,利用bbs进行网上调查,获取相关资料,对所得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利 用课余与老师同学进行研讨交流,在课题研究的方法、对象或方向上进行修正,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炼

课题,最后确定要研究的课题。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关于对联写作方法的研究

关于对联写作方法的研究对联,俗称对子,就字面意思而言它讲究对仗。所以对于对联创作最重要的就是对仗工整。对联有格律,骈文有规矩。就我组翻阅的书籍总结而言,一下有六项对仗格律要求:1.字数相等。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否则如果字数不相等就无法成对。这也是对联的基本要求。2.句式一致。这里的句式一致是指节奏形式一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lrv19hc0s6cyp27lz4y3h0qq02udc01bu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