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通道施工方案
第一节、 编制依据
第一章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编制原则
1、《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P-P5)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3、《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F15-1P-2006) 4、《预应力砼管桩基础技术规范》(DBJ/T15-22-P8)
5、省道S366线(珠海大道一期)改建工程(南湾立交至珠海大桥段)辅道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
6、省道S366线改建工程南湾立交至珠海大桥段辅道第二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7、《公路桥涵地基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二节、编制范围
省道S366线(珠海大道)改建工程南湾立交至珠海大桥段辅道第二合同段所辖6#人行地道(中心桩号K16+150.00),7#人行地道(中心桩号K16+820.00),8#人行地道(中心桩号K18+330.00)的基坑开挖和支护软基处理。基础、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等。 第三节、 编制原则 1、安全的原则
施工过程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保力,施工顺序合理,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重点是保证基坑开挖时的施工安全,工程开工前做到安全保证措施,首先落实到位,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所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3、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建设单位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按照合理配制资源,组织单行及交叉作业,接好工序衔接,适时进度监控。 4、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合同段项目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实行科学配置,选派经验丰富和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和专业公水平高的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第二章、工程概况和技术标准
第一节、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有人行通道3座,分别为6号人行地道(中心桩号K16+150.00)、7号人行地道(中心桩号K16+820.00)、8号人行通道(中心桩号K18+330.00),3座人行通道主体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
第二节、技术标准
1、地道及出入口设计荷载:人群:3.5KN/m3 ,车辆荷载:公路Ⅰ级。 2、覆土厚度:0.8~1.1m
3、地道尺寸:净高3米,净宽6米。 4、出入口:人行步梯+无障碍通道 5、最大纵坡:1.6% 6、横坡:0.5%
第三章、地质及水文情况
第一节、地质及水文情况
本标段地道范围的地层主要有填筑土层,第四系全新流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淤泥、亚粘土、砂类土等,下伏基岩为燕山旋回第三期侵入岩,岩性主要为花岗岩。道路沿线地势较为平坦,3座地道位置淤泥层厚度均较深,由9米~16米不等,地道主体及出入口结构主要位于填筑土,淤泥地层内。
场地内大气降水多沿地面漫流后汇入城市排水系统,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的孔隙水及基岩裂缝水,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雨和地表经流,地下水埋藏深度约为0.53~2.25m,相当于标度0.71~2.81m。
第四章、 管理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投入
第一节、 管理体系(见管理体系图)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工程技术部 质量安全部 材料设备部 计划财务部 综合办公室 各施工班组 第二节、人员、机械设备投入
本工程投入人员、机械设备如下: 1、人员 序号 职务 数量(人) 职责 备注 1 工程师 1 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管理 2 施工员 1 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3 质检员 1 质量检查、验收 4 安全员 1 安全检查、监督 5 生产工人 70 木工、铁工、砼工、杂工 6 材料员 1 材料联系、采购进场、分配管理 7 电工 1 电器线路安装、用电检查 合计 76 2、机械设备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泥搅拌桩机 DJ-60KS 台 1 1所有进场 GPS-15 机械设备 2 钻孔灌注桩机 台 1 经监理工程3 变压器 315KVA 台 1 师检查验收4 木工圆锯机 ф200 台 2 后方可投入5 交流电焊机 BX6-160 台 2 使用。 6 钢筋弯曲机 GW40 台 1 2、各种机械7 钢筋调直机 GT16-22 台 1 操作人员必9 钢筋切断机 GQ40-1 台 1 须持证上岗。 10 插入式振动棒 EN50 台 2 11 平板振动器 EW98-1 12 挖掘机 PC-200 13 压路机 YZ15B 14 蛙式打夯机 HW60 以上机械设备均为一座通道所配备。 台 台 台 台 1 1 1 1 第五章、k16+150.00、K16+820.00、K18+330.00人行地道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技术要求
