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制造业风险报告
纺织服装制造业风险报告
一、火灾和爆炸 1、 仓储风险: 仓储中的原材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绝大部分 为含棉、毛、化纤的可燃物,且容易蔓延,若可燃物位置靠 近电气线路或放在开放型照明灯具下面,都有可能因电火花 或灯具爆裂而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吸湿性很低的涤纶、 睛纶、氯纶等,摩擦时会产生静电,电压可高达到几千伏, 静电所放出的火花也能引起一些易燃可燃物发生火灾;另 外,吸烟、 动火作业、 延烧、纵火也是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2、 工艺风险(按照工艺流程) :
(1)裁剪工艺中电裁刀剧烈摩擦或刀刃与金属杂物摩擦而 产生火花,容易引燃附近的布屑、飞絮等可燃物,存在一定 的火灾风险。 (2)缝制工艺由于电缝机长时间工作,容易造成电机过热, 若发热的电机上覆盖衣料、布屑、飞絮等可燃物,可引发火 灾事故。
(3)烫熨工艺中熨斗在非工作时间未断开电源,或放置在 衣料上或工作台上,时间过长将烤燃服装、木质桌子或其他 可燃物,造成火灾。
3、内务管理风险:
清洁管理制度不完善,车间内布屑、飞絮等可燃杂物未能及 时清理, 附着在一些不封闭的电气开关插座、 电缆的接点处, 若产生电火花或
者是电线短路,都可能引起附近可燃物着 火。
4、其他辅助设施风险: 配电房具有一定的电气火灾风险;办公区的装
修、办公用品 大多为可燃物质, 并配有大量的电气设备, 食堂会用到燃气、 油料等易燃物,因电气、吸烟、明火作业等易引发火灾爆炸 事故。
二、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风险主要取决于标的所在位置、历史 灾情、建筑结构、防护设施等,仅从具体行业无法描述该项 风险。请了解当地的自然灾害分布及历史灾情,结合标的进 行初步分析; 若需要帮助, 请联系当地机构专、 兼职风控人。
三、营业中断风险服装制造业发展到现在,整套生产工艺较 为成熟, 生产设备都比较简单, 操作、 维护、 检修要求较低, 且市面上容易购买到同类的设备替换,故部分设备受损对营 业中断的影响较小。除非遭遇大型火灾、爆炸事故或大面积 自然灾害导致大部分生产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尤其是针缝工 序发生严重事故, 使生产难以保证, 可能造成营业中断。 【纺 织服装厂全损的生产恢复期一般不低于 3 个月】四、机器损 坏风险 1、车间内布屑、飞絮等可燃杂物易附着在电气线路 上,容易引起电线短路,损坏生产设备。
2、电脑绣花机针头高速工作中可能因为工人操作不当或针 头长期工作
振动偏离位置,导致工作时针头压断。五、雇主 责任风险 1、裁剪工序中工人使用电裁刀等机械设备,缝制 工序中工人使用电缝机缝制衣服,工作时手指与设备距离很 近,存在一定的机械伤害风险。
2、烫熨工序需使用蒸汽烫熨,蒸汽高温放热或熨斗表面产 热,工人不
慎接触会引起灼烫伤害。
4、电气设备多,电线搭设复杂,因绝缘不良或操作错误等 原因可能造
成工人触电伤害。
5、服装制造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数量多,若车间布 料堆放密
集,导致过道狭小,逃生通道堵塞,火灾、爆炸事 故可导致重大伤亡事故。
6、职业病:工厂内存在棉絮、线头等细小物质,若工作中 未佩戴口罩
或呼吸护具,容易吸入体内,长期暴露在这种环 境下可能对呼吸系统相关职业病。
【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雇主责任风险相对较低】 六、产品责任风险 1、成衣上的大头针、标签和钩环一般都 比较尖锐,消费者使用时不注意会扎伤、划伤。
2、包装低劣,标识错误,缺少警示标签及无产品洗涤提示, 使消费者
无法正确了解产品的状况。
3、处理布料的化学药品可能导致人体过敏。七、环境污染 风险 1、
纺织服装厂存在大量废料,若处理不当,如私自焚 烧产生刺鼻、有毒浓烟和黑色毛灰,将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 污染。
2、若纺织服装厂有部分印染工艺,可能产生废水,处理不 当可能对土
壤、地下水、河流等造成污染。 八、公众责任 风险 1、工厂发生火灾延烧、爆炸、烟熏波及相邻建筑,造 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火灾、爆炸造成来访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3、来访或参观的人员
可能遭遇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碰撞、 摔倒等事故,造成人身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