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看错的原因:、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
【2019最新】精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基本要求] [数据处理]
1.利用逐差法求平均加速度:a1=,a2=,a3=,=. 2.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n==.
3.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物体的加速度.
[误差分析]
1.使用刻度尺测计数点的距离时有误差. 2.作v-t图象时出现作图误差.
3.电源频率不稳定,造成打点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相同.
4.长木板粗糙程度不均匀,小车运动时加速度有变化造成误差.
[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2.靠近:释放小车前,应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3.一先一后: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实验后先断 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4.减小误差: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速度太小,使纸带上打的点过于密集.
5.纸带选取: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
6.准确作图:在坐标纸上,纵、横轴选取合适的单位,仔细描点
- 1 - / 6
题目看错的原因:、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
连线,不能连成折线,应作一条直线,让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考向1 对实验装置及误差的考查
[典例1] (2015·广东卷)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请完成以下主要实验步骤:按图(a)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 (填“靠近”或“远离”)计时器下端; , ,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
(2)图(b)和(c)是实验获得的两条纸带,应选取 (填“b”或“c”)来计算重力加速度.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使重物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这样可以使重物下落过程的位移较大,打的点较多,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然后释放重物.
(2)重物下落过程,速度逐渐增大,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而纸带c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应该选用纸带b.重物运动过程中,由于受空气阻力,以及纸带与限位孔间有摩擦阻力,所以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略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
[答案] (1)靠近 先接通电源 再释放重物 (2)b 纸带与限位孔间有摩擦阻力
本实验参与计算的量有计数点间距和打点周期,因此误差主要来源于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距离的测量和电源频率的不稳定性.
(1)交流电源的频率变化引起误差
- 2 - / 6
题目看错的原因:、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
交流电源的频率出现波动时,打点周期会随之变化.频率升高时,打点周期减小,由于计算时仍按照原打点周期值,各点的瞬时速度的测量值vn=将偏小,加速度的测量值a=也会偏小.
(2)位移的测量引起误差
如果各计数点间的位移较小或相邻计数点之间的位移之差较小,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就会较大,从而导致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误差较大.
考向2 对数据处理及注意事项的考查
[典例2] (2016·天津卷)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 .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利用长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不需要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因此正确选项是AB.
- 3 - / 6
【2019最新】精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