1、本合同段人行地道净宽6M,净高3.0M,基础采用30cm厚碎石垫层、10cm厚砼垫层、3mm厚BAC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
2、基础:考虑在原水管位置管桩基础施工困难,所以主体结构采用D100cm钻孔灌注桩基础,其余地段主体结构及出入口均采用管桩基础。管桩桩基直径400mm,壁厚95mm,AB型,直径D=400mm;壁厚95mm;砼强度等级C80。 第二节、施工顺序
本项目考虑整个地段分三段施工,先施工两侧辅道范围内的出入口及部分主体结构,待施工完成后,施工辅道路面,辅道通车后再开挖中间主线位置,进行第三节段的施工,节段之间设置变形缝。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工艺流程:平整场地、压实→测量放线定桩位→组装桩机就位→桩管吊装到位→稳桩校正→压桩→接桩(焊接)→继续压桩→送桩至设计标高→ 贯入度记录→桩机移位。
第三节、桩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1、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法同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
2、管桩施工由于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复杂,对噪音控制有一定要求,采用静压法进行施工。
1)、测量定位:施工前放好轴线和每一个桩位,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涂上油漆使标志明显(因施工场地较软,桩机的行走会挤走预定短钢筋,故当桩机大体就位之后要重新测定桩机)。
2)、管桩就位、对中、调直:开动压桩油缸将桩压入土中1m左右后停止压桩,用线锤或经纬仪纵横双向校正桩段垂直度后继续压桩。
3)、压桩:压桩应连续一次性完成,在压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以判断桩的质量及承载力。当压力表读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时,要停机对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看是否遇到障碍物或产生断桩情况等。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倾斜过大时应设法及时校正,并分析倾斜原因,避免再有类似情况出现。
4)、接桩: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桩,接桩时,接驳口应高出地面不少于60cm,上下桩段要顺直,错位偏差不大于2mm。管桩对接前,上下端表面用铁刷子清刷干净;焊接时,上下节桩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施焊由两个焊工同时对称进行,先将四角点焊固定,焊接层数不少于两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才施焊外层,焊缝应密实,饱满。焊好后的桩自然冷却10分钟以后方可施打入土中。 5)、送桩或截桩:如果桩顶接近地面,而压桩力尚未达到规定值,则需要送桩。用另一节长度超过送桩深度的桩放在被送的桩顶上便可送桩,不必用专用的送桩筒。送桩时,所有管桩送桩长度在未征得技术人员的同意下,不能超过2米,如果桩顶高出地面一段距离,而压桩力已达到规定值时则要截桩,以便压桩机移位。截桩头时用专用割桩设备,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移动桩机等方法强行截桩。
6)、终桩:桩尖进入持力层,进行贯入度控制时,要求按单桩技术施工要求进行复压,复压次数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第四节、地道防水 按一级防水标准设计。
1、结构自防水:地道主体结构采用P8等级抗渗砼,施工前,进行水泥的水化热、水泥和砼的干缩、砼的温升等一系列的项目试验。要求控制适当的配合比以及适量的外加剂,以满足规范抗渗等级要求。
2、结构外防水措施,设计中结构外墙面铺设3mm厚BAC高分子复合自贴防水卷材。侧墙的防水卷材外设置35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护层,以保证回填中防水卷材不被刮破。结构转角处增设两道土工布,进行加强处理。防水卷材施工工艺满足厂家要求。同时考虑积水井防腐,积水井内墙采用环氧煤沥青漆刷三遍。 3、地道排水
地道内排水主要考虑出入口雨水及地道内清洗等水量,排水采用截水沟、地漏和水沟汇流,接入管理房内积水井,再用潜水泵排出,引入道路市政排水系统。 4、地道变形缝
地道变形缝采用橡胶止水带变形缝。 5、地道装修、出入口栏杆及地道安检 第五节、人行地道内部装修
地面及侧墙采用2cm厚花岗岩地砖铺设、主体顶板及出入口第三级坡道顶面采用白色哑光光面油性涂料喷涂,出入口采用不锈钢栏杆。地道内设置安检摄像头。 第六节、喷锚支护施工技术措施 1、 锚杆施工 (1)锚杆材料:
①锚杆材料采用20锰硅钢筋或注浆锚杆,钢筋直径Φ25、Φ28、Φ32毫米,按设计要求规定的材质、规格备料,并进行调直、除锈、除油,以保证砂浆锚杆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②水泥;普通水泥砂浆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自稳时间短的围岩条件下,宜用早强水泥砂浆锚杆。
③砂:宜采用清洁、坚硬的中细砂,粒径直不宜大于3毫米,使用前应过筛。 ④配合比:普通水泥砂浆的配合比:水泥:砂宜为1:1- 1:1.5(重量比),水灰比宜为0.45-0.50;
⑤砂浆备制:砂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主要为了保证砂浆本身的质量及砂浆与锚杆杆体、砂浆与孔壁的粘结强度,也就是为了保证锚杆的锚固力和锚固效果。 (2)、 钻孔
①孔位布置:孔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围岩情况布孔并标记,偏差不得大于20厘米; ②锚杆孔径:砂浆锚杆的锚杆孔径应大于锚杆体直径15毫米; ③钻孔方向:锚杆孔宜沿周边径向钻孔,但钻孔不宜平行岩面; ④钻孔深度:砂浆锚杆孔深误差不大于±10厘米; ⑤锚杆孔应保持直线;
⑥灌浆前清孔:钻孔内若残存有积水、岩粉或其它杂物,必须采用人工或高压风、水
人行通道施工方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